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导学案(教师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25152 上传时间:2017-09-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堰河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堰河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堰河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堰河导学案(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堰河导学案(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堰河导学案(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堰河导学案(教师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及其作用。2、学习使用诗人典型细节描写的叙事抒情的风格。3、学习诗人创造典型意象:雪、坟墓、故居、瓦菲、石椅来创设意境渲染感情。4、能够运用分析大堰河这一典型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勤劳、纯朴、善良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有感情地诵读全诗。2、联系诗人旅欧学画背景及对色彩的敏感,探究诗歌中色彩的象征意义。3、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探究本文文体到底是属于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对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

2、同情,对“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2、引导学生形成感恩母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课前预习一、 【知识链接】1、解文题 母亲是条河一条淳淳的溪流从岁月的高坡奔流而下汇集成一条蜿蜒的青河母亲是条河一处安逸而静阔的港湾在每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守护着黎明前的安详和静谧母亲般的河流,母亲般的滋润那青河中流淌的情怀是感动我们一生的母爱诗人艾青笔下的保姆“大堰河”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饱经艰辛且又温柔的母亲。 大堰河是个童养媳,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那个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荷,大堰河是谐音大叶荷这个村子很小,大堰河从小做童养媳,度过了劳碌悲苦的一生,死时也只有一口很简陋的棺木 2、识作者艾青,原名

3、蒋海澄,1910 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现代著名诗人。1929 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 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狱中一日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 “卓越的民族诗人 ”。 大堰河- 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我爱这土地 向太阳.火把.古罗马竞技场等是他的代表作。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

4、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 宝石的红星 海岬上 春天 归来的歌 彩色的诗 域外集 雪莲 艾青诗选 鱼化石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3、知背景艾青于 1910 年阴历 2 月 17 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母亲生他时难产,一个算卦的又说他是“克父母”的,因此他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甚至不许他叫父母为“爸爸妈妈” ,只能叫“叔叔婶婶” 。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 ,就托付给一个不知名的妇女收养。在大堰河处感受的爱让他刻骨铭心。这首诗写于 1933 年,当时艾青因为参

5、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一天,牢房外飘起了雪花,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乳母,便写下了此文二、 【基础自测】1音形辨识 团箕( ) 檐头( ) 瓦菲( ) 冰屑 ( ) 青苔(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 叱骂( ) 麦糟( ) 牌匾( ) 灶火( ) 碾过( ) 咒语( ) 虱子( ) 2.字形辨识 堰(河堰 ) 檐(屋檐 ) 掐(掐住 ) 钵(钵盆 ) 忸( 忸怩 ) 偃(偃旗息鼓) 瞻(瞻仰) 陷(陷阱) 体(体魄) 钮 (钮扣) 3.词语释义 瓦菲:生长在挖缝中的野草 典押:典当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火钵:用来

6、盛火取暖的瓦盆 悉索:象声词,细微的声音 麦糟:麦子酿酒后剩下的残渣,可作猪食用 匾额: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木牌 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诗,思考作者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 节)狱中回忆(怀念与痛悼)。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二部分:(48 节)养母生前(眷念与感激)。回忆大堰河辛劳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的眷念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 节)养母死后(同情与控诉)。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四部分:(1

7、213 节)直接赞美(讴歌与赞美)。这部分是诗人呈现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课内探究【探究重点】1、学习诗人创造典型意象:河、坟墓、故居、瓦菲、石椅来创设意境渲染感情 2、学习使用诗人典型细节描写的叙事抒情的风格。3、联系诗人旅欧学画背景及对色彩的敏感,探究诗歌中色彩的象征意义。【探究过程】一、典型细节与情感抒发。这首诗是一首叙事抒情诗,根据诗歌的思路我们了解到作者首先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接着回忆大堰河每天的劳动繁重及其辛劳又悲苦的一身,再叙述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最后呈现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1、同学们认为诗人在叙事

8、的过程中叙事方式采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什么好处?明确:在叙事过程中融入了很多典型细节:繁忙的劳动、父母家的新客、含笑的劳动、含泪的去。如第 8 节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她对乳儿的感情:年节里,她为乳儿忙着切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险要的位置上,她情不自禁地逢人便夸赞自己的乳儿,就连做梦,也盼望乳儿得到幸福,尽管这美妙的梦境连对人说都不能这几个感人的细节,说明大堰河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着她的乳儿,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 感情:亲切、陌生(对父母) 、眷恋(对大堰河) 、悲凉(同情大堰河) 、寄托2、诗人在叙事过程中究竟抒发了哪些感情呢?同学们读出来

9、了吗?明确:诗人在各层中所抒发的感情:对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不公道的世界”的诅咒。板书:追怀 痛悼 眷恋 感激 同情 诅咒 赞颂 讴歌二、形象鉴赏1、诗人在诗歌中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叙述大堰河的一生,那么大堰河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大堰河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谈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要明确大堰河是个勤劳、纯朴、善良的人,在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鼓励同学们多角度思考,如易于满足(含着笑的劳动) ,慈爱等等。 )归纳: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又是

10、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大堰河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还是博大的,她能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她又是悲苦的,贫苦的,劳累的。大堰河尽管有永远也干不完的艰辛的劳动,但“她含着笑” ,她却很快乐,坚强质朴乐观。多年的贫苦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健康,年仅 40 多岁就含泪地去了。 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 三、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1、请同学们归纳文中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分析表达效果。(区别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是

11、比较基础的能力,同学是可以自行处理的,教师只需要检测学生掌握情况,适当点拨。 )明确:诗中用了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手法。 (1)排比。 诗中多次运用排比,如第四节中的八个排比,一方面具体地铺述了大堰河的繁重劳动,赞美了她的勤劳品格,另一方面表现出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歌颂她的美好的心灵。这样写,省去了许多笔墨,扩大了诗歌内容和意境上的容量。 请同学们找出来还有哪些地方用了排比? 第六节中的 7 个排比;第七节中的 6 个排比;第十节 5 个排比;十二节的8 个排比。 这些排比的使用,使诗歌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2)反复。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

12、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如第 1 节的“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 3 节的“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 4、6、7、8、10、11 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3)对比。在这首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主题。同学们说说诗歌中用了哪些对比? 第四节和第六节,诗人从住、穿、吃三个方面描绘了自己的家,和大堰河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未作任何评论,但黑暗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不能不激起人们对旧世界的愤恨与诅咒。同时,又把在家里的“新客”地位和在大

13、堰河家里所受到的爱抚进行对比,清楚地显示出诗人的爱憎。此外,如美丽的梦境和凄惨的死亡,生前的辛勤操劳和死后的凄苦悲凉这些对比,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有力地揭示了诗歌的思想内容。2、本诗虽然是叙事抒情诗,但是作者却为我们创造了典型的意象,请同学们寻找诗中塑造的意象,并且分析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意境。教师补充: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典型意象:河、雪、坟墓、枯死的瓦菲、典押了的园地、青苔的石椅意 境:静谧、凄婉、悲哀、荒凉、遥远3、为什么作者看见雪就想起了养母?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 四、探讨

14、诗中颜色的象征意义1、艾青曾说:一首诗里面没有色调,没有光彩,没有形象,艺术的生命在哪里呢? 所以他善于用色彩的渲染一直构图线条的安排来增加形象的鲜明性,那么同学找找诗中都描写了哪些色彩。色彩:白(雪)乌黑 红漆雕花 金色 大红大绿 黄(土) 紫色(灵魂)2、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课前老师让你们查阅相关资料,说说颜色都代表着什么意义呢? (教师补充:艾青诗中用了大量颜色,艾青用颜色的规律一般是,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用冷色调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等。)白(雪):冷色调,象征着寒冷,籍着寒冷想到被侵略的中国的土地,想到民族命运。乌 黑:是脏和贫穷的象征,表现了大堰河生活的穷苦,以及诗

15、人对他们的同情。红漆雕花:暖色调,象征了富贵景致的生活金 色:暖色调 象征富贵 与大堰河的乌黑形成对比大红大绿:暖色调 喜庆和吉利,突出了大堰河对乳儿是慈爱。黄 土:暖色调 象征平凡和普通,是中国劳苦大众的象征,说明了大堰河的社会地位是地下的。结合我爱这土地分析,突出诗人通过土地这一意象抒发对祖国和人民深情的爱。我爱这土地艾青1938 年 11 月 17 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在第 12 节中,诗人用“紫色的灵魂”来形容大堰河的灵魂,“紫色的灵魂”应该怎样理解? 紫色:暖色调 象征高贵和忧伤 ,说明大堰河的灵魂是高贵的,而她的一生是苦难而忧伤的,生而贫困劳累,死后薄殓,家破人亡。“黄土下紫色的灵魂”是指大堰河虽然社会阶级地位低且贫穷,但是她的灵魂是高贵的,也反映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敬爱,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歌颂与赞美之情,更表现了对广大和大堰河一样拥有高尚灵魂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五、主旨探讨: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该如何概括? 本文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