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营养及营养紊乱患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9167883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营养及营养紊乱患儿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儿科学——营养及营养紊乱患儿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儿科学——营养及营养紊乱患儿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儿科学——营养及营养紊乱患儿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儿科学——营养及营养紊乱患儿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学——营养及营养紊乱患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营养及营养紊乱患儿(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黄丽娟,营养与营养紊乱病儿的护理,学习目标,掌握,了解,熟悉,婴儿喂养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营养不良的病因与治疗原则,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和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 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常见营养紊乱性疾病的实验室他及其辅助检查,目录,一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二 小儿喂养与膳食,三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四 单纯性肥胖症,五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六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活动,第

2、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一、能量的需要,基础代谢,生长发育,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排泄,小儿每日所需总能量计算法,1岁婴儿:110 Kcal/kg (460kJ /kg. d) 以后每3岁减去10 Kcal/kg( 42kJ/kg), 至15岁时约为60 Kcal/(kg. d ) 左右 成人为30Kcal /(kg. d) 左右,小儿每日需能量表,年龄 能量(Kcal/kgd),1岁 110 13岁 100 46岁 90 79岁 80 1012岁 70 1315岁 60 1619岁 50 成人 4045,每 增 3 岁 减 10,碳水化合物,二、营养素的需要 (一)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

3、水,(二)非产能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小儿每日需能量和需水量表,年龄 能量(Kcal/kgd) 水(ml/ kgd),1岁 110 150 13岁 100 125 46岁 90 100 79岁 80 75 1012岁 70 75 1315岁 60 50 1619岁 50 50 成人 4045 4050,每 增 3 岁 减 10,每 增 3 岁 减 25,微量元素:某些元素体内含量少,需通过食物摄入,有一定生理功能的为微量元素,8种必需微量元素:碘、锌、硒、铜、钼、铬、钴、铁,5种可能必需元素:锰、硅、硼、矾、镍,8种有潜在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具有人体必需功能的元素: 氟、铅、镉、

4、汞、砷、铝、锂、锡,小儿热量、 水和主要营养素每日需要量,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 一、婴儿喂养,三 贴,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2、温开水倒入奶瓶,4、溶入奶粉,1、清洁器具,3、量取奶粉,婴儿奶粉的调配,5、检查温度及流速,二、幼儿膳食 1、饮食结构及烹调方式 2、全日能量的分配 早餐:20-25%;中餐:30-35%; 晚餐:25-30%;点心:10-15% 3、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三定(定时、定点、定量) 三少(少吃零食、甜食、粘滞性食品) 两不(不挑食、不偏食),A.生后2周 B.34周 C.46个月 D.79个月 E.1012个月 1小儿开始进食泥状食物的年龄是( ) 2小儿开始进

5、食末状食物的年龄是( ) 3.初乳的特点是( ) A.分泌量较多 B.脂肪含量较多 C.免疫球蛋白含量多 D.蛋白质含量少 E.缺乏矿物质 4.母乳喂养的优点是( ) A.含饱和脂肪酸多 B.含矿物质多 C.含甲型乳糖多 D.含酪蛋白多 E.免疫物质丰富,C,D,C,E,5.母乳与牛奶相比,母乳中( ) A.蛋白质多 B.乳糖少 C.矿物质多 D.脂肪酶多 E.饱和脂肪酸多 6.正常足月儿可以喂奶的时间是( ) A.出生后即可 B.生后12小时 C.生后23小时 D.生后34小时 E.生后5小时 7.下列关于母乳喂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后2小时开始喂奶 B.新生儿定时喂奶 C.每次哺乳

6、不超过1520分钟 D.3个月后夜间停止喂奶 E.每天喂奶810次,D,A,C,8.下列关于母乳喂养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母亲一般采用坐位 B.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 C.先换婴儿尿布,再洗母亲双手和乳房 D.乳头放人婴儿口中即可 E.婴儿头和肩枕于母亲的肘弯中 9.人工喂养儿的主食首选( ) A.鲜牛奶 B.羊奶 C.全脂奶粉 D.豆浆 E.婴儿配方奶 10.正常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年龄是( ) A.23个月 B.34个月 C. 56个月 D.78个月 E.89个月,E,B,D,11.正常婴儿完全断乳的年龄是( ) A.46个月 B.79个月 C.1012个月 D.1215个月 E.

7、1518个月 12.下列关于人工喂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制乳汁时,注意浓度和量 B.乳汁温度与体温相近 C.喂奶时,奶头里应充满乳汁 D.食具定期消毒 E.奶头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置时呈直线流出为宜 13.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是( ) A.由粗到细 B.由少到多 C.由多种到一种 D.由稠到稀 E.在夏季添加,C,E,B,14.婴儿对蛋白质需要比成人相对多是因为( ) A.婴儿以流质为主食 B.婴儿吸收差 C.生长发育需要正氮平衡 D.婴儿利用差 E.以蛋白质补充其他产能物质的不足 15.婴儿为了补充铁剂,最早需要添加的辅助食品是( ) A.新鲜水果 B.蔬菜 C.粥 D.蛋黄 E.牛奶

8、 16.小儿机体所需要的总能量中,为其所特需的是( ) A.基础代谢 B.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C.活动 D.生长 E.排泄,C,D,D,小结: 1、小儿能量需要的特点。 2、小儿营养需要的特点。 3、婴儿喂养方法及优缺点。 4、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与顺序。,营养不良:又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由因喂养不当及慢性疾病引起蛋白质和(或)能量减少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 分度(3岁以下) 1、度:体重较正常下降1525%,腹壁脂肪:0.80.4cm 2、度:体重较正常下降2540%,腹壁脂肪:0.4cm以下 3、度:体重较正常下降落40%以上,腹壁脂肪:皮包骨,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的

9、护理,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食物量和(或)质的不足 2)方法不当,母乳不足,奶粉配置过稀,长期喂淀粉食物等。 不定时、不定量、偏食、骤然断乳等,(一)病因 1.喂养不当,2.疾病影响 1)消化系统疾病或先天畸形 2)各种急慢性感染及消耗性疾病 3.需要量增多 多胎、双胎、早产等,(一)病因,低蛋白血症,各系统功能低下,免疫功能,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各种感染,食欲不振、腹泻,多尿、低比重尿,血压下降、脉弱、肢凉,表情淡漠、学习困难、智力低下,饮食不当,疾病因素,营养不良,脂肪消耗,糖原累积不足,水肿,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肝脂肪浸润及变性,消瘦,低血糖,低渗性脱水 低钾血症 低

10、钠血症,皮下脂肪减少、近消失 体重减轻,并发症,贫血,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新陈代谢异常,护理评估,(一)健康史 1、摄入不足:喂养不当是主要原因 2、消化、吸收障碍 3、需要量增加或消耗量过多,(四)治疗要点 1、去除病因,加强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迅速改进喂养方法。 2、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3、促进消化,改善代谢 4、控制感染,治疗并发症。,(二)临床表现 体重不增 体重下降 皮下脂肪减少 消瘦 各系统器官功能障碍 并发症:营养性贫血、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水肿,(三)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1

11、、血清白蛋白降低:是最突出表现 2、血清酶活性、血糖、胆固醇、维生素、矿物质降低,(五)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2、生长发育改变 3、有感染的危险 4、潜在并发症 5、知识缺乏,营养不良的临床分度标准,护理措施,1、饮食的护理 (1)饮食管理: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添加,直到恢复正常 (2)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3) 喂养方法:鼓励母乳喂养 ,无母乳或母乳哺足者,可给予稀释牛奶,少量多次喂哺 (4)促进消化、改进食欲,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 2、支持疗法:遵医嘱 (1)助消化药 (2)蛋白质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 (3)胰岛素和锌制剂 3、观察病情 (1)预防

12、感染的护理 (2)预防低血糖的护理 (3)干眼病的护理 (4)预防酸中毒、低血糖、心衰等的护理,护理措施,4、潜在并发症的护理 1)预防感染的护理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感染。 2)预防低血糖的护理特别是夜间或清晨加强观察。 3)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护理 5、健康教育 1)合理喂养 向患儿家长讲解科学喂养知识,协助家长制订饮食方案,纠正小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2)合理安排休息,坚持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 3)预防小儿各种感染性疾病及贫血。 4)做好生长发育监测。,1.轻度营养不良患儿调整饮食时,开始供给热量为 ( ) A.4060kca1/kg B.6080kcal/kg C.80100kca1

13、/kg D.100120kca1/kg E.20140kcal/kg 2.下列表现中,属于中度营养不良的是 ( ) A.体重减轻40以上 B.全身皮下脂肪消失 C.肌张力正常 D.烦躁与抑制交替 E.肌肉松弛 3.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热量供应的原则是( ) A.由少逐渐增加至正常需要量 B.由少迅速增加至正常需要量 c.由少逐渐增加至超过正常需要量 D.由少迅速增加至超过正常需要量 E.由少迅速增加至正常需要量的2倍,B,E,C,4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减首先出现的部位是( ) A.面颊 B.躯干 C.腹部 D.臀部 E.四肢 5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调整饮食时,开始供给热量为( ) A.3045kcal/kg B.4555kcal/kg C.5070kcal/kg D.6080kcal/kg E.100140kcal/kg 6.早期诊断营养不良最敏感的指标是( ) A.前白蛋白 B.维生素A结合蛋白 C.转铁蛋白 D.IGF-1 E.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C,B,D,7小儿不宜喂淀粉类食物的年龄是( ) A.2个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