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关于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范文2篇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691560 上传时间:2017-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关于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范文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关于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范文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年关于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范文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年关于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范文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年关于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范文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关于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范文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关于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范文2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关于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范文 2 篇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一防范权力过度集中,以监督机制抵制“圈子文化” 。“圈子文化”之所以能够病态存在,衍生出一大批腐败群体,就是因为存在“圈子文化 ”的地方或部门权力过度集中。“一言堂”、“ 一支笔”的存在,使得个人权力很容易失控,一旦个人私欲膨胀,地方政治、经济等整体发展就会面临发展风险,而个人权力过度集中,也就更容易形成病态“圈子文化” ,导致 “圈子”腐败的滋生蔓延。因此,抵制“圈子文化 ”,就必须要防范权力过度集中,强化权力监督机制。首先,要以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为依托,以各执行部门为基础,促使权

2、力实施民主化、透明化,在明确一把手权力的同时,更要明确其他班子成员、各执行部门负责人的权力,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促进决策、执行机构的内部约束与监督。其次,强化双重监督机制,以监督手段遏制“圈子文化” 。监督权力运行,可以有效防止“圈子文化 ”的形成和发展。先有了孱弱无力的权力监督,才有自愿的“被苟同者 ”,进而成为“圈子文化”的簇拥者和参与者。在某些地方官场之所以会成为“ 酱缸”,主要就是因为缺乏对权力及依附于权力而存在的圈子的约束和监管,从而导致“不贪就成了另类,不贪就得受排挤,不想贪也得贪”恶风盛行。双重监督,就是既要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又要强化外部监督。作为体制内监督部门的人大、政协、纪检

3、监察部门应加强权力监督,此外还应加强媒体监督、群众监督,为外部监督创造条件和途径。二是弘扬党内民主,以民主机制抵制“圈子文化” 。应进一步弘扬党内民主,教育广大党员讲党性,守纪律,将每一名党员干部都置于健康的、浓厚的党内民主氛围之下,促使广大党员成为抵制“圈子文化 ”,净化官场生态的倡导者、践行者。党员干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抵制“圈子文化 ”病态蔓延的主体。“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是党内民主的四大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全面落实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真正处理好四者的辩证关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党内民主现状,才能有效遏制“圈子文化 ”的滋生蔓延,才能让政治生活回归正常和健康。特

4、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如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已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只要严格规范、认真落实好相关民主程序,就能从根本上消除“圈子文化 ”的影响,从根本上抵制 “圈子文化”。三是加强宣传警示和教育引导,以预防机制抵制“圈子文化”。此次中央巡视组明确指出“圈子文化” 的存在和危害,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化了对“圈子文化” 危害的认识,促使大家深入反思反省,防微杜渐,自觉远离和抵制“圈子文化”的侵扰,更为那些“ 圈外”同志正了名撑了腰,明确了导向,弘扬了正气,今后还应趁热打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喊打官场“圈子文化 ”的舆论氛围,让官场 “圈子”成为“ 过

5、街老鼠”,不敢露头。抵制“圈子文化”,要坚持教育为先,警示为先,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圈子文化”形成气候,将“圈子文化”的病态发展扼杀于萌芽之中。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原则,对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党性教育、纪律培训、反腐倡廉讲座、案例巡回讲演等方式加大教育预防力度,教育党员干部强化组织性、纪律性,自觉依法行政,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要坚持宣传教育,让党员干部具备识别判断“圈子文化” 的慧眼,具备抵制反对 “圈子文化”的能力,从源头上破除“ 圈子文化”陋习,净化官场政治生态。增强“四个意识”提高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自觉性主动性全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审议通过了准则和条例,取得了重要

6、的政治成果、思想成果和制度成果。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对党绝对忠诚。以黄兴国等反面教材为镜、为戒、为鉴、为训,警钟长鸣。坚决抓好中央巡视“回头看 ”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坚决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主动作为在新区改革开放创新事业中做忠实践行者要按照李鸿忠书记在新区调研时提出的要求,以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认识和落实,检验“四个意识 ”。一是紧抓改革开放创新这个“根” 和 “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克服畏难情绪,防止自满思想,坚持更高标准,向解放思想要办法,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二是坚持苦干实干,狠抓落实。肯付出,敢奉献,把国家要求的、全市部署的和年初确定的 80 项重点任务、80 项重点

7、工作和改善民生 20 件实事落实到位。三是敢于担当。历史窗口期得之者如宝,失之不再来。带头履职尽责,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要理旧账,敢于面对困难,矛盾面前不回避,又要敢于先行先试,风险面前不退缩。“严”“实”修身保持清正廉洁政治本色自觉遵循党内政治生活新要求,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坚决守住底线,管住自己,管好身边的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处理好“亲”“清” 关系。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严格按法律、制度、规则办事,从严从实树标杆、带队伍、抓工作,把中央和市委要求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到位,坚决做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

8、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发言稿二党内圈子”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也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并根除之。打掉党内那些“团团伙伙” ,既是反腐败的内在要求,也是净化和纯洁党组织和党内生活,提升我党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内在要求。现在,社会上各种“圈子” 鱼龙混杂。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信念,自觉净化自己的“圈子” ,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管党治党的责任,对领导干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要求,督促其净化自己的“工作圈” 、 “朋友圈”、“ 关系圈”,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工作中。江苏省建湖县纪委胥加洲:我认为光靠外部监督很难净化领导干部的“圈子” 。现实中,有的人认为

9、干部的“圈子”活动涉及个人生活,不少内容属于个人隐私,过多干涉有侵权之嫌,不宜监督。有的认为基层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任务重,一些干部在外应酬多,自然要接触企业老板,与“大款” 交友,其真实目的,局外人难以界定,无从监督。还有人认为领导干部在“圈子”的活动具有隐蔽性、私人性、复杂性,圈内人员之间又有相容性、保护性,监督起来难度大,不易净化。湖北省利川市纪委陈登帆: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净化自己的“圈子 ”。我们注意到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在“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中,专门把交友过多过滥,工作圈、朋友圈、关系圈复杂,作为一项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很有针对性,纪检干部作

10、为监督者,如果自己的“圈子”过多过滥,更容易出问题。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包括纪检干部在内,都要在社会交往中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善于识人,要把握住“朋友圈” 不是越大越好, “生活圈”不是越广越好,应坚持原则,做到择善而交、择人而友。江苏省阜宁县纪委王国柱:净化“圈子 ”,自律很重要,但也离不开外部监督。必须构建家庭、组织、社会“三位一体” 的监督网络,形成监督防线。家庭监督,宜采取多种形式教育领导干部家属多关心、过问领导干部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当好“廉内助”,为廉洁从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组织监督,通过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的交

11、友情况,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监督格局。社会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多形式、多方面了解领导干部“生活圈” 、“朋友圈”的情况。通过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对领导干部“圈子” 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公布于众,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领导干部自觉净化“圈子” 。坚决摒弃“圈子文化 ”“圈子文化 ”古已有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的代名词,与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内核的党的价值取向根本对立。党内“圈子文化” 的滋生和蔓延,不利于建设良好政治生态,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坚决予以铲除。知名时评人于文军:“圈子文化” 虽脱胎于 “圈子”,但与“ 圈子”不能画等号。我们要消除的是“ 圈子文化 ”

12、,而不是“圈子” 。从历史与现实看,“圈子文化 ” 是导向“山头主义”的基础,具有负面性,发展下去往往会破坏政治生态,让一些党员干部失去政治信仰,形成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彻底铲除“圈子文化”的土壤,非一朝一夕之功。现阶段,清理和整治“圈子文化” ,重在约束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促使领导干部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至于普通群众的“圈子”,应当倡导其高雅向上的价值取向,使普通公民的“ 圈子”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一个个能量源。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柴杰:由于传统儒家社会重人情、轻法治的特点,我国的“圈子文化 ”由来已久。从唐朝的牛李党争、北宋的新旧党争,到明末的东林党争、清末的帝

13、后党争,尽管圈子的成因不同、良莠互见,但最终都加剧了统治危机,留下了“朋党兴、政事乱 ”的历史箴言。革命战争时期,因为斗争的需要,形成了各个解放区、根据地和白区等的客观分离,出现过与共产党的党性对立的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建国之后,党中央一直十分警惕山头主义、防范“圈子文化 ”。而从林彪到 “四人帮”,无不因为搞 “小圈子”,给党的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巨大灾难。从近几年落马的领导干部来看,很多人都是毁于不正常的“小圈子 ”,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纪律和规矩是医治“圈子病 ”的良药。要想“肌体健康”,就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对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情况的监督执纪,使守纪律讲规矩、一板一眼按纪律和规矩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