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讲课大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24079 上传时间:2017-09-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与人文(讲课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科学与人文(讲课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科学与人文(讲课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科学与人文(讲课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科学与人文(讲课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与人文(讲课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与人文(讲课大纲)(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科学与人文破题与开课缘由:1、破题: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关怀“人” ,传统的人文学科是文、史、哲,现已拓宽)2、开课缘由:(1)科技与社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开课的前提。A 正确认识科技的功能。B 科技向社会的全方位渗透。 (短信互动,自动售货机,改变了人与人的见面方式;科技在丧葬文化中的渗透。正确使用科技的问题,不能老是“灯光上打” ;灯光与文明。 )C 科技的“平民化”问题。 (中国缺一流的科普大师。基因、纳米等都是精英文化之词,“千年虫”笑话的反思。关于克隆人的问题,科技界在争论,何况百姓呢!)(2)促进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开课的目的。 (详见龚育之的文章“科学与人文:从分离走向交

2、融”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 年第 1 期。 ) 第一讲 课程简介1、课程简介:这是一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他们共同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我的切入点是历史学,其次是社会学,最后是人类学。即从历史学家怎样看待科学说起,再说社会学家怎样看待科学,最后从人类学家的角度看待科学。涉及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人类学。2、课程的名称:(1)我国曾出现的综合名称:自然辩证法,科学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等。(2)国外名称:Science studies , the studies of science ;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 science, tech

3、nology & . society (STS )(3)我本人的选择,科学与人文 / 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科学。更加突出学科的特点,更加注意介绍大师们的思想。3、关于自然辩证法(1):之一:a. “自然辩证法”来源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这是一本后人(苏联社科院)整理的笔记草稿,其中的“导言”是最为重要的文献。b. 延安时期,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会,倡导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科学。c. 以后,我国的普通高校作为课程系统开设,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进行教育,出版了一批教材。d. 全国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会,各地也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会,高校也有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和研究单位。(2):之二:a.自然辩证法从哲学的角度

4、研究科学, “导言”前半部分是自然科学的历史说明。现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环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 “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时代需要,但封建主义反科学严重。一直到 19 世纪上半叶,流行着错误观点: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安排的合目的性(如猫和老鼠) 。康德首先打破(1755 年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 ) 。论述了自然科学的历史(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后半部分使用当时的科学知识(运动永恒,有生有灭)描述自然界和社会,是马克思2主义的自然观和社会观。宇宙的诞生。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人的“异化” ,和谐社会的需要。宇宙和人类社会的灭亡。 “地球上的最美丽的花朵 思维着

5、的精神 ”。b. 札记的部分:有关各门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的讨论,论述了个自然科学的发展顺序。他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顺序是由人类发展生产的顺序决定的。首先天文学随着游牧和农业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的,数学是由于天文学需要它的帮助。力学的发展也是由于农业的需要(灌溉用手提工具) ,建筑、手工业、航海、战争同样推动力学、数学的发展。此后时动物学、植物学、化学等,他们的产生归功于生产的需要。 (我国各代发达的四大科学:农学、天文学、算术、医学) c. 也涉及流行社会现象的分析,如“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 (华莱士的催眠术,克鲁克斯的“第四空间” ) ,对照现在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可以思考问题,不过其分析仍局限于

6、思维领域。4、关于科学学(1) 、Science of science, 是关于科学的学问。缘起于波兰学者兹纳涅夫斯基。他当时在波兰文中组成了一个新的组合词,来设想一门综合研究科学的学科。 (他著有波兰农民 )(2) 、英国科学史家 PRICE 曾使用“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e 一词,从数量方面研究科学。 (PRICE:理论物理、科学史的双博士,诺贝尔奖委员会曾想吸收其进行量化评奖,后因逝世未果。 )(3) 、我国在一个时期曾出现过科学学热,各地出现了会所机构,开课,出教材。5、关于 STS(科学技术与社会)(1) 、之一:a. 科学学热情已过,自然辩证法被 STS 替代。原因

7、分析:单一封闭体系;哲学分析,容纳不了。b. 对 STS 的两种理解,开放的多学科体系;封闭的单一体系。前者的理解是现实的、成功的,它全方位的容纳多个学科,多路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如科学历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政治学,科学美学,科学语言学(2) 、之二:a. STS 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都可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讨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b. 最早出现的学科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a. 此外,科学管理学、科学伦理学、科学教育学在当前也非常重要;一些不太普及的学科也很有意思,如科学语言学(化学语言学源于炼丹术) 、科学心理学(心理学家写达尔文成长史

8、) 、科学人口学、科学美学等。STS 可以理解为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学科 科学哲学 科学社会学 科学管理学 科学伦理学 科学语言学母学科 哲学 社会学 管理学 伦理学 语言学学科 科学美学 科学史 科学教育学 科学人类学母学科 美学 历史 教育学 人类学 6、 “科学与人文 / 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科学 ”的来历a. 本人的学习过程与兴趣b. 本科学的历史,社会史的兴起c.“科学与人文”研究范围十分宽广(剪纸、冥币、绣女、香醋等)37、小结:概括的话Science studies 构成了研究科学的学科群,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考察科学,借助于它们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构成了这一学科群。第二讲 历史中的

9、科学和科学的历史一、科学史的历史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考察科学:历史中的科学社会学家的观点(部分)1、马克思(1)机器生产的特征。马克思在生产的发展中考察科学,他在考察工场手工业发展到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过程中,论述了手工工业的技术基础是经验,而机器大生产的特点是自然科学的自觉运用。他说:“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代替人力,以自觉运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 (他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写就资本论 ,因而资料丰富。 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2)机器的产生与使用。他有一本书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副标题:蒸汽、电、机械和化学的因素。这是他为写作资本论而作的 23 本笔记

10、之一。 正确认识马恩。 机器的采用:工厂主对付工人罢工。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印刷、指南针。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招募科学为其服务。 ”“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 ” 机器的使用引起劳资双方矛盾的激化,造成人的“异化” 。(3)技术是社会群体的共同造就,他说:“如果说有一部批判的工艺史,就会证明,18 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属于某一个人的。 ”(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的边注) “生产使发明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 ”* 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与他人

11、争论;伽利略“望远镜”与他人争论;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焦耳、迈尔、格罗夫(律师)1842 年三人同时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迈尔因此变成精神病) 。2、恩格斯(1) 自然辩证法札记论述了个自然科学的发展顺序。他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顺序是由人类发展生产的顺序决定的。首先天文学随着游牧和农业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的,数学是由于天文学需要它的帮助。力学的发展也是由于农业的需要(灌溉用手提工具) ,建筑、手工业、航海、战争同样推动力学、数学的发展。此后时动物学、植物学、化学等,他们的产生归功于生产的需要。 (我国各代发达的四大科学:农学、天文学、算术、医学)(2) 自然辩证法导言第一句话:现代自然科学同

12、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相反,同阿拉伯人的非常重要的、但是零散的并且大部分已无结果的消失了的发现相反,他唯一的达到了科学、系统和全面的发展。古希腊:原子思想;中国古代亦有,如庄子讲, “种有几(微小)万物皆出于机(胚胎之形) ,皆入于机” 。中世纪:阿拉伯人的贡献 algebra 代数、十进位制“导言”的主要观点:近代自然科学在资本主义革命中发展起来(15 世纪下半叶开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必要性;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3、孔德(1834 年实用哲学教程 )人类精神(知识)的三阶段 社会发展的对应三阶段神学 祭祀和军人统治4形而上学 牧师和法官(中世纪、文艺复

13、兴)实证 工业家和科学道德家(现代)(1)有必要从整体上概括人类的精神进程,因为一个概念只有通过它的历史才能认识它。(2)我们的每一种主要概念,每一门知识分支,都有相继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的或虚构的,形而上学的或抽象的,科学的或实证的。(3)在实证阶段,人类认识达到绝对观念是不可能的,他只是通过理论和观察的结合,使自己发现诸现象的规律。4、索罗金(1)P.A.sorokin:俄裔美国社会学家,年轻时曾反对沙皇。1922 年获彼得堡大学博士学位,同时 10 月赴美明尼苏达大学。1930-1935 年在哈佛任教,1959 年退休,1963 年任美社会学会主席。著有:社会体系论(1922) ,革命社会学(1925) ,社会流动(1927)当代社会理论(1928、1966) ,城乡社会学原理(1929) ,社会和文化动力学(1931-1947)(2)他在历史中考察科学,其思想主要在社会和文化动力学中,他对人类社会进行社会和文化的分析,认为社会文化现象是连续和完整的。他提出了这种发展的中心原理,认为有一种定义把文化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