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692322 上传时间:2017-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2016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 七五”普法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领跑领先,创新创优”要求,围绕“法治潘火”工作总体部署,扎实做好“ 七五”普法启动各项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持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为“十三五” 规划开局之年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一、规划启动“七五” 普法工作,明确普法任务一是根据市、区有关精

2、神,结合我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现状,集思广益,认真编制街道“七五”普法规划,全面启动“ 七五 ”普法工作 ;二是开展“六五” 普法总结表彰暨“七五”普法启动大会,宣传先进典型,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三是开展“ 七五 ”普法启动系列宣传活动,围绕“七五” 普法启动,集中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充分运用各类媒体阵地,广泛宣传“七五”普法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为“七五” 普法顺利开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四是强化“七五”普法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完善各级普法教育领导机构,制定“七五” 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分解,保障“七五”普法规划各项任务落实。二、深入开展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3、1、围绕宪法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宣传,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的学习和教育,让宪法精神根植于人民心底,让守护宪法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推动全社会共同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对宪法的信仰。认真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活动。大力弘扬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基本法治观念,宣传权利义务相统一、程序公正、诚实信用、罪刑法定等基本法律原则,教育引导群众把法治精神内化于心,逐步树立法治信仰。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坚持把法治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

4、价值观宣传结合起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法治体现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为法治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2、围绕党工委办事处重点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普法宣传在推进重点工作中的基础性、预防性和先导性作用,确保普法宣传更好地服务党工委办事处工作大局,使每一项重点工作的场地成为普法宣传的阵地,使每一个开展重点工作的团队成为法治建设的宣传队,使每一个接受普法宣传的群众成为重点工作的支持者。大力开展推动创新发展、城市治理、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禁毒、打击侵权假冒、文明家庭创建、国防教育等相关

5、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推动全社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落实好“十三五”时期各项任务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大力宣传浙江省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规程及相关政策法规,确保社区、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3、突出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并做好总结,落实党委理论学习制度,全年学法不少于 4 次,加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治国主题研修培训工作,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年度法律知识培训考试,深入推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

6、制度,强化领导干部年度履职述法工作。加强党工委、办事处法律顾问体系建设,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持续深入开展有关反腐倡廉建设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促进公正廉洁执法。4、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及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法治教育规律,坚持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的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格局,落实法治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计划,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法治实践活动,组织模拟法庭、法治征文、法治绘画等青少年喜闻见乐

7、的法治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法在心中 ”青少年普法教育主题活动; 加强法治教育工作力量,完善法治副校长(辅导员) 制度。加强对社区、经济合作社党员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对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托基层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组织社区、经济合作社干部、党员骨干集中开展法律知识专题学习,切实做好新任社区、经济合作社干部、村民(居民)代表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健全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 制度。以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形式,落实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法律知识学习制度,依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网络,以“建筑工地法治学校”等为载体,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有计

8、划、有组织地开展社区矫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专项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三、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创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1、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认真总结“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经验,科学规划创建目标,完善“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动态管理办法、测评体系。加强创建工作分类指导,按照区动态管理办法、梯度培育机制以及“四民主三公开” 和 “一章程四体系”工作要求,对各级“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和创建效果进行动态监督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做好新一轮“民主法治社区” 创建申报工作,根据省、市创建标准,发现、培养一批有

9、潜力的社区作为申报重点进行梯度培育,做好创建工作指导和督促。2016 年力争创建一家省级示范单位。推进学校、企(事) 业单位等依法治理工作,做好“诚信守法企业”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评比工作。2、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政策、阵地、产品、活动“四落实” 。通过部门联合、资源整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一批起点高、创意新、特色明、功能全的法治文化阵地。大力营造社区法治文化氛围,将法治文化纳入社区文化礼堂,利用公园、长廊、街区等资源,因地制宜地创建各类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法治文化阵地。2016 年落实紫郡公园文化法治公园建设。3、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突出以

10、法治文化引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与地方文化、群众生活和法治实践三个结合,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产品和法治文化品牌。加大法治文化传播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文艺宣传队伍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法治文艺作品创作和表演的积极性,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电影下乡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法治微电影、法治书画、动漫、法治曲艺等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加强法治文化中心运作,通过举办法治文化论坛、法治沙龙、法治讲座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法治文化中心品位,积极打造潘火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四、加强媒体普法体系建设,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1、落实 “谁执法谁普

11、法”的普法责任制。贯彻落实宁波市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完善普法依法治理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和标准,落实各部门单位及各行业、社会组织的普法责任,切实把普法教育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和社会治理的全过程、融入各部门和单位的管理服务之中、寓于公共法律服务之中。2、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普法主体多元化的作用,逐渐实现普法教育工作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力量为主转变。逐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投入、公益赞助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社会普法教育运作机制。整合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优势资源,打造枢纽型群团社会普法教育组织。3、加强法治宣传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法治宣传教育社会力量,建立街道“七五”普法宣传团

12、,扶持壮大法治宣传志愿者服务队伍,组织引导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院校师生等专门人才加入法治宣传教育行列。探索建立普法专家人才库、综合性普法教育资料库、普法志愿者协会,培育和发展各类普法社会组织,扶持组建一批品牌化、专业化的社会普法工作室。4、加强媒体普法宣传。切实加大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普法宣传力度,广泛持久地开展公益法治宣传,强化面向大众的法治舆论宣传工作。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行“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加大政府网及门户网站法治宣传力度,通过普法微博、普法微信、QQ 群、手机短信等各类新兴媒体,积极开展法治论坛、法律知识问答、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网上法治学校、法治作品征集等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快捷的学法用法渠道。拓展户外动态普法宣传,利用楼宇广告、户外电子显示屏,公交车身、建筑围栏等媒介,在主要街区、单位、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开展法治公益宣传,拓展法治宣传教育阵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