鳗鱼白点病防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290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鳗鱼白点病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鳗鱼白点病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鳗鱼白点病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病在淡水鱼、溯河性鱼类和海水鱼中均有流行。本病对鱼的种类及年龄都没有严格选择性,分布也很广,尤其以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鱼较严重,常引起大批死亡。一、症状:在病鱼皮肤、鳍条或鳃瓣上,肉眼可见布满许多小白点,故称为“白点病”。病情严重时在病鱼体表覆盖一层白色薄膜。小瓜虫寄生在鳃组织上,引起鳃小片受损,分泌粘液增多,虫体周围的鳃上皮细胞增生,有的鳃小片充血、出血或坏死。病鱼反应迟钝,流动缓慢,飘浮于水面,摄食不良。二、病因:病原为多子小瓜虫。淡水小瓜虫最适生长温度约在 15因此流行于春、秋季节;特别是水质恶化,水体有机物堆积、大雨过后或有病鱼混入、养殖密度高、鱼体抵抗力低时暴发率大,即使在

2、冬季和盛夏也会发生。相反,池塘水质好,饲养管理优良,鱼体健壮时,在春秋季也不暴发小瓜虫病。因此,水质管理的好坏是小瓜虫病暴发的直接诱因之一。三、预防:1、低温季节注意水质管理,使用益池宝全池泼洒,用量:5斤/亩?米。调节和改良水质。2、鱼种下塘前,生石灰彻底清塘可预防此病发生。用 2%食盐水药浴 5钟。四、治疗:如果早期没有发现病症,致使小瓜虫侵入皮下组织及被鳃部上皮组织包围,可试用以下方法:1、全池遍洒福尔马林溶液,使池水浓度为 30二天换水一半,再施药一次。用药后要注意药物伤害和水质恶变等问题。2、有条件时,可将水温升高到 26保持 4,使虫体从鱼体上脱落下来,然后转池饲养,对原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具有良好的效果。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