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很诡异的成语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20138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那些很诡异的成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那些很诡异的成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那些很诡异的成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那些很诡异的成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那些很诡异的成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那些很诡异的成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那些很诡异的成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很多成语大家都知道,但如果我们仔细想,会发现中国的很多成语真的很诡异,一个成语就是一个故事,也是一段匪夷所思的传奇,我相信中国的每个成语都是真实存在的故事,也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这个帖子想写很久了,一直没有时间认真准备材料,先开头吧,有时间我在抱着成语词典慢慢找,也欢迎大家补充。1.天衣无缝:这个成语在古代,或许大家会觉得不真实,衣服怎么可能没有缝呢?所有的困惑直到近代才解开,因为近代开始出现了连体衣服,或者是化纤类的一次成型的衣服,这样的衣服就是没有缝的了,或者最新的科技 3D 打印技术,我相信未来的衣服一定可以 3D 打印,我们直接把衣服打印在自己的身上。-郭翰夏日卧庭中,仰视空中,有人冉

2、冉而下,曰:“吾织女也。 ”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谓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选自灵怪录 )郭翰和织女有一段对话,郭翰说你怎么证明你是天上的仙女呢?织女说你看我的衣服呀,天上仙人的衣服是没有缝的。这样看,我们离神仙已经又近了一步,以后就可以和神仙穿一样的衣服了。2.画龙点睛: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都多大岁“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可惜南北朝离现在已经很远了,金陵的安乐寺已经找不到了,我估计在唐朝的时候,安乐寺还在,人们也还真实的可以看见留在墙壁上的三条没有眼睛的龙。中国画和西

3、方画的差别就是,西方的画是一副真实的画,而中国的画你却可以看见意境和画中活灵活现的灵气。我相信这个故事是因为在志怪小说里有大量的故事记载了画中物走入现实的故事。3,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於是 老子 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司马贞索隐引 汉 刘向列仙传:“ 老子 西游,关令 尹喜 望见有紫气浮关,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 ”后遂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有一种理论认为,修行的人会在身体的周围产生光晕,境界最高的是什么颜色的光晕无从考证,但老子紫色的光晕

4、应该级别不低。根据光谱的资料,可见光中,紫色光位于390430 纳米之间,下面是紫外线,上面是蓝色的光。这个成语中的紫气,说明老子发出的光是紫色的,在他身体的上空形成了一团会移动的紫色气体。发射光谱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别的光谱:线状光谱、带状光谱和连续光谱。线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原子,由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组成;带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由一些密集的某个波长范围内的光组成;连续光谱则主要产生于白炽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体受激发发射电磁辐射,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一个物体要发光,说明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电子层,而光的强度应该取决于电子层能量的强度,所谓的修行,其实就是我们脑能量的提升,而脑能量的提升却可以反

5、应在我们身体周围的电子层上。这个成语另一个诡异的地方是,为什么关令尹喜可以看见紫色的气,而别人不能?对于修行的人来说,他的视觉系统和大脑里的分辨系统已经改变,他可以看见更细微的东西或者光谱。4、沧海桑田:释义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 ;又简称“沧桑” 。原文东晋葛洪神仙传:“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上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蔡脯行之,

6、如柏实,云是麟脯也。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东海行复扬尘也。 ”麻姑说得道后看见东海变为陆地三次,那么我们可以推算麻姑得道的时间,东晋时的东海,应该也是现在的东海,目前我们知道的海岸线变化,和第四纪冰川有关系,第四纪冰川: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我们已经确知其间气候仍是寒冷与温暖交替出现。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第四纪北半球大部有四次冰期、三个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在北欧则有五次冰期、四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出现过多次冷暖变化,240 万年以来至少经历

7、了 24 个气候旋回。晚新生代冰期开始于距今 1400 1100 万年前,但在第四纪才出现冰期和间冰期的明显交替。240 万年有 24 个气候回旋,那么也就经历了 24 次海平面上升下降,平均 10 万年一次,麻姑在东晋时第三次看见东海变为陆地,那么前面应该经历过两次海平面的变化,那么麻姑得道时理论上应该是 20 万年以前,这样的话,如果麻姑长的和我们一样,说明 20 万前地球上已经有文明存在,麻姑应该也是地球人得道了,如果意淫一点,我们也可以说华夏文明 20 万年前已经开始在神州繁衍。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宝库,可惜又有人说过去的东西都是假的骗人的,传说是假的,中医是假的,这里有过去对传统文

8、化的否定,也境外敌人的刻意抹杀,中国古称神州,是众神居住的地方,看着现在我们本地穿黑袍的人,有的人只想一心做神的奴隶,听神的话,杀异教徒可以进天堂,却忘记自己是神的血脉延续。5、拔宅飞升:出 处 语出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 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许真君也是道教追逐者,他在洪州西山服用丹药,然后让全家人都服药,于是全家 42 口人全部拔宅成仙而去。他本人被道教列为十二真君之一 1一个故事,如果有时间有地点,所有的资料记载都很详细,那么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了,古代中国人成仙飞升的故事很多

9、,但记载连房子一起飞到天上的却不多,全家 42 口,连住宅一起飞到天上去了,实在太诡异了,为什么要连住房一起飞呢?如果说房子也会成仙,显然不可能。或许可以有几种解释:1、仙界的住房紧张,42 口人,需要自己解决住房问题了,所以成仙的人也只能使用法力把房子也一起带走。2、既然是带着肉身成仙,那么他们去的这个空间应该也是物质世界,并且那个世界的物质和地球的物质是相容或者是一模一样的,这个物质世界或者在月球,或者在另一个空间的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或者在我们的上方,或者和我们的世界重叠。3、在仙界一个人的住房问题很好解决,42 口家人,为了生活方便舒适,按正常的人类逻辑,还是自己住习惯了的房屋方便了

10、,所以才有连房子一起飞上天的故事流传。这个故事可以延伸出一个更诡异的猜想:不脱离肉身也可以成仙,是不是可以猜想,人类长生不老在理论上也是可能的呢?6、乘龙快婿:相传春秋时代( 约公元前 700 年),秦穆公有个小女儿,非常喜欢西戎国贡献的一块碧玉。穆公便给女儿起名为“弄玉” 。弄玉公主长到十几岁,姿容无双,聪颖绝伦,但性情孤僻,尤其厌恶宫里繁琐的礼仪。她经常一个人呆在深宫里,品笛吹笙。穆公见她这么喜欢笙,命名匠把那块美玉雕成碧玉笙送给她。公主自从得了碧玉笙,练习吹笙的时间更长了,技艺也更加精湛了。穆公欲为女儿召邻国王子为婿,将来可做国君夫人。但弄玉不从,自有主张,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弄

11、玉宁可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得依从于她。有一天夜里,公主在月光下赏月,倚着栏杆吹起笙来。这时似是有一阵袅袅的仙乐,在和着公主的玉笙。公主仔细一听,是从东方远远传来的洞箫声。一连几夜,都是如此。公主趁闲谈的机会,把有人在远处为她伴奏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穆公便派大将孟明根据公主所说的方向去寻访吹箫的人。一直寻到华山,才听见樵夫们说:“有个青年隐士,名叫萧史,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这位青年人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 ”孟明来到明星崖,找到了萧史,把他带回秦宫。萧史来到秦宫,正好是中秋节。穆公见他举止潇洒,风度翩翩,心里十分高兴,马上请他吹箫。萧史取出玉箫,吹了起来。一曲还不曾吹完,殿上的金龙、彩

12、凤都好象在翩翩起舞。大家不约而同地齐声赞道:“真是仙乐!真是仙乐!” 萧史和弄玉结成夫妻。从此萧史就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就和真的凤凰的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停在他们的屋子上。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萧史、弄玉就住在那里,不饮不食,不下数年。一天晚上,奏完笙箫之后,萧史对公主说:“我很怀念华山幽静的生活。 ”公主也说:“这宫廷生涯,我压根儿就没厌烦,我不愿意与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静。 ”从此一人便隐居在华山的中峰之上。有一天,弄玉带着玉笙乘上彩凤,萧史带上玉箫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飞,双双升空而去。当时的人们便把萧史称为乘龙快婿。从此以后华山中峰

13、又被称为玉女峰。 后人在中峰建起了玉女祠,许多胜迹也因玉女(弄玉)而得名。祠前有一石臼,名为玉女洗头盆;它前面的石台,就是玉女梳妆台;那下面的石洞,是玉女当年的居室,称作玉女室。此外,玉女祠北又有品箫台、引凤亭,是萧史吹箫引凤的地方。吹箫引凤,乘龙而去,白日升天,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歌诵这段历史。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凤台曲中写道: 尝闻秦帝女,传来凤凰声。是日逢仙事,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还。曲在身不返,空余弄玉名。 南北朝诗人江总诗云: 弄玉秦家女,萧史仙处童。来时兔满月,去后凤楼空。密笑开还敛,浮声咽更通。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这个成语涉及一个秦王的公主,可信度比很多成语更高,萧史

14、成仙或许是因为在华山清修有关,公主为什么成仙呢?成仙也可以是裙带关系吗?其中的解释之一,应该是夫妻两乐器玩的比较好,音乐的声音可以传递出几百里,天上的仙人应该也已经听见了(目前人类的科技无法解释乐器的声音传几百里的谜题) ,他们的音乐已经超出了人类的境界,神仙喜欢他们的音乐,所以就排龙和凤接他们夫妻上天了。从很多故事里可以看出,很多人飞升并没有特别的准备,也有一些故事记载飞升前准备油衣的,油衣据说是古代御寒的衣服,有一个故事说是准备了三件油衣,可以肯定,飞升的目的地不是太高,古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在不太高的地方,应该有可以开放的入口,这个入口或许是可以控制的,也或许需要等待阴阳变化的机缘。按下

15、面资料的推测,人类可以接受的短暂低温可以到 0 度左右,那么这个入口的区域应该在 5000 米以下。按目前我们对大气层的了解,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 10 至 20 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 1000 米,温度下降 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7、狼狈为奸:源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 。据说狼和狈是一类动物。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把它的前

16、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有一次,狼和狈走到一个人家的羊圈外面,虽然里面有许多只羊,但是羊圈既高又坚固,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狼骑在狈的脖子上,再由狈用两条长的后腿直立起来,把狼驮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两条长长的前脚,攀住羊圈,把羊叼走。从此,人们用“狼狈为奸”来比喻互相勾结,共干坏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引食物本草中谈到“狈”时说:“狈足前短,能知食所在。狼足后短,负之而行,故曰狼狈。 ”在一个鬼话的帖子里看见有人说:狈是狼和狐狸的后代,应该是公狼和母狐狸所生,本草纲目说狈能知道食物的所在就比较诡异了,狈可以预测食物的方向?还是有超常的嗅觉?视觉?听觉?传说狈很聪明,比狼聪明,很难想象这样的动物智商是什么样的?李时珍应该已经确定过狈的存在,所以才会写在书里,有没有那个动物园做这样的实验呢?看看是不是狐狸可以真的生出狈来。中国人为很多动物创造了专门的字,我相信那些动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中国人不会白痴了为一个不存在的动物去创造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