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二首》教案3(长春版八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181266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词二首》教案3(长春版八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宋词二首》教案3(长春版八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宋词二首》教案3(长春版八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宋词二首》教案3(长春版八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宋词二首》教案3(长春版八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词二首》教案3(长春版八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词二首》教案3(长春版八年级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宋词二首作家与作品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世称柳屯田。崇安(今属福建)人。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往返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仁宗景祐元年(1034)及第进士,授睦州团练副使推官。官至屯田员外郎。仕途坎坷,一生不得志。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其词多写歌妓愁苦和城市风光,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表现封建社会文人怀才失意的情绪。创作慢词较多,音律谐婉。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画,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使词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词集乐章集。思考与讨论 一、这里所说的两种景物是指:今日,两人分手之地的

2、景色;明日,两人分手后,此舟到某处的景色。这就是题中所说的现实的景物与想象中的景物。现实的景物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有“兰舟催发”、“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中的景物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有想象“此去经年”之后概括的“良辰美景虚设”。说它是想象中的景物,因为此时尚未分手,尚未到达“晓风残月”的“杨柳岸”,尚在想象之中,是未来的景物。说是想象之中,从全词情景看,作者与惜别之人似乎不是第一次分离,因为他对前面的道路了如指掌。“今宵酒醒”,应该是明日清晨,明日清晨,将抵达“晓风残月”的“杨柳岸边”,可见他对道路的熟悉。此词的特点就在这里,没有分手之前先想到分手之后的凄凉

3、景象,尤具有凄凄楚楚的情调。 现实的景物是凄凉的,但这景物的情调是依依不舍,是痛苦的离别。想象中的景物也是凄凉的,但却增加了孤苦飘流的情调。这两种景象最大的区别是:现实的景物中有依依惜别的人,倘是女子则是诗人的情人;想象中的景物中没有了自己的情人。这就是诗情孤凄哀婉,萦绕人心。二、“但得”与“但愿”相比较,当然是“但愿”更好一些。前者的意思是,只要能够得到长久的生命,亦即人们能够长久地生存,可以遥隔两地共同面对月亮而怀思念之情,前半句话成为主体,仿佛目的是为了长久地生存;后者的意思是,只希望人们能够长久生存,可以相 隔千里共同面对明月,而权当朝暮相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句话是承袭前句话而来

4、,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这里不是说的生死存亡,而是说的悲欢离合,而且从“兼怀子由”四个字看,说的是与子由的分离而产生的怀念,这个意思又恰恰与月有“阴晴圆缺”的眼前景物相吻合。“悲欢离合”四字的意思是“离则悲,合则欢”,还是写“离合”。“但愿”二字,正好表现了苏轼的思想意向,即对于人生离别抱有超脱、豁达的态度,即承认这离别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顺其自然,不拘泥,不悲戚,不伤感,不沮丧,泰然处之的道家思想。所以,“但愿”二字更好。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由此时此地孤独之苦,生出彼时彼地共话之乐的希望,又因这希望的渺茫(“何当”)就又由

5、想象中的彼时彼地共话之乐衬出此时此地孤独之苦。这正是这首小抒情词缠绵悱恻的表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参见“思考与讨论”一题及“有关资料”。有 关 资 料一、关于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词是柳永的一首名作。宋人俞文豹的吹剑录中记有一段与此词有关的故事,说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时,问一个善于唱歌的下属官吏:“我词何如柳七(柳永)?”那人回答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故事说明,苏轼和柳永的词风,迥然有别。雨霖铃是体现柳永词独特风格的代表作。 从作品中所提到的“都门”、“兰舟”和“楚天”来看,这首词表现作者将要

6、离开京城,从水路远去南方时,与恋人惜别的情景。词的上片主要以实笔明写别时的光景,下片主要以虚笔拟写别后的状况。上下连贯,虚实相映,浑然成篇。 上片,分三层叙写临别的气氛、场面和离人的去向。一开头,就以带有特征性的词语,创造出一种充满离愁的气氛:“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天枝头的蝉鸣,在平常人听到或许无所谓,但惜别的人听了却别是一番滋味,那声音仿佛特别凄凉悲切。“长亭”,是分别时最易触人情怀的场所。长亭晚照,景象昏惨,使人离愁难忍。一阵“骤雨”,又使离人愁绪骤增几分。 接着集中描写分别的场面:“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忍分别的恋人,自然也无心饮酒。

7、“无绪”,是因为有情“留恋”,然而“兰舟”却无情地催促。话到别时语更多,但千言万语,却因心情激动而竟说不出,只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相对默默,泪水汪汪。“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语”,更显出内心深处的愁绪万端。类似这样的描写,柳永在另一首写临别的鹊桥仙中也运用过:“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这些话集中而又突出地表现了一种极其复杂的难能表述的特殊情感,给人以不平常的印象。欲留无法留,惜别偏分别:“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个“念”字,语意急转直下,从依依惜别,进而揭开了离别的帷幕。在两个长句中,连用两个“去”字和两个“沉”字,既显示了千里漂泊之苦辛,离愁别

8、恨之深沉,同时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拟写别后的情怀。下片词意也分三层,按时间顺序写古、今和将来。先宕开一笔,泛写对离别之感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古人一般都认为多情人的离别是凄凉的,特别是在春秋两季千里远别,更容易撩人愁绪。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江淹在别赋中亦云:“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九辩和别赋中的意思,并且把一时的、特殊的情况,推衍成永恒的、普遍的情况,从而扩大了它的意义。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说:“中调、长调转换处,不欲全脱

9、,不欲明点。”这两句,在章法上也有这种妙处。把它插在过片处,既遥接开端,对应上篇,又申发词义,领起下文。 “今宵”两句,即“伤离别”的写照,是“念去去、千里烟波”两句深一层的推想:扁舟夜发,待酒消人醒,已是晓风轻拂,残月微明,那时只身异地,不见恋人,对景伤情,悲凉难忍!这两句行文也有特点,以设问提顿蓄势,不平庸,有波澜。 末了两句,再作更深一层的拟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前面多以凄凉的景色写悲切的心情,而这几句却变换了笔法,以美景反衬悲情。葛立方韵语阳秋中说:“天地间景物非有厚薄于人,惟人当适意时,则情与景会,而物之美若为我设;一有不慊(不满意),则景物

10、与我漠不相干。”“良辰好景”和“千种风情”本都是非常值得欣赏和流连的,但因孤身漂泊,无人共语,而觉景如虚设,备感遗憾,并由遗憾进而突出了内心的怅惘情绪。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柳永在这里故意把情与景写得极不相称,造成情与景的对立,从而曲折又细腻地反衬出离人别后孤身独处的心境。这比正笔直写更能增强艺术效果。为了更具体地了解雨霖铃的风格,还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情景相托,委婉铺叙。 词是一种抒情诗。无情则无以为词;无景无物,则情往往无所依傍,容易失之枯燥空洞。因此词人在作品中常常喜欢创造一种有情有景、情景交融的境界。雨霖铃在这方面最成功的地方是:选

11、择好,组织好,点染好。柳永离别京城时和恋人所见景物,绝不止词中所写的这些,但他没有样样都写;而词中所写,又非样样亲见。写入词中的,是经过严格选择的、最能体现其特定情感的景物,其中不仅有眼前的实有景物,如“寒蝉”、“骤雨”,还有别后的拟想景物,如烟波暮霭、岸柳残月。这些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当时所特有的感情:无法言传的分手之苦 ,难以尽述的漂泊之愁。精心选取了合适的景物,还要巧妙地组织,才能有效地表达感情。这首词,在景语和情语的安排上,章法井然,分合有序。开头三句是景语,“都门”四句是情语,“念去去”两句又是景语,下片“多情”两句复为情语,“今宵”两句再是景语,最后四句情景合说。这样整齐中有变化

12、,变化中有规律,情语景语互为交错,互作映托,互相糅合,较好地表达了起伏不平而又曲折细腻的情感。全词的“今宵”两句最为人激赏,千古流传。它的妙谛,刘熙载在艺概中作过说明:“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使抽象的情感具体生动,使具体的景物蕴含丰富的内容。情景交融,情景相托,不仅让人看到眼中之景,更引人联想到景外之人,人处之境,境况之悲。 作为一首慢词,雨霖铃铺叙展衍,舒卷自如,构思完密,起伏协调。从写景看,有实景、虚景

13、,有远景、近景,有深景、浅景;从抒情看,有情事,有情态,有情景;从叙事看,由向晚叙说到日暮,由深宵叙说到拂晓,由眼前叙说到“经年”。写景、抒情、叙事三者安排得当,回环反复而又一气贯注,通篇浑然成为整体,曲折详尽地表达了较为复杂的内容。通过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可见雨霖铃确实迥然不同于“大江东去”声宏气迈的壮歌,而是一首低沉凄抑、缠绵多感的怨曲。 雨霖铃借助艺术形象所展现的思想,无论是对京城的眷怀,或是对恋人的伤别,都具有普遍的意义,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颇受市民大众的欢迎。雨霖铃是宋元时期广为流传的“宋金十大曲”之一。郑麟趾的高丽史乐志中就载有雨霖铃。(陆 坚)二、关于苏轼的水调歌头1.对

14、全词的理解。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亦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作者当时知密州(今山东诸城)。从小序可知,此词系醉后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其弟苏辙(子由)的思念。古人评论说:词的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清程洪先著词洁),其实通篇风调又何尝不是这样。 此词的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期间的寥落情怀,其中杂用道家思想,观照世界亦复自为排遣。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险恶的宦海风涛,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

15、合的感喟作品。 苏轼一生,以崇尚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皈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的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

16、序中并有深微的揭示。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开篇“明月几时有”一问,排空直入,笔力奇崛。诸家指出此处词意和屈原天问、李白把酒问月的传承关系,正可说明作者“奋励有当世志”,而又不谐尘俗的怫郁心理。“不知天上宫阙”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深自徘徊困惑情态。在阐述苏轼诗文的美学观时说:苏轼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更沉重”(美的历程)。这些论断,对理解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