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285114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91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政治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政治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政治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政治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必修一第八课财政与税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考点一: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预算、决算 (1)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本质是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分配关系,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国家预算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预算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它们共同构成国家预算体系) 国家决算是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预算是决算的前提,决算是预算的执行结果,2、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1)财政收入的来源:税、利、债、费。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一,税收收入。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

2、收入形式。 第二,利润收入。国家凭借投资者的身份获得利润。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上缴国家的部分,国家从参股企业中取得的股金分红收入。 第三,债务收入。包括内债(如国库券、建设债券等)和外债。 第四,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收费、罚款和公用事业收入中上缴国家的部分,统称为“费”。,考点一:财政收入与支出,(2)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因此,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大) 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把蛋糕分好

3、),考点一:财政收入与支出,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即将开启的“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 图表:“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 (1)请你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针对图表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辨析。,【答案】(1)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增长很快,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08、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两者有所下降。 (2)国富即意味着国家财政集

4、中的财富很多,民富即意味着居民个人收入多,二者都来自社会财富。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个人的收入就会减少,反之亦然。如果国家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民富必须国富。但是,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个人的收入,影响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最终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共享改革成果,从而实现民富国强。,考点一:财政收入与支出,3、财政支出: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5、(1)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首位,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了绝大部分。 (2)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设备购置、维护费、公务费用支出。 (3)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政府、司法、驻外机构支出,军队、国防建设、国防科研的支出。国家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 (4)社会保障支出:国家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各种费用。 (5)债务支出:国家用于偿还各种债务本息的支出。 注:当材料强调财政侧重某些方面的支出时,一般意味国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4、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1)财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财政收支是在动态中实现的,因此,这种状态几乎不存在。 (

6、2)财政收支平衡有三种情况: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有赤字。 (3)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考点一:财政收入与支出,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如何看待财政赤字 (1)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它对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不能笼统地说财政赤字有害还是无害。 (2)财政赤字意味着当年的财政收入小于支出,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这种状况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 但在市场消费疲软、物价持续下跌、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国

7、家通过扩大适当的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调整,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就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相反,它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考点一:财政收入与支出,练习,下表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相关数据情况。如果据此写一篇反映表中存在问题的小论文,最佳的题目应该是( ) A 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好 B.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C.调节过高收入,防止两极分化 D.发挥财政作用,努力改善民生,A,考点二: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

8、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生)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财政支持资源严重不足的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 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或经济过热时,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12,经济减速,资源闲置,需求不足,经济过热,物价上涨,供给不足,通货紧缩,减税,增支,增税,减支,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逆风向调节,通货膨胀,经济不能平稳运行的后果,区分国民收入与财政收入 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三

9、部分收入,即国家收入、企业(或集团)收入、个人收入,其中的国家收入就是财政收入,可见,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二者是不同的。 财政收入代表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可以调节社会总供给。 财政支出代表国家可以调节的购买力,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特别提示】 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因为国家发行国债目的在于弥补财政赤字,增加支出,意味着国家财政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加大。 【特别提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都是逆向调节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一般采取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减少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果经济发展滞缓,一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 【特别提示】如何判定财政的作用

10、 凡是财政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就属于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凡是财政加大对基础设施、大型工程,支持农村和区域发展的,就属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凡是稳定物价、调节市场需求的就属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知识检查,默写:(1)简要写出财政的作用。 (2)当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时,应实施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限时5分钟),练习,1、2011年4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

11、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A,练习,2、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 A、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B、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C、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 D、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D,练习,3、 2012年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推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文化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是 A、积极的财政政策 B、紧缩的财政政策

12、 C、稳健的财政政策 D、平稳的财政政策,A,注意:现阶段我国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尚未完全平息,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为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我国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4、下图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 图中曲线的变化,突出体现的财政作用是 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 A. B C D,D,6、(2012高考广

13、东卷26)对图6解析正确的是 A.该省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 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 C.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D.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C,7、 “拉弗曲线”(见图11)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佳税率选择 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企业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降 A. B. C. D.,C,练习,8、 2011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针对当前经济形势,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4、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体现了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认识的发展具有上升性 A. B C D,A,练习,9、2010年8月31日,为帮助地方做好洪涝、泥石流灾害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财政部会同民政部下拨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20.05亿元,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倒塌住房恢复重建和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等方面。这主要体现了财政 A可以有效调节资源的配置 B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 C可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D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A,练习,

15、(2010年高考江苏卷34)材料一: 图表1: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2: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材料二: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们福祉的提高上。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质保障作用;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考点三:税收,1、税收的含义、本质、地位 (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6、。 (2)税收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 注:税收属于分配范畴;税收分配的依据是政治权力;税收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履行其公共职能的需要。 (3)税收的地位: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第一,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二,财政收入来源中,税收最稳定可靠。,2、税法与税收的关系 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思考:税法制定机关有哪些?税收征管机关有哪些?,3、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考点三:税收,(1)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强制性的表现:一是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 ,二是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正因为税收具有强制性,所以它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普遍、最可靠的一种形式。 注:社会产品的分配凭借两种权力进行,一是国家政治权力,二是所有者权力。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获得,而利润是国家凭借所有者权力获得,个人分配中的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凭借所有者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