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统一》教案1(川教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213637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朝的统一》教案1(川教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秦朝的统一》教案1(川教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秦朝的统一》教案1(川教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秦朝的统一》教案1(川教版七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秦朝的统一》教案1(川教版七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朝的统一》教案1(川教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朝的统一》教案1(川教版七年级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秦朝的统一 教案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及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2、知道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3、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各项措施的作用。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评价秦始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通过动手制作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示意图,掌握历史图表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通过阅读课文插图,简述秦统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述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评价历史人物应当辩证地看,注意“一分为二”。2、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影响,统一是历史的主流

2、,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度量衡的统一。课型:新课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2、学法:“自主探究式”法、讨论法、表演法。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多途径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自制王冠一顶。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课外阅读、查找资料、观看影视剧。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地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投影: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业。”师简述,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熟悉吧,那么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

3、的秦王是何许人也?他还有哪些不为同学们所知的事迹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这段惊心动魄又影响深远的历史,领略一下“千古一帝”的风采吧!学习新课: 课件显示课本标题;第1课、秦朝的统一一、“秦王扫六合”完成统一(课件显示)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出处吗?谁能给大家讲讲?(请学生讲“纸上谈兵”的故事,旨在培养学生表述能力,又引起下文)结合学生讲述情况,师简结:经过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在军事上再也无力与秦抗衡。然后师点击课件显示战国形势图点击“长平”之处,加深学生印象。过渡:既然东方六国在军事上无力与秦抗衡,秦又是在谁的领导下完成灭六国之重任?又是如何灭掉六国的?(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4、课文本目内容。老师在黑板上标注:嬴(yng)政)(3分钟后)师: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了,谁能告诉老师和你的同学呢?生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用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生2:秦国用远交近攻的办法,灭掉六国的。(肯定还有学生要回答,师应采取保护措施以免挫伤其积极性)根据学生回答,师简结,然后再请学生回答灭六国的过程。(在学生回答时,师点击课件显示战国形势图并按顺序删除六国的名称,最后用散开式放大“秦”字,再用枪击声从左嵌入“公元前221年”,并点击都城咸阳。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过渡:偌大的中国要实现统一肯定不是一件容

5、易的事,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下面的课本剧的表演来领略一下七国归一统的艰难历程。课本剧表演:荆轲刺秦王(1)剧情介绍(挂战国七雄示意图营造剧情氛围)学生:公元前230年,秦王派兵灭韩破赵后,又派兵攻打燕国,燕太子丹为了挽救燕国的危亡,就派荆轲刺杀秦王,上演了一场悲壮的历史故事。秦王由XXX扮演,荆轲由XXX扮演(2)课本剧表演(秦王头戴王冠出场,坐上王位)秦王:今天本大王非常高兴,把各位使节和大臣请来,是想请各位看一出好戏。宣燕国使节上殿。侍从:宣燕国使节上殿。(荆轲捧着盛樊于期首级的木盒,秦武阳捧着盛地图的盒子,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进了秦宫。秦武阳脸吓得煞白,引起了秦国侍臣的怀疑。)荆轲:他是从小地方

6、来的人,没见过这样大的场面,所以有些不自然。秦王:只许正使一人上殿。(荆轲上前,献上樊于期的首级,秦王打开纸盒验看。)秦王:果然不错,去把地图也献上来。(荆轲转身,又取来督亢地图献于秦王。秦王打开地图卷首从头慢慢观看,看到最后,一把闪闪发亮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右手抢到匕首,左手扯着秦王的衣袖。)荆轲:秦王必须答应我几个条件,否则我(荆轲正要向秦王提条件,秦王猛地站起将衣袖扯断拔腿就逃,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去。)(秦王围着柱子拼命躲避)太医:大王,背上有剑。(秦王马上抽出剑来就砍荆轲,一剑砍断了荆轲的一条腿,荆轲倒在地上,忍着剧痛,将匕首向秦王使劲掷去。正在这时,太医扔过一个装药的口袋正打中荆轲掷

7、匕首的胳膊,匕首刺歪了。)荆轲:你今天能活着,算你命大!我要不是劫持你交出侵占各国的土地,一开始就杀死你的话,你有八个也早死了!(秦王也不说话,又连砍几剑,把荆轲砍死。)(侍从把秦武阳也杀了)注意事项:台词可临场发挥,只要基本忠于剧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不必要求过高。师:看完这段历史剧,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甲:荆轲不该刺杀秦王。秦王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减少战乱和社会动荡,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是伟大的事业;如果荆轲把秦王劫持或刺死,秦国也不会放弃讨伐六国。学生乙:荆轲舍生取义刺秦王的精神令人敬佩,虽然他刺杀秦王未获成功但他不辱使命,吓得秦王胆战心凉,不寒而栗。荆轲是顶天立地大丈夫。

8、师提问:秦国完成了统一的重任,那么秦的统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呢?(生答略)学生回答后,师要强调: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特别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含秦王朝的性质、特点)然后要求学生把意义读2遍,争取掌握它。过渡:秦国利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蚕食韩魏、利于东进,长平之战,伤赵元气,十年激战,统一完成。那么秦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六国的使命呢?(请学生分组讨论,师可在巡视过程中点拨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原因来分析,本讨论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分析表述能力,也是为了更好地处理课后习题。)(3-5分钟后,师可激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能说多点说多点。)生1:秦国由于商

9、鞅变法,经济、军事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师可略加赞许)生2:秦国有一些雄心勃勃的国王,特别是赢政。生3:秦国有贤人辅佐,如李斯、吕不韦等。生4:秦国计谋正确,远交近攻,六国不团结,容易被各个击破。(学生能说到这点应大加赞扬,师可强调“团结”的重要性,渗透德育)生5:秦统一六国,顺应了民心,人民渴望统一。(生能想到这点,师也可简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学生肯定还要说的,师可讲同学还有要说的下课再告诉老师可以吗?然后适时总结以保护学生发言积极性。过渡:刚才同学们认识到历史中缺少不了英雄人物,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统一六国的“千古一帝”吧!(课件显示)秦始皇画像及

10、生平事迹材料(要配音乐)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22岁(公元前238年)亲政后,平定了宦官嫪毐发动的叛乱,免除了相国吕不韦的职务。任用李斯、王翦等进行统一战争。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都城定在了咸阳。李白的诗句描述了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姿和气概。(学生在看画像和材料时,师可朗读或找朗诵程度好的学生朗诵李白的诗句,加深对嬴政的印象)老师可结合注释解释李白诗句的含义,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史综合)为激活课堂可请有表演较好的学生到前面模仿画像中的神态,在讲台前走几步,给表演者戴上

11、自制王冠,同时再配音朗诵李白诗句,增强表演效果。(此活动旨在培养创新能力、表演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过渡:我们欣赏完精彩的表演,再回过头来看看统一后的秦王朝疆域范围如何?(课件显示)秦朝的疆域图或要求学生看课本52页的秦朝疆域图也可。要求在图中标出秦朝东、西、南、北各到什么地方?都城的位置。然后要求学生动手作一个秦统治范围示意图。说明包含:都城、各自方位最远范围。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板演。(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识图、绘图能力,史地综合能力。)长城一带 陇西 咸阳 东海象郡秦朝疆域示意图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可以说从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怎么做才能够巩固统一呢?仿效西周的分封制

12、是不是明智之举?请大家观看小品朝会看看秦王嬴政是怎么做的。二、皇帝制度的建立巩固统一(政治)(课件显示)表演历史小品朝会:旁白:秦王统一六国以后的一天,秦王召集群臣商议治国之事。秦王:我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一统天下,建立了千秋基业,今与大家商量国君该如何称呼?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亘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秦王眼前一亮:妙哉,那就称“皇帝”吧,我就是秦始皇,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我自称“朕”,朕要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一大臣:大王,哦不(轻拍自己的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秦王: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解释。李斯连忙走

13、到电脑前按动鼠标: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白官。(群臣恍然大悟)王绾:皇上,地方上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李斯匆忙接过话来: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相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无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沿用我们的郡县制。秦王:好,正合朕的意思,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师:通过观看小品,你能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根据秦朝中央制的内容制作一个简要的示意图。展示学生的制作。然后教师课件显示下图:(图略)师总结:秦王嬴政认为他的功绩“功高三

14、皇,德过五帝”。便把前人最尊贵的称号“皇”和“帝”合起来,号称“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后人称其为秦始皇。并且指出秦国与秦王朝,秦王嬴政与秦始皇的区别:秦国是指春秋战国时间的诸侯国之一,秦王朝指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建立的王朝。灭六国,称皇帝前称为秦王嬴政,称皇帝之后称为秦始皇。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他们都由皇帝任命,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在地方,秦朝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

15、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总之,这种君主专制,皇帝独裁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以及中央对地方政区管辖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自秦开创后,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下这种政治体制。过渡:我们知道了秦王朝巩固统一政治方面的措施,其它方面的呢?三、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经济、文化(课件显示)1展示战国时期货币(投影战国时期货币图片或展示战国时期货币仿制品。)教师: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各有特色。齐、燕通行的刀币,是从实用的刀子变化来的。韩、赵、魏通行的铲币,是由古代除草的农具演变而来。楚国通行的蚁鼻钱是从贝壳型的铜币演变而来的。周、秦用圆形的钱。秦统一六国初期,各国货币仍在继续流通,这就给秦国人带来了不同货币间兑换的现实问题。2算一算:模拟战国时期不同货币间的兑换教师:(投影展示)假如1个圆形钱换3个铲币,4个铲币换5个刀币,2个刀币换1个蚁鼻钱。问题:(1)1个圆形钱能换多少蚁鼻钱?(2)1个蚁鼻钱能换多少铲币呢?学生:(1)1个圆形钱能换15/8个蚁鼻钱。(2)略。3课件显示历史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