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184435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60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2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2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2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2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2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2(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1/12,1,第11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11.1 概述 11.2 气态分离法 11.3 沉淀与过滤分离 11.4 萃取分离法 11.5 离子交换分离法 11.6 色谱分离 11.7 电分离法 11.8 气浮分离法 11.9 膜分离,2019/1/12,2,11.1 概述,分离与富集,(1)基体组成非常复杂,并且干扰组分量相对比较大的条件下分离 (2)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较低,而现有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又不够高富集或分离富集,分离富集的目的(对象),对分离富集的要求 (1)分离富集的回收率越接近100%分离效果越好 待测组分的损失越小干扰组分分离完全 (2)实验方法应简便、快

2、速。,2019/1/12,3,回收率:,实验方法:加标法测量 分离后待测组分的质量 回收率= 100% 原有试样中待测组分的量 要求:待测组分含量不同对回收率的要求也不相同,2019/1/12,4,11.2 气态分离法,1 挥发与升华,挥发:固体或液体全部或部分转化为气体的过程,升华: 固体物质不经过液态就变成气态的过程,2019/1/12,5,2 蒸馏,a 常压蒸馏,b 水蒸气蒸馏 如果一溶液的组成在它的沸点分解,必须减压蒸馏或水蒸汽蒸馏,水蒸气蒸馏的那些化合物须不与水混溶,c 减压和真空蒸馏 在大气压以下的蒸馏称为减压和真空蒸馏,2019/1/12,6,例如无水乙醇的制备,水和乙醇形成共沸

3、物(95乙醇),b.p.=78.15 加入苯形成另一共沸物(苯74,乙醇18.5,水7.5%) b.p.=65 在65蒸馏, 除去水, 在68苯和乙醇形成共沸物(苯67.6,乙醇32.4) 在68蒸馏直到温度升高,在78.5能获得纯乙醇。,d 共沸蒸馏,e 萃取蒸馏(extractive distillation) 例由氢化苯(80.1)生成环己烷(80.8)时,一般的蒸馏不能分离,加入苯胺(184)与苯形成络合物,在比苯高的温度沸腾,从而分离环己烷,2019/1/12,7,11.3 沉淀分离,1 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氢氧化物沉淀,NaOH法 可使两性氢氧化物(Al,Ga,Zn,Be,CrO2

4、,Mo,W,GeO32-, V, Nb,Ta ,Sn,Pb等)溶解而与其它氢氧化物(Cu, Hg, Fe, Co, Ni, Ti. Zr, Hf, Th, RE等)沉淀分离,氨水-铵盐缓冲法 控制pH值810,使高价离子沉淀(Al, Sn等), 与一、二价 离子(碱土金属,一、二副族)分离,ZnO悬浊液法 控制pH6, 定量沉淀pH6以下能沉淀完全的金属离子,有机碱法 六次甲基四胺,吡啶,苯胺等有机碱与其共轭酸组成溶液控制溶液的pH值,2019/1/12,8,硫酸盐沉淀,硫酸作沉淀剂,浓度不能太高,因易形成MHSO4盐 加大溶解度, 沉淀碱土金属和Pb2+, CaSO4溶解度大,加入乙醇降低溶

5、解度。,卤化物沉淀 氟化稀土和与Mg(II), Ca(II), Sr(II), Th(IV)氟化物沉淀, 冰晶石法沉淀铝 在pH4.5 Al(III)与NaF生成(NaAlF6)法沉淀 分离Al(III),与Fe(III),Cr(III),Ni(II),V(V)Mo(VI)等分离,2019/1/12,9,硫化物沉淀 控制酸度,溶液中S2-不同,根据溶度积,在不同酸度析出硫化物沉淀, As2S3, 12M HCl; HgS,7.5M HCl; CuS, 7.0M HCl; CdS, 0.7M HCl; PbS, 0.35M HCl; ZnS, 0.02M HCl; FeS, 0.0001M HC

6、l; MnS,0.00008 M HCl,磷酸盐沉淀 稀酸中,锆、铪、钍、铋;弱酸中, 铁、铝、铀(IV)、铬(III)等,2019/1/12,10,有机沉淀剂 草酸: 沉淀Ca, Sr, Ba, RE, Th 铜铁试剂(N-亚硝基苯基羟铵): 强酸中沉淀Cu,Fe,Zr,Ti,Ce.Th,V,Nb,Ta等,微酸中沉淀Al,Zn,Co,Mn,Be,Th,Ga,In,Tl等。主要用于1:9的硫酸介质中沉淀Fe(III),Ti(IV),V(V)等与Al,Cr,Co,Ni分离 铜试剂 (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 沉淀Cu,Cd,Ag,Co,Ni,Hg.Pb.Bi,Zn等重金属离子,与稀土、碱

7、土金属离子及铝等分开,2019/1/12,11,2 痕量组分的富集和共沉淀分离,无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利用表面吸附进行痕量组分的共沉淀富集, 选择性不高。共沉淀剂为Fe(OH)3, Al(OH)3等胶状沉淀, 微溶性的硫化物,如Al(OH)3作载体共沉淀Fe3 +,TiO2+; HgS共沉淀Pb2+ 利用生成混晶进行共沉淀,选择性较好,如硫酸铅-硫酸鋇,磷酸铵镁-砷酸铵镁等,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 如动物胶、丹宁 离子缔合共沉淀,如甲基紫与InI4-。 利用“固体萃取剂”进行共沉淀,例 1-萘酚的乙醇溶液中,1-萘酚沉淀,并将U(VI)与1-亚硝基-2-萘酚的

8、螯合物共沉淀下来。,2019/1/12,12,1.萃取分离机理,11.4萃取分离法,相似相溶 带电荷的物质亲水,不易被有机溶剂萃取 可溶的呈电中性的物质疏水易为有机溶剂萃取,萃取剂,镍(II) 丁二酮肟 丁二酮肟-镍(II) CHCl3,带电荷,亲水,电中性,疏水,萃取溶剂,2019/1/12,13,萃取过程的本质 根据物质对水的亲疏性不同,通过适当的处理将物质从水相中萃取到有机相,最终达到分离 亲水性物质: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 如:无机盐类,含有一些亲水基团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亲水基团有一OH,一SO3H,一NH2,=NH 等 疏水性或亲油性物质:具有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

9、质。如: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疏水基团有烷基如一CH3,一C2H3,卤代烷基,苯基、萘基等 物质含疏水基团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疏水性越强。,2019/1/12,14,分配系数: 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溶质A,若A在两相中的存在形态相同,平衡时,在有机相的浓度为Ao, 水相的浓度为Aw 之比,用KD表示。,分配定律,分配比: 物质A在两相中可能存在多种形态,在两相中的各形态浓度总和(c)之比,用D表示。,2 分配定律、分配系数和分配比,2019/1/12,15,3 萃取率,式中,Vw/Vo称相比 当Vw/Vo1时, E=D/(D+1)100 在D10时,E90%, D100, E99%,萃取率用

10、于衡量萃取的总效果,用E表示, 100,2019/1/12,16,如果用Vo (mL) 溶剂萃取含有mo (g) 溶质A的Vw (mL)试液,一次萃取后,水相中剩余m1(g)的溶质A,进入有机相的溶质A为(mo-m1) (g), 此时分配比为:,m1=moVw/(DVo + Vw) 萃取两次后,水相中剩余物质A为m2(g) m2=moVw/(DVo + Vw)2 萃取n次后,水相中剩余物质A为mn(g) mn=moVw/(DVo + Vw)n,2019/1/12,17,例,用乙醚萃取从一肉样品中除去脂,脂的D=2,现有乙醚90ml,有人介绍分三次每次30ml对分散在30ml水中的含有0.1g脂

11、的1.0g肉制品进行萃取,那么一次90ml和三次30ml分别萃取,哪一个好? 计算: 一次90ml,x=0.1(30/(290)+301=0.014g 三次30ml,x=0.1(30/(230)+303=0.0037g,2019/1/12,18,4 萃取平衡和萃取体系,萃取平衡 萃取剂多为有机弱酸碱, 中性形式易疏水而溶于有机溶剂,一元弱酸(HL)在两相中平衡有:,HL(o) HL(w),pHpKa时,D=1/2KD; pH pKa-1时,水相中萃取剂几乎全部以HL形式存在,DKD ;在pHpKa时,D变得很小。,2019/1/12,19,萃取体系,螯合物萃取体系 离子缔合物萃取体系 溶剂化合

12、物萃取体系 共价化合物(简单分子)萃取体系,2019/1/12,20,a 萃取剂的选择 螯合物稳定,疏水性强,萃取率高,b 溶液的酸度 酸度影响萃取剂的离解,络合物的稳定性,金属离子的水解,5 萃取条件的选择,c 萃取溶剂的选择,金属络合物在溶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尽量采用结构与络合物结构相似的溶剂, 萃取溶剂的密度与水溶液的密度差别要大,粘度要小,易分层。 毒性小,最好无毒,并且挥发性小。,2019/1/12,21,6 萃取方法及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萃取方法,单级萃取 连续萃取 多级萃取,萃取剂比水重,萃取剂比水轻,索氏萃取器,2019/1/12,22,7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固相萃取:液-固

13、分离 分离载体一般为硅氧基甲烷,颗粒直径40-80 mm,选适宜SPE管,加入样品溶液到载体,洗涤除去共存物,洗脱待分离物质,润湿载体,一般程序为:,2019/1/12,23,固相微萃取技术 始于1992年,(加拿大的Janusz Pawliszyn),2019/1/12,24,原理: 超临界流体萃取:气-固萃取 萃取剂: 超临界条件下的气体 粘度低,接近零的表面张力,比很多液体容易渗透固体颗粒,易于除去。,8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萃取分离设备组成及流程:,2019/1/12,25,超临界流体: 1822年, Baron C.Cagnaird 发现,如果加热某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时,无论施加

14、多大的压力都不能迫使该气体成为液体,那个温度叫临界温度。在这个温度使气体变为液体的最低压力,叫临界压力。在这个条件以上的任意气体处于超临界。,2019/1/12,26,一些气体的临界温度和压力,2019/1/12,27,离子交换分离法: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发生的交换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11.5 离子交换分离法,2019/1/12,28,无机离子交换剂 有机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树脂),1.离子交换剂的种类,特种树脂,螯合树脂 大孔树脂 萃淋树脂 纤维素交换剂 负载螯合剂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弱碱性阴

15、离子交换树脂,R-SO3H树脂, 如国产732,R-COOH, R-OH 树脂,R4 N+Cl- 树脂,-NH2, -NHR, -NR2 树脂,2019/1/12,29,2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与性质,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网状结构,稳定性好。在网状结构的骨架上连接有活性基团,如-SO3H, -COOH,-N(CH3)3Cl等,它们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离子交换的过程: R-SO3H + Na+ R-SO3Na + H+ R-N(CH3)3Cl + OH- R-N(CH3)3OH + Cl-,2019/1/12,30,交联度: 树脂合成中,二乙烯苯为交联剂,树脂中含有二乙烯苯的百分率就是该树

16、脂的交联度。 交联度小,溶涨性能好,交换速度快,选择性差,机械强度也差; 交联度大的树脂优缺点正相反。 一般414适宜。 交换容量: 每克干树脂所能交换的物质的量(mmol)。一般树脂的交换容量36mmol/g。,2019/1/12,31,离子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换能力,与离子的水合离子半径、电荷与离子的极化程度有关。,3 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合力,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Li+ H+ Na+ NH4+ K+ Rb+ Cs+ Ag+ Tl+ U(VI)Mg2+Zn2+Co2+Cu2+Cd2+Ni2+Ca2+Sr2+Pb2+Ba2+ Na+Ca2+Al3+Th4+ 对于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H的亲合力大于阳离子,水合离子半径,电荷,离子的极化程度 ,亲和力,a 阳离子交换树脂,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