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写出人物的精神》参考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9113703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一)《写出人物的精神》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写作(一)《写出人物的精神》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写作(一)《写出人物的精神》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写作(一)《写出人物的精神》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写作(一)《写出人物的精神》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一)《写出人物的精神》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一)《写出人物的精神》参考(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写作训练,(写作指导),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无论写谁,即使他是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也要在他身上找到不一般的,哪怕乍看起来是奇怪的特征,当读者窥见这些特征时,也会迫使他们内心发出微笑。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就让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吕蒙等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因为独具个性,所以印象鲜明。这是作者认真观察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充分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的结果。无论是英雄、劳模,还是普通百姓,都有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一下作文时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1.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 2. 学习借助写

2、作手法突出强调人物精神。 3. 在典型事件的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升华文章的主题。 4. 学会观察生活,阅读人生,让自己成长为有思想、有奋斗精神的人。,描写人物不简单只有外貌、语言,还包括精神。 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讲授新课,外貌描写,1,2,3,4,5,心理描写等等,外在特点,人物内心,个性与精神品质,讲授新课,首先,可以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经典回顾,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足不下楼,废寝忘食,如:说和做

3、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专注认真、锲而不舍,讲授新课,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不畏强权,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讲授新课,再如:回忆鲁迅先生一文,1.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 2.鲁迅“欢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欢喜吃硬饭; 3.描写特别生动具体的是鲁迅在寓所接待并宴请冯雪峰的场面; 4.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其次,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经典回顾,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

4、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奉献精神,对比手法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讲授新课,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就深刻而准确地点出了邓稼先的精神品格。,如邓稼先中:,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讲授新课,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人物个性。,又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

5、文章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写作时不妨细细揣摩,尝试模仿。,“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精心选择能够反映人物精神的内容; 选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或者可以说写人物的外在表现,是为人物的内在精神服务的。 写人物精神要来自于作者的切身感受; 要忠于自己的切身感受,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写作。,基本要求,在行文中先概括出人物精神特点,在具体描写外在表现加以印证。 例:邓稼先中先说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然后用邓稼先竟然有能力成功说服对吵对打的两派群众组织,“人们能知道他没有私心,

6、人们绝对相信他”,加以印证。,人物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呈现方式,写出人物精神,也可以先写具体表现,再以点睛式的议论、抒情句子概括精神特点。 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做出了高度评价。这些议论句在前文具体材料的基础上,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的主题起到升华作用。,写出人物精神,还可以在具体的描写中以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 例:阿累在一面中,这样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这里说头发“直竖着”,以拟人

7、修辞手法表现人物不屈不挠的精神。,写人物精神,还常用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突出、强调人物精神。 例:邓稼先中通过奥本海默与邓稼先的对比,突出表现了邓稼先“从不骄人”“忠厚平时”的性格。,归纳总结,一、文题展示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 题目横线处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写作训练,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 3. “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

8、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二、写作导航 同学们,在刚刚学习的第一单元的几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一个?对教材中的这个人物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因为这个人物具有个性魅力。我们是如何了解到他们的个性魅力的呢?当然是作者善于观察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并用如花妙笔为我们描画出了他们的个性特征。可以说,作文源于生活,基于阅读,成于思练。,1. 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往往通过他所做的事情得以彰显。如曹文轩的草房子中,桑桑得了重病后开始懂得照顾妹妹:“桑桑硬把柳柳拉到背上。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着台阶,一

9、级一级地爬上去。不大一会儿,冷汗就大滴大滴地从他的额上滚了下来。”他不再是那个将橱柜造成鸽子笼,将秃鹤的帽子挂上旗杆的调皮的桑桑了。读到这里,我们便忽然,被桑桑的面对苦难与疾病的坚强所感动,他此时的善良更令我们敬佩!“哪怕是帮别人从地上捡起一块橡皮,心里都为自己而感动;桑桑愿意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帮细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他甚至愿意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面对死亡,桑桑终于长大了,他表现出来的优雅和悲壮,勇敢和坚强,善良和爱心,多么令人震撼!而这种震撼,就来自于典型事件对人物的突出力量。,2. 抓住人物的特征描摹人物,体现人物的思想品格。 直接通过对人物的

10、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我们要努力选取最能够体现人物特征的点来写,或者以形传神,或者以声传神,或者动作描摹如在林林总总的 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鲁迅回忆录,品质。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是萧红用

11、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但不要面面俱到,因为面面俱到就失去了人物独有的个性和精神了。,3. 借助合理的写作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运用合理的写法,以期达到突出人物的效果。侧面描写、对比、衬托等都可以。 在孙权劝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及 过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本句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鲁肃的吃惊与赞叹,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这是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作者通过刻画次要,吴下阿蒙,鲁肃,寻阳,人物(或环境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恰当

12、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4.恰当使用抒情或议论句,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如散步一文,以“我”为人物中心,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系,渐次展开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合的关系,特别是主旨,句:“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着肩负 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渗透,重任,三、例文引路: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那一树鹅白色的槐花,一嘟噜一嘟噜的,从高处泼洒下来。那个

13、让我敬佩的人,依然在被树枝遮蔽的小小槐花饼店忙碌着。 她穿着肥大的红色布围裙,看起来年龄并不大,可那双皱裂而粗糙的手却让她失去了在这个年龄段应有的模样。,槐花一片片在空中旋转着,落在她的头上、肩上。她热得满脸通红,却顾不上用手擦拭。 排队的人很多,等了许久才轮到我。一走近,槐花独有的清香混着热气扑面而来。她熟练的把槐花饼翻了个遍,装好后仰着头递给我,眼睛里含着笑。我伸手接过,准备付钱。身上大大小小的口袋被我摸了个遍,却始终没有发现钱包的踪影。细汗布满了我的额头,身后的人们都在不停探头向前探望。我尴尬地朝女人笑了笑,准备开口道歉,把槐花饼递回女人。,女人却突然看着我笑了,扶住我把槐花饼递给她的手

14、,轻柔的声音伴着风拂过我的心弦:“不要紧,钱等下次再给吧!”女人的笑格外美好,一股温暖流淌起来。,回家路上,遇到邻居张奶奶。她见我手中提着槐花饼,就立刻向我夸赞卖槐花饼女人的好。原来,张奶奶家的小孙子很喜欢吃槐花饼。每次小孙子放学回家路过那儿,便馋得不走,趴在门边看。这时女人就总会送给他槐花饼吃。阳光铺散下来,一如槐花的香气弥漫,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等我回去送钱时,太阳已渐渐落到山顶,女人准备收摊回去了。她用尼龙绳把东西满满当当地收拾到一个破旧的三轮车上,缠绕成圈。又骑上车开始返航。她向前弓着腰,踩一下脚蹬就探一下身子,像在对着前方无形的圣人作揖。路上很挤,车子几次因道路上过多的车而被迫停下,

15、女人并不恼,总先让着其他人。每当风扫过时,车子就颤巍巍地摇晃几下。我知道,是她没有了力气,是辛辣的汗水模糊了双眼,分了她的神。好在女人继续把住车把,歪歪扭扭地向前走,像一个黑点消失在路的远方。,我站在原地,又闻到槐花的香。抬头望着那一树槐花。那盛开的槐花,被黄昏的暖光渲染上橘黄的颜色,团团簇簇,像洁白的风铃随风舞动,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人们总陶醉于花的美,而忘了花的香,乃至于深藏于其中的勃勃的生命力。其实,这片片槐香是值得敬佩的,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它平凡在它的渺小,却盛开在它的朴实中。,花如此,人亦如此。女人的乐观常驻在我心中。我敬佩你,“贫穷并不可怕,平凡并不卑微”,是你灿烂的笑脸和蹬

16、车的身影教会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只要有一颗乐观、善良的心,再平淡的日子也能有滋有味。 那一树让我敬佩的槐花啊,高举着鹅白色的信念,一嘟噜一嘟噜的从高处泼洒下来。在那个花开的季节,那个让我敬佩的人啊,让我遇到了乐观和善良的灵魂。,【名师点评】文章通过记叙槐花饼店女人放心赊欠给“我”饼,并插叙她免费给邻居张奶奶小孙子槐花饼的故事,突出了“贫穷并不可怕,平凡并不卑微”的主题,赞美了女人的乐观、善良,表达了作者对女人的敬佩之情。文章抓住两个典型事件,通过对女人的正面描写突出其勤劳、朴实、乐观,通过侧面描写突出其善良。,特别是文章倒数第二段,由花到人,升华文章主题,凸显人物的精神:我敬佩你,“贫穷并不可怕,平凡并不卑微”,是你灿烂的笑脸和蹬车的身影教会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只要有一颗乐观、善良的心,再平淡的日子也能有滋有味。文章最后首尾呼应,言有尽意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