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复习课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0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161398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复习课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0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届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复习课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0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届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复习课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0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8届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复习课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0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8届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复习课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0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复习课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复习课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0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创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一、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创办的事业:,张謇为什么要从事实业?,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

2、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内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150万锭之约。果如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什么?,有爱国之心。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有不惧世俗的勇气,在“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身为状元和翰林院修撰的张謇能“舍本逐末”,确实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 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他能创办大生纱厂并使之自成系统,这在当时也属

3、于不多见的情况。 有不同凡响的远见卓识。他看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以实业所得办教育。他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他创办了近代一系列学校,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看下面一组材料,思考:从大生厂发展的一波三折,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一)大生纱厂到1899年5月建成时,有原始资本四十四万五千一百两,纱锭二万零四百枚。1904年,增加资本六十三万两,增加纱锭二万零四百枚。1907年,在崇明久隆镇办了大生二厂,资本一百万两,纱锭二万六千枚。从1899年到1913年大生共获利(净利)约五百四十万两;发展为拥有资本二百万两和纱锭六万七千枚的大厂;是“欧战以前华资纱厂中惟一成

4、功的厂”。 (二)到1924年大生副厂建成时,大生已发展为四个纺织厂,资本增加到九百万两;纱锭十五万五千枚,约占当时全国华资纱厂总锭数7%强;布机一千五百八十余台。在盐垦方面,先后在苏北沿海一带开办了二十个盐垦公司,计圈地四百十三万五千亩(已垦地九十八万亩),资本估计约为二千万元。根据1921年一个调查材料,张謇所经营的企业的总资本约为三千四百万元。 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景并不长。19201922年各盐垦公司连续遭灾,使主要投资者大生纱厂负债愈重。加之军阀连年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压迫转剧,因而民生凋敝,百业衰退,到1923年,连一向盈利的大生纱厂也转为亏损。为了争取企业的生存,

5、张謇一再呼吁取消不平等条约,要求国际税法平等,停止内战,实现国内和平。但这全是幻想。1923年,张謇不得不把大生一厂向银行押款还债。1925年7月,大生一、二两厂已负债一千余万元。同年,上海、金城等四家银行组织银行团到南通清查账目,正式接管大生各厂及欠大生款项的各公司。,由大生纱厂等企业的结局说明了 什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民族工业健康发展要求:,国家独立,民族独立,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发展缓慢,受封建制度的阻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黄金时代”,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

6、的掠夺,辛亥革命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再度受挫,没有得到恢复和发展,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10万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1914-1918年 世界发生 什么大事?,1914-1919年 中国面粉 出口情况 如何?,分析为什 么出现这 种情况?,一战前后企业数目的比较,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彼起此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尤大。“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

7、国的共同要求。,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两兄弟以创办 茂新、福新、申新面粉或纺织企业集团而著称于世,享有 “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的美称。,荣宗敬,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三、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1)总体上比较落后 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发展上不平衡 从行业上 从地区上 (3)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集中于轻工业,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请在图中方格内填出近代民族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名称,天津,上海,武汉,杭州,广州,一、选择题 1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 (B )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范旭东 2张謇在创办第一家工厂时,引起了轰动。原因是

8、(A ) 张謇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念看,反差太大 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大的事情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是新生事物 为了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 A B C D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集中在 ( C ) A采矿业 B机器制造业 C轻工业 D造船业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区主要在 ( C ) A东北地区 B北京周边地区 C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D铁路沿线地区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 C ) A抗日战争胜利后 B大革命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洋务运动期间,6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我国民族工业

9、的萌芽出现在明末清初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高潮出现在抗战期间 C抗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得到迅速的恢复 D辛亥革命后,国内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 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C ) 北洋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工业的扶植力度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帝国主义国家无暇顾及,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民族企业家找到了快速发展的途径 民族工业通过军火生意积累了发展的资本 A B C D 二、列举题 9结合所学,列举你知道的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著名实业家。(不少于4人) 张謇、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范旭东、张之洞等。 10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列举中国近代发生的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治运动。(不少于3次)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再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