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179123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2(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材分析与教学过程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包括:“难忘九一八”“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等内容,地位很重要,它标志着九一八事变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全面爆发,标志着侵略与反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掌握“七七”事变的史实,让学生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并以侵华日军的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二)教材分析本课包含两个子目:一是“卢沟桥事变”,二是“南京大屠杀”。这两目都是本

2、课的重点。“卢沟桥事变”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南京大屠杀” 是无数屠杀惨案中的一个典型。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是本课的难点。本课的关键点是如何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体现创新精神,要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贯穿情感价值教育和能力培养。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基础知识:掌握卢沟桥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2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课件、搜集有关历史资料、访

3、问长辈,调查日军在各地、尤其在厦门所犯的罪行,并上台演示讲解,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创造思维、动手和语言表达等能力。3情感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上台表演“卢沟桥事变” 的片断,使学生深刻认识侵华日军的骄横跋扈、蛮不讲理的嚣张气焰,以及中国守军义正词严、临危不惧、坚决捍卫主权的爱国精神。通过让学生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仇恨军国主义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二、教法分析课堂教学是师生间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教学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教学的技巧,但教学中方法的使用并不是教师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它需要教

4、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师生的主客观条件决定取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好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反之,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本课的特点,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法。(一)图片导入法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投影有关卢沟桥景点图片,让学生结合小学所学的卢沟桥知识上台介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就成功一半了。(二)制造意境法此法是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

5、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三)启发引导法(四)激发思维法这两种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问,或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创新欲。这种方法很好地贯彻了当前课改中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三、学法分析众所周知,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制定教给学生历史知识的方案时,更要考虑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观察思考历史问题并提出观点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就是这个道理。恰当的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及历史结论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概念和

6、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的能力,给学生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会学习,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高境界,在本课的学法指导上笔者注意以下几点。(一)资料研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研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理清线索,形成认知历史的方法。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从史料入手解决问题,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新课程标准考查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直接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则起促进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二)指导课件制作法通过指导学生制作课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制作最好

7、的课件,以培养其创新能力。(三)合作学习法若干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件的制作。此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四)解说法指导学生利用自制的课件,上台讲述所学的历史知识,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五)体验法根据学习内容,让学生上台表演或模仿,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亲身的感受、体会将会使印象更加深刻,记忆也会更加牢固。(六)实地调查法学生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使学生在访问调查中扩大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反过来印证课文中的知识。(七)联系实际法通过历史与现实的链接,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军国主义的危害,从而更能体会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培养爱国意识,树立正确

8、的情感价值观。四、教学过程分析(一)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1导入(约2分钟)第一目 卢沟桥事变 约20分钟第二目 南京大屠杀 约20分钟小 结 约3分钟(二)具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投影卢沟晓月问:这景观叫什么?让学生围绕卢沟桥回答。你们了解卢沟桥吗?小学时有没有学过?谁上来介绍,当一次导游?让一位学生上台介绍。卢沟桥是我国的历史名桥,并不是仅仅因为其建筑艺术,更主要是1937年在这里爆发了卢沟桥事变。(由此导入新课)一、卢沟桥事变1事变前的形势2血染卢沟桥(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制课件)【播放“卢沟桥事变”片断】由几位男生上台表演卢沟桥事变时的一个历史情景。二、日军的暴行1“八一三”事变(1937年)

9、(投影有关图片)2南京大屠杀【播放“南京大屠杀” 的录像片段】(让学生上台投影所收集的南京大屠杀图片,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并介绍所收集的当年日军在全国各地,尤其在厦门的野蛮行径,滔天罪行。)回顾小结,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做好课前准备。总之,本课的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冲破旧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让课堂学习活跃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快乐学习,真正掌握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史观和情感价值观,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课教案课题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课 型 创新课 授课教师 林根钦 授课学校 厦门一中 授课班级 初二(6)班 教

10、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电脑、投影仪) 教学设想 在初一年级保改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卢沟桥事变” 和“南京大屠杀” 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摒弃前嫌,再度携手,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的滔天罪行。 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收集、调查、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让学生自做课件,上台讲解,使学生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其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

11、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情感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外;认识到日本的侵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 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 难点 卢沟桥事变为什么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关键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联系实际、激发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投影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5课“宁

12、为战死鬼,个作亡国奴”。上课前我先带同学们游览一个地方,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这个景点的名称?投影“卢沟桥”图片问:这个景点叫什么?答:卢沟晓月。问:同学们了解它吗?小学时有没有读过?谁能来介绍一下卢沟桥,当一次导游?(鼓励学生上台介绍)问:卢沟桥确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桥,它成为历史名桥,是不是仅仅因为它建筑水平很高?答:不是,更主要是1937年在这里爆发了卢沟桥事变。(由此导入新课)一、卢沟桥事变问:哪一位同学能用自制的课件上台演示,讲述这次事变的过程以及英雄人物的事迹。(学生上台演示课件、进行讲解)1事变前的形势投影“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卢沟桥事变”前夕,北平外围的形势是:东南面西起丰台,东到

13、北平至山海关的铁路沿线,已被日军重兵占据;东面已沦为日本卵翼下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统治区;北面和西北面有日本豢养的伪蒙军;只有西南面尚为中国驻军宋哲元所部二十九军驻防。因此,位于北平西南15公里、处于平汉铁路上的卢沟桥,就成为通往南方及其他地区的唯一门户,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1937年7月7日终于血染卢沟桥。2血染卢沟桥播放卢沟桥录像片段同学们课前都有预习,并查阅了有关资料,有几位同学主动要为同学们表演当时的一个历史情景。(由两位男生分别代表中、日两军上台表演卢沟桥上双方的一段对话和动作。)问:你们从刚才台上同学的表演中看出日军和中国守军各自的态度如何?日军是多么的骄横跋扈,蛮不讲理;中国守

14、军大义凛然,义正辞严,临危不惧,誓死捍卫国家主权。问:“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什么?答:全民族抗战开始。3全民族抗战开始问: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让学生议论、发言)教师归纳: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国人民就奋起抗战,但还没有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局面,主要是国共两党还没有再度合作、共同御敌。而“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投影“中共抗日通电”“蒋介石庐山讲话”“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全面抗战形势图”“全面抗战图”“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准备抗战;在

15、中共的积极努力下,9月下旬,国民党发表中共提交的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共领导的军队改称八路军、。从此,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抗战洪流中,全民族抗战开始了。问:国难当头,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赴国难,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答:“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的史实。(分小组讨论)(“第二十九军司令部的命令”“卢沟桥守军几乎全部战死桥头”“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再看第77页“活动与探究”,他们谁说的对?佟麟阁的话体现了这种“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就是为了纪念这两位烈士。中国人民为什么“不作亡国奴”?下面我们来看看侵华日军的暴行。二、日军的暴行日本侵略者一踏上中国国土,就疯狂。1“八一三” 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又制造“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