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命名和编码》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202424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的命名和编码》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肿瘤的命名和编码》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肿瘤的命名和编码》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肿瘤的命名和编码》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肿瘤的命名和编码》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的命名和编码》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的命名和编码》ppt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肿瘤的命名和编码,一、编码结构 二、肿瘤的命名原则 三、肿瘤的编码 (ICD-10与ICD-O-3),2,谁来编码,户籍人群+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构成比:颅内85%、椎管内15%) 经诊医生 填写肿瘤报告卡 防保科 审核/登记/质量控制 区县疾控中心 审核/交换/储藏/质量控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初访核实/随访表 疾控中心 编码/录入/统计,肿瘤的命名和编码,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病科 韩忠义 何丽,4,肿瘤的命名与编码系统,ICD10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

2、h Probems Tenth Revision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第十次修订,ICDO3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for Oncology Third Edition 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 第三版,5,编码方案和编码结构,ICD10+ICD-O-3+完整诊断名称(依靠临床) C _ _._C_ _._M-_ _ _ _/_ _ D _ _._C_ _._M-_ _ _ _/_ _ _ _ _._C_ _._M-_ _ _ _/_ _ I .II .III- / I 部分:ICD-10编码 II 部分:ICD-O-3解

3、剖部位编码 III 部分:ICD-O-3病理学编码,6,经验学习,熟悉病理 肿瘤病理学 按图索骥 编码手册,学无止境 SEER 谷歌百度 罕见名词,7,参考书目和网上资源,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定 (ICD-10在第929页953页附有ICD-O-2) 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第三版(ICD-O) 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 肿瘤病理学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 (蓝皮书) http:/www.iarc.fr/WHO-BlueBooks/ http:/seer.cancer.gov/ http:/.fr/-Support to cancer reg

4、istries,8,肿瘤编码四步法,第一步:读懂肿瘤报告诊断文字 第二步:根据诊断部位或名称寻找ICD-10与ICD-O-3 解剖部位编码 第三步:根据诊断病理学类型或名称寻找ICD-O-3形态学编码 第四步:根据诊断病理学类型或名称寻找ICD-O-3行为学和组织学等级和分化程度编码,9,肿瘤命名,第一步:读懂肿瘤报告诊断文字 读懂命名是编码人员的基本素质 读懂肿瘤的命名: 从肿瘤命名的原则出发 结合肿瘤的形态特点及分化程度 分清:是恶性还是良性? 是原位癌还是交界恶性? 是实体瘤还是血液淋巴系统肿瘤?,10,肿瘤的命名原则,一般根据其组织来源(分化方向) 和生物学行为进行命名。,11,肿瘤的

5、命名原则-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组织细胞类型+瘤 e.g:源于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瘤 腺体和导管上皮腺瘤 含纤维+腺体两种成分纤维腺瘤 结合肿瘤的形态特点命名:乳头状囊腺瘤 源于全能细胞的多种组织构成良性肿瘤畸胎瘤,12,肿瘤的命名原则-非真性肿瘤,非真性肿瘤:但冠以“瘤”命名的病变: e.g:错构瘤:由所在器官相同组织组成 但结构紊乱比例失常而形成的包块 迷离瘤:指正常组织易位到其他部位 形成的包块 动脉瘤:动脉管壁的局限性病理扩张 形成的包块,13,肿瘤的命名原则-恶性肿瘤,上皮组织(鳞状上皮、皮肤的基底细胞或附件、腺体或导管内衬上皮、呼吸道、肾上皮、肝细胞、泌尿道上皮、胎盘上皮)+癌 e.g:

6、鳞状上皮鳞状细胞癌 腺体和导管上皮 腺癌 复合上皮腺鳞癌 间叶组织(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等) + 肉瘤 e.g: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骨肉瘤 来源于全能细胞,由一个以上胚层的多种组织构成的恶性肿瘤恶性畸胎瘤,14,肿瘤的命名原则-约定俗成-1,源于幼稚组织的肿瘤称为母细胞瘤: 其中大多数为恶性: e.g: 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 也有良性: e.g: 骨母细胞瘤、软骨细胞瘤、 脂肪母细胞瘤,15,肿瘤的命名原则-约定俗成-2,恶性+肿瘤名: e.g: 恶性畸胎瘤、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恶性脑膜瘤 冠以人名(组织来源不明): e.g:尤文肉瘤

7、、霍奇金病 肿瘤细胞的形态命名: e.g:透明细胞肉瘤、燕麦细胞癌,16,肿瘤的命名原则-约定俗成-3,习惯名称的恶性肿瘤: e.g:白血病、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省去恶性二字的:淋巴瘤、黑色素瘤。 瘤病多用于多发性良性肿瘤: e.g:神经纤维瘤病、脂肪瘤病、血管瘤病。,17,肿瘤的命名原则-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癌 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分别称为上皮内瘤变、和级,原位癌列在上皮内瘤变级。 原位癌:指粘膜或皮肤鳞状上皮层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累及上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底膜向下浸润生长者。 登记不统计 常见上皮: 鳞状上皮 移行上皮 乳腺导管上皮 e.

8、g:子宫颈、食管、皮肤的原位癌。 乳腺小叶原位癌,18,肿瘤的形态特点和分化程度,肿瘤的形态 乳头状 绒毛状 息肉状 结节状 分叶状 溃疡状 侵润状 囊状 e.g:乳头状生长并有囊形成的腺瘤乳头状囊腺瘤 8450/0 乳头状及囊状的腺癌,分化程度低低分化乳头状囊腺癌 8450/33,/ 31 分化程度高或分化好 /33 分化程度低或分化差 /33 分化程度低又称异型性 /34 异型性显著,称间变性 /34 间变性肿瘤细胞常具多形性 /34 未分化,19,肿瘤编码 ICD-10和ICD-0-3,肿瘤编码2、3、4步:寻找: ICD-10的解剖部位编码;ICD-O-3的解剖部位编码、形态学编码、动

9、态学、组织学等级和分化程度编码。 熟悉并熟练使用ICD-10和ICD-O-3是编码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二 编码 从肿瘤编码规则开始,20,ICD-10和ICD-O-3,一、ICD-10的解剖部位编码 二、ICD-O与ICD的联系 三、ICD-O-3的编码结构 四、ICD-O与ICD-10之间的异同 五、ICD-O-3组织学编码分类 六、ICD-O-3的编码规则,21,ICD10 的肿瘤分类和编码,ICD10 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编码 恶性肿瘤的分类为C00到C97 原位癌为D00到D09 良性肿瘤为D10到D36 行为不明和性质未指明的肿瘤为D37到D48,22,未分类在ICD10第二章中 但与肿瘤

10、登记有关的病例分类,B21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疾病导致的 Kaposi 肉瘤、 Burkitt淋巴瘤、 其他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组织和造血组织以及有关组织的其他恶性肿瘤等 根据确定死因的规则 这些恶性肿瘤归入ICD10中的B21中 肿瘤登记工作中必须取得这些死亡证明或病例记录 避免归入B21中的恶性肿瘤被遗漏,23,未分类在ICD10第二章中 但与肿瘤登记有关的病例分类,O01.9葡萄胎(ICD10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在ICDO3为C58.9和M-91000 Q85.0神经纤维瘤病除骨外的(ICD10第 十七章“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 在ICDO3编码为M954

11、01,24,国际疾病分类 肿瘤学专辑ICDO,主要用于肿瘤或癌症的登记, 通常对来源于病理学报告的 肿瘤的解剖部位和组织形态学给予编码。 ICDO的组成: 一、解剖学分类部分 二、形态学分类部分 三、生物学性质分类部分,25,ICDO的历史联系,鉴于ICD8肿瘤分类存在缺陷 WHO于1968年要求IARC(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有关组织对ICD9肿瘤部分的内容和结构提出建议,专家组在讨论后建议拟定ICDO作为ICD9肿瘤部分的补充。 WHO分别于 1976年出版 ICDO 第一版 1990年出版 ICDO 第二版 2000年出版 ICDO 第三版,26,肿瘤分类编码历史发展,ICD-6 1946

12、,ICD-7 1955,ICD-8 1965,ICD-9 1975,ICD-10 1992,ICD-O-3 2000,ICD-O-2 1990,ICD-O-1 1976,MOTNAC 1968,SNOP 1965,SNDO 1951,1961,以解剖学为主,以形态学为主,解剖学和形态学,MOTNAC 1951,STAT CODE 1956,第二章 肿瘤,第二章 肿瘤,第二章 肿瘤,27,ICDO,ICDO 是在ICD8基础上发展成为 一种能同时反映解剖学、形态学、 生物学行为的肿瘤分类编码系统。 使用的前提: 绝大多数肿瘤都要有病理学诊断。 在我国使用本分类系统尚有困难, 但应向这个方向努力,

13、28,ICDO3肿瘤编码结构,解剖部位编码结构:C_ _._ 从C00.0至C80.9。 除特别说明外一般ICD-10与ICD-O-3的解剖部位编码一致。(不一致的在区别中) 形态学编码结构: M-_ _ _ _/_ _ 组织学 动态 等级(分化程度) 组织学编码从M-80000至M-99893,29,ICD-O-3动态编码及意义,此动态编码指明一个肿瘤的恶性、良性、原位、或是恶性、良性未恳定,30,ICD-O-3组织学等级和分化程度编码,对于淋巴瘤或是白血病,此编码用来鉴别起源的细胞(源于T、B、NK、),31,ICDO与ICD10 编码结构之间的差别,ICD-10码将解剖的部位和病理学组织

14、类型编码在一起 ICD-10 部位码C15C26 名称码C22.0 肝细胞癌 C22.2 肝母细胞瘤 C22.3 肝血管肉瘤 C22.3 肝巨噬(枯否)细胞肉瘤 C81C96 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 ICD-O 部位码+名称码 肝细胞癌 C22.0 8170/3 肝母细胞癌 C22.0 8970/3,32,ICDO与ICD10之间的差别,ICD10的解剖部位编码 指定它到特定的动态类型(恶性、良性、原位或良性恶性未定)的编码范围来描述肿瘤。 e.g:肺部肿瘤需要五个不同的四位数条目 ICD10很少识别组织型类型。 e.g:在ICD10中肺鳞状细胞癌和肺的腺癌两者都是C34.9。,33,ICDO与

15、ICD10之间的差别,ICDO对解剖部位仅用一套四位数编码 e.g:肺部肿瘤的解剖部位编码均为C34.9 动态编码作为形态学编码的第五位,以识别 肿瘤的恶性、良性等等。 ICDO描述了肿瘤的类型或是形态 e.g:肺腺癌:C34.9,M-81403 肺鳞状细胞癌:C34.9,M-80703,34,ICDO与ICD10之间的差别,表1 ICD10对肺部肿瘤的字母顺序索引词条 恶性 继发或转移 原位 良性 动态未定或未知 肺 C34.9 C78.0 D02.2 D14.3 D38.1,表2 肺部肿瘤的ICDO编码 肺的恶性肿瘤(如肺癌) C34.9 M80103 肺的转移性肿瘤(如来自睾丸的转 C34.9 M90616 移性精原细胞瘤) 肺的原位癌(如鳞状原位癌) C34.9 M80702 肺的良性肿瘤(如腺癌) C34.9 M81400 肺的动态未定的肿瘤(如动态未定的类癌) C34.9 M82401,35,ICDO与ICD10之间的差别,表3 ICDO动态编码和ICD10第二章 各部分的对应关系 动态编码 类 目 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