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丽多姿的生物》教案1(华东师大七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221499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艳丽多姿的生物》教案1(华东师大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艳丽多姿的生物》教案1(华东师大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艳丽多姿的生物》教案1(华东师大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艳丽多姿的生物》教案1(华东师大七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艳丽多姿的生物》教案1(华东师大七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艳丽多姿的生物》教案1(华东师大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艳丽多姿的生物》教案1(华东师大七年级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艳丽多姿的生物(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将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各种环境中的生物,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并通过对常见动物和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观察和研究,能用口头、书面和简笔画等方式描述和探究环境对动植物生长和生存的影响,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保护周围动物和植物的意识。二、教学难点:(1)观察动植物的有些实验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而且同学们缺乏耐心、不能深入、不知从哪些方面着手; (2)对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关

2、系不易理解;(3)如何设计探究方案,撰写调查报告。三、设计意图:突出新课程的理念,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初步建立不同生境中陆生植物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2、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探究幼苗对阳光的适应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实验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五、课前准备:辅助多媒体课件、植株或标本、学生课外完成第一个实验【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播放动物世

3、界的短片),仔细观看,比一比,赛一赛哪个活动小组认识的生物多,并说说它们有何特点?小组讨论后回答学生归纳后再问:“生物为何要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呢?提出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一、 陆生生物1. 陆生植物出示:各种各样的常见陆生植物根问题一:想想,陆生植物的根适应什么环境,起什么作用?小结:根适应土壤环境,起固定、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其它营养物质及支撑枝、叶。猜一猜、议一仪:大家常吃的胡萝卜和番薯是变态的根,请问它们的主要功能是 。出示:各种各样的常见陆生植物茎问题二:观察并想想,陆生植物的茎大多数是怎样姿态立在地上,它功能又有哪些?小结:茎连接根、叶、花、

4、果实支撑枝叶输送水和其它营养物质看图5.1.3说说这些茎的功能,并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和攀援茎的植物?以不同姿态向高处或四周生长的茎是对生存 填(“时间”或“空间”)问题三:请大家描述常见的树叶形状?有利于植物干什么?小结:叶大多呈绿色扁平状能吸收阳光,制造有机物议一仪、填一填:仙人掌叶呈( )状,这种结构有利于它( )(填“增大”或“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而具有粗大的茎,既能进行 ( )作用,又能( )和( )水分,从而能适应在( )的自然条件并存活下来。思考:图5.1.1中的捕蝇草原本生活在缺少氮肥的土壤中,它叶上长硬毛,有消化腺点能将昆虫消化,这是它对 的适应。猜一

5、猜,想一想:常绿阔叶树的叶是终身不落叶?那么落叶阔叶树如慈溪解放街上的梧桐树在冬季几乎全部凋落这是植物对什么的适应?展示:各种艳丽的花问题四:蜜蜂、蝴蝶等昆虫对颜色有没有偏爱呢,那么艳丽的花的作用是什么?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小结:艳丽的花能吸引昆虫帮助传粉,是对昆虫传粉环境的适应展示:各种艳丽的果实问题五:艳丽的果实的作用是什么? 小结:艳丽的果实能吸引动物来捕食并将种子散布到其他地方, 用口吹一吹:蒲公英的果实,我们发现什么现象?观察:蒲公英的果实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抢答、相互补充思考、讨论、回答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让学生举手回答思考、辩论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举手回答学生看

6、图、议论举例说明小组讨论、让学生举手回答小组讨论、让学生举手回答小组讨论、让学生举手回答学生举手回答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让学生举手回答小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小组讨论观察并实验、汇报实验中发现的现象与结论。通过播放生动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具体生物出发,让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有个初步的体验和印象。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寻找事物的规律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扩大学生对根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熟悉植物直立茎入手,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进行深化和认识,很有效的进行知识系统化。由常见叶引出学生对变态叶的思考,并通过填一填,议一仪、猜一猜等

7、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从具体的事件出发,而且和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而且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兴趣很高。引导学生由昆虫对颜色也偏爱,自然想到艳丽花的作用。让学生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总结: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通过学习后,还哪些疑惑的问题。当堂练习:1. 小明发现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茎向光生长,相邻的两片叶子总是不重叠的,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A变异性B适应性C遗传性 D能影响环境2. 小明很喜欢吃绿豆芽。可是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呢?他特意向菜市场里卖豆芽的老伯伯咨询。老伯伯告诉他,要想得到又长又白的豆芽需要将绿豆种子放在底部

8、有孔的塑料桶内,上面再盖一层布。要经常向桶内浇水,但又不能将绿豆泡在水中。不浇水时可将桶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不多久就会长出豆芽。由此看来,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阳光 B空气 C水分 D适宜温度3.一位农业技术员给我们作了这样的介绍: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在播种时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小雨,则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播种时往往还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1)请你根据以上介绍,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 。(2)小明根据假设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花盆光线情况温度水甲向阳处20充

9、足乙阴暗处20不充足请你指出这个实验设计中应当改正的错误 。从改进后得实验可知:他在研究 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学生归纳学生讨论 练习、解答及时的复习,归纳,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展示:在课前组织部分同学做的实验(察绿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对光的适应)观察结果提问:从刚才的实验观察结果可以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学生分析,小组讨论、归纳,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现象,学会简单分析。课外活动内容:1.观察河虾的形态结构及对水环境的适应或观察蚯蚓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及对土壤环境的适应2.饲养蚯蚓、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学生课外进行探究实验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