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题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24010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题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艾可 http:/中考古诗词鉴赏对比阅读题解析近年来,古诗词比较阅读考查由课内走向课外进行比较阅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种题目也将继续受到命题者青睐。 题型一:思想情感的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 (2012 杭州中考卷)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 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 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题目: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解题指津】解答时,要想准确把握诗词曲表达的情感,可以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人物行为、环境意境、作者的时代背景

2、,生活经历、显露感情的关键词句等方面综合分析推断。例如理解送人之松江表达的情感必须结合所写环境及人物行为。理解别董大表达的情感得抓住人物有怎样的行为。 【答题构建】答案组成要注意:1.这首诗词通过写形象或景物;2.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3.结合比较双方分点答题。 【参考答案】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慰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 题型二:表现手法的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 (2012 扬州中考卷) 【甲】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 万艾可 http:

3、/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 。哂(shn):讥笑。 尔曹:你们。 题目: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的理解。做这道题目时要找到诗歌中对比的双方,分析出双方对比所突出的内容,显然要联系诗的后两句,乃至全诗。例如甲诗前两句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就说出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认识,突出了诗歌创作要创新,才能引领风骚。同样的道理可理解乙诗的“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

4、王杨卢骆之文会万古流传。 【答题构建】答案组成要注意:1.点明手法;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阐述;3.视题目实际情况分析效果(如,采用表达效果+情感效果的形式) 。4.比较双方分点答题。 【参考答案】甲诗:古今对比,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乙诗: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题型三:景象与心境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 (2012 盐城中考卷)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

5、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潭面:指湖面。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题目一: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同:_ 异:_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以及写作特色的理解。答题时要根据诗歌所描写的情景以及有关提示“洞庭湖的景象”来思考。关于诗歌分析的“角度” ,有景物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一点来写。 【答题构建】答案组成要注意:1.明确选取的角度;2.扣住“洞庭湖的景象”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3.结合比较双方分点答题。 万艾可 http:/【参考答案】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异:从景物特点

6、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从语言风格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 (或: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 (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 题目二: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诗人物心境的理解,要根据诗歌语言、所描写的情景来思考。 登岳阳楼中的诗人心境,结合“老病” 、 “涕泗流”可知。 望洞庭则写景优美,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故而表达的感情也应该是喜悦、赞美的。 【答题构建】1.抓住写心境的景物;2.结合文本用表示心境的适当词语或短语表达出来。3.比较双方分点答。 【参考答案】 登岳阳楼表现了诗人孤独、悲伤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望洞庭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