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50km/h有碴轨道 曲线养护方法,合肥工务段 汪训海 2009.3,一、简 介,合宁铁路、合武铁路,是我国铁路东西大通道—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全部采用电气化合武铁路与合宁铁路的贯通,标志着横贯我国东、中、西的“沪汉蓉大通道”的“主桥”成型合肥工务段管辖合宁线、合武线为沪汉蓉高速铁路通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宁线东起南京站,经全椒县、肥东县引进合肥新客站(合宁线—新客线) 合武线经合肥市、肥西县,六安市、金寨县,终至汉口车站(合武绕行线—合武线)线路设计为P60跨区间无缝线路,钢轨采用100m定尺钢轨,在基地用接触焊焊接为500m长轨,再运送到现场用小型的接触焊接工具焊接长轨,铺设而成轨枕为Ⅲ型轨枕,合宁线采用潘德罗Ⅲ型扣件系统,合武线采用Ⅳ型扣件系统铺设道岔为中铁宝桥采用法国科吉富技术生产的60kg钢轨可动心18#道岔,道岔内接头均采用铝热焊焊接,绝缘为胶结绝缘接头一)、合武线 我段管辖合武正线353.466公里,站线27.230公里,正线道岔69组,桥梁98座,涵洞450座,隧道26座共设十个车站,其中既有站改造5个(合肥、桃花店、合肥西“合九工务段管”、长安集、六安),新建站5个(南分路、独山、金寨、天堂寨、墩义堂)。
区间全部为250km/h区段 (二)、合宁线 我段管内合宁正线196.559公里,站线22.831公里,正线道岔55组共设全椒、黄庵、巢北、肥东4个车站,既有改造三十铺站从管界K348.6-肥东进站为250km/h区段,其中正线道岔通过速度为 200km/h三)、曲线情况 1、合宁线我段管内共有曲线38条,曲线总长61.946km,其中250km/h区段曲线半径最大8810m,最小4496.5m,曲线最长3113.317m(合宁线上行K410+723.64-K413+836.96) 2、合武线我段管内共有曲线66条,曲线总长130.260km,其中250km/h区段曲线半径最大10100m,最小5462m,曲线最长4676.744m(合武上K584+600.325-K589+277.069)二、曲线静态控制标准,曲线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为实现对时速200~250公里线路质量的控制,确保列车以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不间断地运行,参照合工线发「2009」028号文“关于印发《合肥工务200~250km/h快速区段线路养修标准(暂行)》的通知”文件,对曲线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进行规定。
要求曲线应保持圆顺,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曲线正矢和曲线横距(精确定位系统)容许偏差管理值分别按表1、表2和表3规定表1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表1附加说明: ① 轨向偏差和高低偏差为10m及以下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但在延长18 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③轨距递减率中的作业验收、经常保养、临时补修分别 在5、3、1个轨枕间距内,轨距不得有大于1mm的变化量表2 曲线正矢容许偏差管理值 单位:mm 注:曲线正矢用20 m弦在钢轨踏面下16 mm处测量表3 曲线横距容许偏差管理值 单位:mm,三、曲线正矢计算,(一)、圆曲线正矢 以20m弦线进行现场量测,每10m为一测量点 正矢: F=50000/R(mm) F----圆曲线计划正矢(mm) R----曲线半径(m) 注:测量点均需在圆曲线上,(二)缓和曲线 1、整桩点的正矢: fi =F/ (Lh/10) ×i (mm) i ----缓和曲线整桩点 fi ----缓和曲线第i点的计划正矢(mm) F----圆曲线计划正矢(mm) Lh ----缓和曲线全长(m) * fc =F/ (Lh/10) ----正矢递减率 注:测量点均需在缓和曲线上,2、缓和曲线非整桩点的正矢: fs=F/ (Lh/10) ×Ls/10 = fc ×( Ln/10) (mm) =F × (Ls / Lh) (mm) fs ----缓和曲线非整桩点计划正矢(mm) Lh ----缓和曲线起点至非整桩点长度(m) 注:测量点均需在缓和曲线上,(三)、测点不在同一线形上正矢计算 1、ZH(HZ)点计划正矢 fzh= fhz =1/6× fc 2、HY(YH)点计划正矢 fhy= fyh =F-(1/6× fc ) fc =F/ (Lh/10) ----正矢递减率,3、缓和曲线起点非整桩正矢计算 a. 20m弦线内缓和曲线长≤10m时 fa1=x3/(6t3)* fc b. 20m弦线内缓和曲线长 10m时 fb1=[x3-2*(x-10)3]/(6*t3)* fc x----弦线内缓和曲线长(mm),,,,,,,,,,,X,fa,,ZH,O,4、缓和曲线终点非整桩正矢计算 (和起点的计算方法很类似) a. 20m弦线内缓和曲线长≤10m时 fa2=F-fa1=F- [ x3/(6t3)* fc] b. 20m弦线内缓和曲线长 10m时 fb2=F-fb2 =F-[x3-2*(x-10)3]/(6t3)* fc x----弦线内缓和曲线长(mm),四、曲线日常检查,(一)、日常检查 要求线路车间每月用轨检仪(轨检小车)对曲线全面检查一遍。
检查后下载并分析数据,找出超过经常保养偏差的处所,作为安排日常养护的依据 (二)、临时检查 对动检车或添乘仪检查出的大值(或动车司机反映不良处所),工区须在当天带检查工具上道复核,及时消灭并按规定记录、上报信息三)检查项目 ⑴、轨距:曲线线路的各部轨距均设计为1435mm要求作业验收轨距递减率控制在0.3‰,所以在轨距检查时做到逐根检查 ⑵、水平:作业验收水平控制在2mm内,递减率也控制在0.3‰以内,因此,水平检查时也要做到逐根检查 ⑶、正矢:用20m弦绳按每5m点逐点检查,正矢标定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现场检查目估到小数点后一位 (4)、曲线标志、标记:包括曲线要素、超高、正矢以及线下的反光标牌等,要求正确清晰,方便检查养护对反光标牌损坏的要及时更换新标牌五、曲线的养护,合宁、合武线以及引进合肥新客站的联络线等动车经过线路严格执行“天窗修”作业制度,即“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所有养修施工都应在封锁天窗点内进行 当发生严重晃车或其它影响安全的线路病害,应临时要点整修,及时消灭病害一)、大机作业 对曲线线形不良、或纵断面不平顺、动检车和添乘仪检查出分较多的曲线地段,应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安排大机作业,整治设备病害。
整治曲线线形的,应严格按照第一台大机精确法、第二台大机随后顺平法的方法进行拨道施工1、技术准备 提供技术资料和起拨道量①准确提供曲线要素和钢轨、道岔病害等技术资料作业前应利用精测桩复核曲线正矢,线形不良曲线必须重新精测,确定曲线要素并计算拨道量,个别正矢点偏差也应提供拨量,每隔3m ( 5根轨枕)标注;②直线段必须采取激光拨道,每隔200~400m确定激光对中点,相应提供该对中点拨道量;③作业前利用精测桩,组织纵断面测量,拉坡设计计算起道量,每隔5根轨枕标注竖曲线地段需相应修正起道量1)、测量 a.曲线线形不良:对点检查(CPⅢ网)曲线横距(现场控制点设置在电杆立柱上),计算控制点拨量,用内插法计算处每3m点拨量 b.纵断面不平顺:用水准仪按每25m测量现场轨面,对照设计资料拉坡段,计算出起道量,用内插法算出每3m的起道量 c.综合病害地段:进行a+b的测量准备工作2)、现场资料标定 用油漆在轨枕上每3m对点标出起道、拨道的量值,在固定控制点(CPⅢ点)进行修正标定拨道量时需标明拨道方向,并对点在两线临近的钢轨头部外侧标定控制点,写出拨后间距(=现场间距+/-拨量),偏于作业时检查 对于单线地段,标定拨量后,拨道控制点可选择防护栅栏或在路肩上定桩点,拉水平距离控制。
工具:钢尺(5m、30m)、锤球、150mm直钢尺2、劳力组织: 施工负责人组织不少于20人,其中量水平2人、正矢3人、CPⅢ精测网检查2人、手推式轨道检查仪2人、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两端防护2人、回填道碴及整理外观10~15人(由施工单位负责的除外) 3、机具准备: 道尺2把(捣固车、稳定车后各1把)、弦绳、九齿叉(根据人员确定)、四齿耙4把、内燃捣镐2台、卷尺2把(5米)、钢直尺1把、木折尺2把、拨道器2台(单功能)、起道机2台(单功能)、撬棍4根4、施工准备: (1)大机作业前,车间要安排人员对线路既有的大方向进行预拨 (2)轨距、胶垫必须整正到位①轨距控制在(0,-1.0)之间,轨距变化务必严格控制在0.3‰以内,且连续10块板无交替变化②橡胶垫板无缺少、损坏、歪斜(厚度为7mm的胶垫压宽不超过15mm,厚度为10mm的胶垫压宽不超过20mm) (3)零配件齐全有效① 轨距挡钣位置准确,平贴轨底,顶紧挡肩;②弹条扣件螺栓扭矩达到80~150N.M,弹条中部前端下颚贴紧轨距挡板(离缝不大于1mm);③捣固车作业前,必须拆除养护垫片,螺杆除锈涂油4)预卸预拉石砟①捣固作业前预拉石砟,保证捣固区域和砟肩堆满石砟,必要时根据起道量提前预卸石砟;②稳定作业前及时回填镐窝,保证左右股道床石砟均衡;③砟肩堆高应从边坡底拉起石砟,不得破坏捣固车夯拍成形的砟肩面。
(5)轨枕状态良好①大机作业前更换失效轨枕;②轨枕间距达标,不得歪斜5、施工组织 (1).机械配置: 机械主要由线路DWP大机机组成,每2D1W1P为1个作业组进行实施(3X捣固机除外) (2).大机工作内容: 起道、拨道、捣固、碴肩夯拍;动力稳定,道床配碴和整形6.大机作业方法和参数 (1)大机起道:全部采取精确法起道,起道量原则上控制在30mm以下实际起道量超过40mm时分层起道遇有拨接龙口、新线高填方路基、线桥结合部、桥涵过渡段、大抬道、岩溶塌陷等薄弱地段视具体情况安排补强捣稳 (2)大机拨道:直线地段必须采取激光拨道,无激光或激光不能正常使用时,禁止作业;曲线必须按提供的拨量精确拨道 (3)大机起拨道应在直线上顺坡,严禁在缓和曲线顺坡,顺坡长度不小于起道高度的1600倍,严格控制并确认起止点起道量、拨道量全部归零4)大机捣固①线路捣固必须按“2X”自动作业模式作业,全部两次插镐逐孔连续捣固,钢轨接头(包括绝缘接头)等薄弱处所插镐4次加强捣固;②道岔捣固保证不少于两次插镐,岔心及以后长岔枕区域尽量采取三次插镐道岔区与线路同步捣固,大机主要捣固道岔直股;③捣固插镐深度设置416mm(Ⅲ型枕),夹持时间0.6秒或以上。
捣镐下插深度须达到枕底以下15mm;捣固装置夹持压力和夹持幅度必须达到规定要求;1号位操作人员须精确对准下镐位置,保证捣镐下插夹持时不打、夹轨枕检验的标准为:下插后与轨枕面平齐的位置必须在镐掌上沿248mm以上;夹持幅度的标准为:夹持油缸的伸出量必须达到50mm以上;作业后轨枕没有插痕5).严禁使用磨耗超标捣镐,镐掌磨耗量达到20%时必须立即更换直、弯全镐标准尺寸为:140mm(底)×70mm(高),直半镐的标准尺寸为:120mm(底)×70mm(高),弯半镐的标准尺寸为:100mm(底)×70mm(高) (6).砟肩夯拍:与捣固同步全程振动夯拍道床砟肩,夯拍激振器必须打开,增强捣固密实效果 (7).动力稳定:中低速稳定,垂直预加载8.0~10.0MPa,预置下沉量5~12mm,振动频率28~35Hz,作业速度0.8~1.5km/h;当天捣固应同步、连续、匀速稳定,稳定作业严禁出现真空现象 稳定车桥上作业时,要求道砟厚度不小于150mm,振动频率不小于30Hz,并不得在桥梁范围内起停振8).检测记录:捣固车、稳定车作业时同步使用记录仪,全程检测作业后线路水平、轨向和曲线超高、正矢,监控作业质量。
记录数据作为验收依据,并保存一年备查 (9).配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