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216779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的启示》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细菌的启示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3积累词语,掌握“豁免”“一以贯之”“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束手待毙”“砥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词语。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的语言特点。三、教学时数2课时。四、预习要求1扫除文章障碍,积累字词,通读课文。2了解文体特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要点。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听写下列词语:名副其实,得天独厚,一招鲜吃遍天,一以贯之,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束手待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砥砺。(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在“非典”的日子里,人们谈“菌”色变,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学者郑也夫的精彩演

2、讲细菌的启示,让我们去看看细菌真的是那么可怕吗?(三)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明确:这篇演讲稿作者主要从“认识细菌”和“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两方面告诉我们细菌并不可怕。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住细菌的性质和特;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四)学习“认识细菌”。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细菌的性质和特征。1. 生物界元老2. 无所不在3. 发挥重要作用4. 不可毁灭性5. 寄生学生画出各段的中心句。(五)学习“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教师把握住重点突破文章的最后两段。学生活动: 1朗读。2归纳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归纳大意。(“当我们从生物的世界到人类的社会.开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在“非典”期

3、间谢谢大家“可归纳为,作者演讲的目的。)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细菌,认识了细菌,并牢记细菌并不可怕。(六)布置作业: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请说出你的理解。第二课时(一)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让学生找出句子来分析。1作者在演讲中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生动的比喻。2文中大量设问句的运用。3作者通过许多生动而新鲜的例子来引起鸣众和读者的兴趣。4文中很多处运用数据来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例:(1)文章第一段,从时间上讲,细菌存在的历史最古老,但是作者不说“古老”,而说细菌是地球上的“元老”。“元老”这个字眼,本来是指人类政治、社会集团中资格最老、影响力最强者。这和细菌有根本的

4、不同,但是,用了这个词语,特别强调其年代久远,不可小觑,带有一种轻松、调侃的意味。(2)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细菌的知识,难免抽象。作为科普文章,作者尽可能把它具体化、感性化。如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小结:尽可能让抽象的科学道理和日常感觉缩短距离,是科普文章基本手法之一。(3)通常,我们把“杀菌”、“灭菌”等等,经常在挂在口头上。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说,消灭细菌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事实上:其实人类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彻底消灭细菌,人类也没有能力办到。把日常生活经验和科学道理放在直接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中,从心理学来说,这是引起好奇、关注

5、的手法。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说,就是从感性经验提出理性问题的方法。(4)严格来说,人类并不需要消灭全部细菌,因为有些细菌是有益的。这里的关键词语是“有害的”和“有益的”,有了这二者,论点就比较严密了。这里有一个形成论点的技巧,当你发现初始的论点不够准确,涵盖面过分宽的时候,就用得着这种方法,就是把论点加以限制。在前面加上限定的词语:不是要消灭全部细菌,而是一部分,“有害的”一部分。(5)“抗生素”的事例。这个例证,举得很有智慧。本来论据的任务,就是对前面的论点加以说明。但是,这个论据却不但是说明,而且把论点发展了。这个材料,是一个历史经验的总结:二十世纪初,抗生素代的到来,给人类造成了错觉,以为

6、人类对细菌的斗争已经大获全胜。但是,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这个历史经验的材料好处是,不但说明了前面的论点,而且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把更深刻的科学原理的一系列因果揭示出来了:1,由于细菌产生了抗体;2,抗体的产生是由于细菌基因复制总是有变化;3,复制的速度又是很快的,而人类繁殖却很缓慢。小结:强调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感觉的不同。(二)品味本文精彩的句或词。学生精读课文,并把文中精彩的语句或词语找出来,分组讨论并交流,最后说说这些语句或词语的精妙之处。这个环节较为灵活。注意:(1)学生要言之有理;(2)不要轻易给学生泼冷水。(三)本文小结和布置作业。1科学就是对常识的颠覆,对常识的批判,就是对人的启蒙。

7、这样的文章,可贵在于,首先,把读者从进化为高的成见或迷信中解放出来;其次,以形象的语言,对话性的交流,作雄辩的表述,让读者享受到一种演讲术的交流感、现场感。2. 这篇演讲让我们认识了“细菌”,也明白了”细菌与人类进步的关系”。请同学们课外也就自己的一些感悟写一篇作文来演讲,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定。课后练习答案:一、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文,理解“演讲词”这一文体的语言特点,学生通过研读不难发现本文语言特点是生动通俗易懂,主要是让学生找出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1) 把抽象的理论科学的概念化为感性的表述。如为了告诉听众细菌无处不在,作者说“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

8、几百万个细菌,甚至人体体重的10是由细菌的构成的。一个学者测出了一杯水中的细菌,由此推论,海洋中的细菌总质量是陆地上全部生物的五十分之一”。(2) 自问自答,引起听众的注意。什么叫“寄生”?所谓寄生就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不但不去捕食,并且不必自己消化先咀嚼,后进入胃肠,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然后吸收。采取寄生的策略,这些事情统统不干,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它就吃你,哪儿也不去,就在你体内。你把食物给消化了,它直接吸收到它的身体里。(3) 抓住听众心理,讲述听众注意的话题。地球上全部细菌的总和超过其他全部生物的总和。顺便说一下,1只蚂蚁的重量是15毫克,但世界上共有1亿亿只蚂蚁,其

9、总重量和人类相同。可见,小个子们的实力是不可低估的。(4) 使用听众熟悉的,典雅的书面词汇,如“元老”“细菌” 通过个体的适应,渐渐产生了抵抗力。二、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作者演讲中极富雄辩和感染力。如文章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三、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作者演讲目的。 作者是针对非典肆虐,人们谈菌色变的情况下来向人们讲述“细菌”这一话题,所以他的目的是大家对细菌有正确认识和正确心态。有关资料和前面几篇一样,这也是一篇科学普及读物,但有自己的特点。固然,它的内容是科学知识,是抽象的,但是,它的语言更加追求感性,甚至带一点形象和情趣。比如,文章第一段,从时间上讲,细菌存在的历史最古老,但是作者不说“古老

10、”,而说细菌是地球上的“元老”。“元老”这个字眼,本来是指人类政治、社会集团中资格最老、影响力最强者。这和细菌有根本的不同,但是,用了这个词语,特别强调其年代久远,不可小觑,带有一种轻松、调侃的意味。作者的语言显然很追求形象性。这样的语言,和一般的科普文章是不是有点不同?一般的科普文章是把道理告诉读者。我们已经说过,作者力图把话说得平易通俗,目的就是把话说得让读者有感觉。让读者有感觉的方法挺多的,首先,把没有感觉的变成有感觉的;其次,就是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细菌的知识,难免抽象。作为科普文章,作者尽可能把它具体化、感性化。如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作者用

11、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什么叫“寄生”?所谓寄生就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不但不去捕食,并且不必自己消化先咀嚼,后进入胃肠,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然后吸收。采取寄生的策略,这些事情统统不干,去打猎去采集去干活,那多愚蠢哪!它就吃你,哪儿也不去,就在你体内。你把食物给消化了,它直接吸收到它的身体里。好像细菌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还活灵活现,就在你面前似的。再如,说细菌无处不在,总量很大,这是抽象的,可作者说:一粒普通的泥土中有几亿个细菌,人的一滴唾液中有几百万个细菌,甚至人体体重的10是由细菌的构成的。一个学者测出了一杯水中的细菌,由此推论,海洋中的细菌总质量是陆地上全部生物的五十分之一。表

12、面上这些都是些抽象数字,但是,这些数字,与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中的数字有些不同,都是和日常生活一粒普通的泥土、一滴唾液、人体体重、一杯水、陆地上全部的生物)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有了感性。尽可能让抽象的科学道理和日常感觉缩短距离,是科普文章基本手法之一。科普文章的手法之二,又与上述的恰恰相反,就是强调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感觉的不同。例如,文章中细菌的第四个特点是“细菌的不可毁灭性”。这是和人们日常经感觉是有冲突的。通常,我们把“杀菌”、“灭菌”等等,经常在挂在口头上。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说,消灭细菌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事实上:其实人类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彻底消灭细菌,人类也没有能力办到。把日常生

13、活经验和科学道理放在直接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中,从心理学来说,这是引起好奇、关注的手法。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说,就是从感性经验提出理性问题的方法。接下去,就引申出抽象的、科学的论点:人类不过是尽可能把家中和体内的有害细菌加以消灭。严格来说,人类并不需要消灭全部细菌,因为有些细菌是有益的。这里的关键词语是“有害的”和“有益的”,有了这二者,论点就比较严密了。这里有一个形成论点的技巧,当你发现初始的论点不够准确,涵盖面过分宽的时候,就用得着这种方法,就是把论点加以限制。在前面加上限定的词语:不是要消灭全部细菌,而是一部分,“有害的”一部分。贴近日常生活经验,是为了便于理解,便于感觉。但是,日常生活、日常

14、感觉和科学原理,又是有矛盾的。日常经验和感觉,往往是表面的现象,而科学则是深刻的规律,规律和现象,是有矛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就是对日常经验的批判和颠覆。因而,要深化科学性,就必然在接近感觉之后,又要揭露感觉经验的误导。接下去,有一个对这个原理的一个具体说明,或者可以说是一个例证。这个例证,举得很有智慧。本来论据的任务,就是对前面的论点加以说明。但是,这个论据却不但是说明,而且把论点发展了。这个材料,是一个历史经验的总结:二十世纪初,抗生素代的到来,给人类造成了错觉,以为人类对细菌的斗争已经大获全胜。但是,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这个历史经验的材料好处是,不但说明了前面的论点,而且提出了下面

15、的问题,把更深刻的科学原理的一系列因果揭示出来了:1,由于细菌产生了抗体;2,抗体的产生是由于细菌基因复制总是有变化;3,复制的速度又是很快的,而人类繁殖却很缓慢。对于速度这一点,作者用了数据:细菌平均1到2周可繁殖300代,平均一天繁殖30代,而人类繁殖30代则需要1000年,在繁殖的速度上细菌的一天等于人类的1000年。这个数据本来就很有雄辩的力量,作者又加上了形象的渲染:这是一场人菌斗法,斗法变异。这很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牛魔王的斗法,二者不断地变化身形以求制服对方,至少是不被对方制服。这样的手法,和数据的引用是不一样的,它的形象性、感性很强。但这种渲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为全文的逻辑推演服务的。文章在引用了这个神话作比喻以后,就坦然声明,在变异这一点上,人的变化太慢,斗不过细菌。这就非常自然地把科普知识引向一个新的层次:人的生存,一靠免疫力,二靠药物。把科学知识组织在一个非常有序的逻辑发展过程中,是本文的一种匠心。从以上部分中,已经可看出文章的一些特点:首先,既利用感性,又真正感性。其次是,以感性经验说明观念,又从中提出问题,对科学原理,作逻辑性的展开。后者在接下来的文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文章接下来,集中讲细菌的生存策略,一共讲了几个科学原理,分为“寄生”、“共生”、“进化”和“退化”等种种策略,而在“寄生”中,又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