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文】“让学引思” 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69151100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A文】“让学引思” 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5A文】“让学引思” 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5A文】“让学引思” 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5A文】“让学引思” 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5A文】“让学引思” 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A文】“让学引思” 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A文】“让学引思” 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A文】“让学引思” 之 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录,一、核心素养是什么? 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三、高中生物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解读核心素养,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提出的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1982年)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999年)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2001年) 新课程的四维目标(2007年)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9月),一、解读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语文学

2、科 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地理学科 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物理学科 核心素养,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思维,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科 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社会责任,科学探究,生命观念,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

3、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之分。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了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2. 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理解,生命观念,科学世界观在生命科学中的体现,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基本思想方法,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物质和能量的关系,进化和适应的关系,调节和平衡的关系,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2. 对生物

4、学核心素养的理解,生命观念,科学世界观在生命科学中的体现,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基本思想方法,以生物学内容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为基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会一代代传递下去,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生物体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理性思维,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2. 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理解,理性思维,从事科学工作的基本方式,需要形成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学会理性思考并以此来面

5、对现实,要注重科学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学会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和论证进行思维的能力,理性的、正当的、合适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2. 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理解,科学探究,研究生命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未来公民在创新型社会中从事生产和生活应具备的能力,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学习成果,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社会责任,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

6、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2. 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理解,社会责任,参与个人和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的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乐于传播生物学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二、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目前的内容标准:,即将公布的内容标准:,三、高中生物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要体现生命性 课堂要成为生命与生命对话、

7、交流的地方,成为生命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团结合作的地方,成为生命主动学习、提炼感悟的地方。 作为生命体本身,学生要联系自身实际、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活学、活用。 大自然中到处都是鲜活的生物,所以生物学的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课堂、实验室,要把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三、高中生物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要体现实践性 生物科学的特性之一就是实验性很强,许多重大发现都来源于科学实验,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因此要特别重视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三、高中生物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要体现科学性 除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之外,学生要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并通

8、过对一些科学发现史、数学模型的建立、物理模型的建立等内容的学习,了解科学家是怎样思考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从而学会理性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还要积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分享探究成功的喜悦;并且通过学习,领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质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涵养自身的科学情怀。,三、高中生物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要体现融合性 要将知识、技能、情感融为一体,这是作为素养的特点之一,也是在复杂情境中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必然要求。 要将所学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生物学与当代的

9、许多重大问题都紧密相关,如人口、粮食、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健康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生物学的发展有关。,三、高中生物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要体现融合性 要把个体与社会融合起来,充分认识到个体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体组成整体,个体影响整体,整体也会影响个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尽力为社会多添一份力量。 要把生物学科和其他学科,特别是理科学科融合起来。生物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及技术,理科的思维和方法也有诸多的共性。只有把相关的学科素养融合起来,才能汇成个体的核心素养。,未来课堂教学可能的特点: 1、知识的再现远不能达到教学要求 2、自主、合作、探究依然会是教学的主题 3、概念教学策略渗透到每一节课 4、重视跨学科概念的建立 5、校本课程开发必将成为热点 6、教师面临严峻考验,教育无涯,发展有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