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教案1(川教版九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167867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教案1(川教版九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教案1(川教版九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教案1(川教版九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教案1(川教版九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教案1(川教版九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教案1(川教版九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教案1(川教版九年级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知道“蒙巴顿方案”的内容和印度、巴基斯坦的独立,记住亚洲经济发展的代表性国家如印度、韩国和新加坡等,了解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决议,说出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时间和结果,解释中东战争和巴以冲突的由来和影响。二、能力与方法编制大事年表。例如:战后亚洲民族国家的建立;分地区列举战后亚洲民族国家的跨越式发展;战后中东和平的艰难进程;结合“巴勒斯坦分治”地图和巴(阿)以冲突图片,学会释读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片信

2、息;结合时政资料学习印、巴分治和巴勒斯坦问题,感受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认识现实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亚洲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英勇斗争,认识亚洲民族国家的建立意味着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终结;分析东亚、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树立改革开发意识和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认识当今世界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认识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国际争端。 【重点难点】一、重点:蒙巴顿方案和印、巴独立;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二、难点:巴(阿)以冲突和巴勒斯坦问题。【授课类型】 新课。【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复习上一节课知识,预习新课;2.收集巴勒斯坦问题

3、和中东战争的相关资料;3.整理“蒙巴顿方案”和巴(阿)以冲突的简介,最好能够提供图片或视频材料,准备对“蒙巴顿方案”和巴(阿)以冲突发表看法,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二、教师准备1.提前指导学生了解资料收集的相关知识;2.对教材相关图片、地图进行处理,剪辑相关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3.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处理。4.设计备选活动方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有选择地使用。【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多法结合。【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具媒体】 电脑一台、电脑软件、投影仪、投影片、课本插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运用课件播放第五学习主题背景图片“砸碎

4、殖民主义锁链”。师:这幅图片明确的告诉了同学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新兴的,亚、非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崛起为国际关系中的一支新生力量第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第三世界的崛起是二战以后国际形势的又一显著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讲授新课:一、亚洲国家的独立 印巴分治(课件展示板书)师:战后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历史上看,二战前,除日本以外的亚洲诸国,都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于深受帝国主义的侵

5、略、剥削和奴役,它们具有要求民族独立解放的共同愿望。其次,二战前及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对东亚和东南亚进行疯狂侵略,被侵略地区的人民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抗击侵略者。这对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二战结束,一些国家抓住日本投降后殖民统治崩溃的短暂时机,迅速掀起了争取独立的运动。但是,英、法、荷、美等帝国主义却卷土重来,妄图恢复殖民统治。这样,民族解放运动也就不可避免了,它迅速从东亚、东南亚、南亚,扩展到西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印巴分治。师: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印度是如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曾经发生国哪些著名的反英斗争?生: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

6、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总督管辖印度,直到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后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直至最终获得独立。师:众所周知,英属印度殖民地不单单包括现在的印度,还至少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那为什么英属印度殖民地最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陷入分裂?生:印巴分治、蒙巴顿方案的提出。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殖民地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英国无力应付,只好打算让

7、印度独立。但是,印度独立运动的两大主要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对印度独立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国大党领导人甘地和尼赫鲁坚持印度的统一和独立,穆斯林联盟主席真纳则坚决要求建立单独的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国。同时,印度国内的宗教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加剧。1947年,英国驻印度的新总督蒙巴顿上任。蒙巴顿的任务就是如何结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蒙巴顿到印度后,针对印度的现实情况,放弃了原先的建立印度联邦的方案,在6月3日向英国议会提出了印巴分治方案(史称蒙巴顿方案),一个月后,英国议会通过了这个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一)印度分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印度斯坦国家和巴基斯坦国家,两国都获得自治领地位;(二)巴基斯坦

8、由东西两部分组成,西巴基斯坦包括西旁遮普、信德、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东巴包括孟加拉和阿萨姆的一部分。印度联邦则由原英属殖民地其余行省组成;(三)在印巴分治前,先解决旁遮普和孟加拉两省的划界问题,但两省是否一分为二由两省立法议会投票决定;(四)印度制宪议会也一分为二,归属各自国家;(五)授予土邦自由选择加入两个自治领中任何一个的权利,如果不愿加入,可以保持与英国的原有关系,但不享有建立自治领的权利。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接受了这一方案。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诞生。由于按照宗教原则划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过程中,数以百万计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离开故土,投奔各自宗教相

9、同的国家。同时,也在克什米尔土邦等一系列问题上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克什米尔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但克什米尔土邦王公信奉印度教,克什米尔归入印度后,当地的穆斯林一直不满意,对南亚次大陆的安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948年1月30日,一向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一致的圣雄甘地也因此被一名狂热的印度教徒刺杀身亡。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出任第一任总理。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宣告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真纳出任巴基斯坦自治领第一任总督和制宪议会主席。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印度与巴基斯坦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亚洲其他地区的独立与发展(课件展示板书)投影

10、亚洲政区图师:在图中找出二战后,亚洲相续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 生: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教师总结:二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使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同时也为亚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民族振兴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二、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为亚洲新兴民族国家发展民族经济铺平了道路。亚洲各国、各地区先后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我们来学习一下,它们是怎样来实现经济的腾飞。 印度 师:同学们先阅读教材,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生:在一个人口

11、众多的国家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在计算机和软件的研究和开发领域成绩斐然。 师:在印度辉煌的发展背后,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印巴关系紧张等。而作为邻邦的中国,我们国家与印度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哪些相似之处的困难呢?(指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中国与印度一样,日益增长的人口问题成为制约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的高速增长使得粮食、土地、水资源等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人口盲目增长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韩国和新加坡师:与此同时,在东亚和东南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取得瞩目的成绩(出示课件)惊人的江汉之奇

12、韩国神奇的港口之国新加坡亚洲四小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学生总结,教师归纳)但是,亚洲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最先起飞的是新加坡、韩国。在60年代,上述国家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西方发达国家因工资高、劳动力缺乏,地价、物价上涨,致使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而向国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于是,新加坡、韩国抓住机遇,大力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依据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70年代,它们的经济就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不仅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成为美国、西欧和日

13、本的竞争对手,令世界瞩目,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师: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迅速发展,虽然各国情况不一,原因有异,但从总体上看有何相似之处? 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的能力,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政治前提;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蓝图;抓住机遇,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等。三、巴勒斯坦问题和中东战争(出示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影视资料)师:通过这段影片我们知道了在人人呼唤着和平时代的当今世界,战争的硝烟还弥漫在亚洲的西部一带,血仍在流躺着,是什么阻碍了和平?巴勒斯坦问题(

14、课件展示板书)(出示巴勒斯坦分治图) 师:通过地图可以看出巴勒斯坦的地理位置有何重要性? 生:它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师:由于巴勒斯坦位置的重要性,围绕它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形成了巴勒斯坦问题,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回答)师:(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必要的补充和总结)第一,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

15、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第三,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第四,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第五,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中东战争(课件展示板书) 师:阿、以之间发生的矛盾长期未获得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成为困扰中东和平的焦点和核心。自以色列立国以来,阿、以之间的流血冲突不断。(插入五次中东战争的课件)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一些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