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抗菌药护理专科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086695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合成抗菌药护理专科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人工合成抗菌药护理专科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人工合成抗菌药护理专科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人工合成抗菌药护理专科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人工合成抗菌药护理专科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合成抗菌药护理专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合成抗菌药护理专科(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学习内容和要求,1. 掌握喹诺酮类、磺胺类、甲氧苄啶等常用药物的抗菌谱、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2. 了解其他人工合成抗菌药的抗菌特点及临床应用。,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或其人工半合成衍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的作用。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作用的药物。,合成类抗菌药,1.喹诺酮类 2.磺胺类 3.甲氧苄啶类 4.硝基呋喃类 5.硝基咪唑类,第一节 喹诺酮类,喹诺酮类药物,第一代 萘啶酸(1962,已淘汰) 第二代 吡哌酸(1974) 第三代(含“F”) 1990年前上市 诺氟沙星(1979) 培

2、氟沙星 环丙沙星 依诺沙星 氧氟沙星,第四代 (含“F”) 曲伐沙星(1997,肝毒,停生产) 莫西沙星 克林沙星,1990年后上市 左氧氟沙星 氟罗沙星 洛美沙星 托氟沙星 司氟沙星 那氟沙星 阿拉沙星 巴洛沙星 帕珠沙星 西他沙星 吉米沙星 替马沙星 (可致肾衰、肝脑毒性) 格帕沙星 (心血管毒性),欧美已撤出市场,G-菌为主,G-菌G+菌,G-菌 G+菌 厌氧菌,12种,4种,注: 按国际非专用药名(INN)命名原则,氟喹诺酮类均采用“oxacin”定名,我国音译为“沙星”。,共同特点,1、抗菌作用 (1)抗菌谱广:G+、G-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环丙、司帕等) (2)作用机制

3、独特(抑DNA回旋酶),与其他抗菌 药无明显交叉耐药性 (3)PAE较长 2、给药途径广(口服、注射均可); 3、生物利用度较高,通透性较好,分布较广; 4、不良反应较小;,一 抗菌机制,2.改变细胞壁糖肽的构成 糖肽降解 菌体裂解 3.诱导DNA的紧急修复系统 DNA错误复制 基因突变,1.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主),喹诺酮类抗菌机制示意图,高度卷紧的DNA,松散的DNA,染色体实际长度,负超螺旋下的长度,DNA螺旋酶,喹诺酮类,二 耐药机制,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药物不能进入细菌胞体内或耐药菌外排药物低浓度耐药 细菌DNA回旋酶基因突变,使作用靶位构象改变高浓度耐药,G-

4、菌:大肠、痢疾、伤寒、变形、产气杆、 淋球强;绿脓(环丙、氧氟) G+菌:金葡、链球敏感 结核分枝杆菌(环丙、氧氟、左氧氟、司帕)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敏感 对需氧及厌氧菌均有杀菌作用,三、抗菌谱:广谱、杀菌剂,需氧菌,厌氧菌,G+球,G+杆,G-球,G-杆,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表皮、腐生葡萄球菌 链球菌属:肺炎球菌 丹毒、猩红热 ,1白喉杆菌;2炭疽杆菌,奈瑟氏菌属: 1淋球菌;2脑膜炎双球菌;3卡他莫拉菌,除常见的两种G+杆外,其余杆菌多为G-杆, 如伤寒、鼠疫、痢疾、绿脓、大肠杆菌等,1破伤风杆菌;2产气夹膜杆菌;3肉毒杆菌;4艰难杆菌;5放线菌,四、临床应用,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抗菌活

5、性强、毒性低的氟喹诺酮第三、四代类药物,这些药物临床主要用于: 1、泌尿生殖系感染 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 腺炎,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显效 2、消化道感染 细菌性肠炎、菌痢、伤寒、副伤寒 3、呼吸道感染 (肺炎球菌、支原体)肺部及支气管感染 4 、骨骼系统感染 急慢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 (首选) 5 、皮肤软组织感染 6 、其他 耐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四环素的细菌感染 结核:氧氟、环丙、左氧、司氟(帕)(二线药) 化脓性脑膜炎(氧氟、环丙、培氟),五、药代动力学特性良好 1)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高(口服、注射制剂) 2)半衰期相对长 3)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表观分布容积值较大 4)

6、分布广泛,组织药物浓度高,六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少,发生率平均约为5% 胃肠反应 中枢兴奋症状: 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 机制:透过血脑屏障,阻断GABA与受体结合 防范: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患者慎用,过敏反应 药疹、红斑、血管神经性水肿,少见光敏性皮炎 表现:光感性皮炎,皮肤红斑、灼伤和水疱 防范: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慎用司帕沙星、洛美沙星;过敏史者禁用或慎用 其他 可能影响幼儿关节发育及有潜在致畸作用(动物实验),可致关节痛;孕妇与14岁以下儿童避免应用,吡哌酸(pipemidic acid),第二代喹诺酮类代表药 G-杆菌: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7、用于G-杆菌所致泌尿道、肠道、胆道感染及中耳炎、鼻窦炎、前列腺炎等 口服吸收差,不良反应较多,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第三代喹诺酮类 抗菌谱广,对厌氧菌,支原体、结核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良好 痰、尿液及胆汁中药物浓度高,可通过血脑屏障,尿液中浓度是喹诺酮类中最高; 用于用于临床各科:下呼吸道感染,耐药伤寒、淋球菌,衣原体或支原体混合泌尿系、胆道、腹腔及耳、鼻、喉科感染;难治性结核病;,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氧氟沙星左旋体,抗菌谱相同,抗菌活性、水溶性增强,不良反应是常用喹诺酮类药物中最少的,第三代喹诺酮类 抗菌谱最广,体外抑G-杆菌活性是喹诺酮类药物中最强(

8、广谱、高效), 对G-菌作用强,对耐药金葡菌、表葡菌,铜绿假单胞菌,淋球菌及流感杆菌、结核杆菌抗菌作用良好;对氨基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G+及G-菌仍敏感 可用于各类感染,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悉复兴),曲伐沙星(trovafloxacin),第四代喹诺酮类,对G-球菌和厌氧菌抗菌活性明显增强,是喹诺酮类中抗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粪肠球菌活性最高; 肝毒.,第二节 磺 胺 类,临床评价 第一个用于人体的抗菌药 抗菌谱较广 对流脑、鼠疫等感染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可人工合成,价廉,性质稳定,使用方便 不良反应较多 抗菌活性不高,易耐药且存在交叉耐药性,耐药菌株增多,

9、二线用药,抗菌谱较广(多数G+、G-菌),敏感: 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 淋球菌、鼠疫杆菌(链霉素首选) 次敏:G-杆菌:大肠、痢疾、变形、肺炎 、 布鲁、流感、伤寒(SMZ)、 绿脓(SML、 SD-Ag) 沙眼衣原体 疟原虫(SDM) 无效:G+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抗菌机制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干扰二氢叶酸合成 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 抑制生长繁殖,二氢蝶啶 + L-谷氨酸 + PABA,FH2合成酶,FH2,FH2还原酶,FH4,磺胺类,一碳 单位,嘌呤 嘧啶,核酸,二氢蝶啶+,P,谷氨酸,PABA +,G,P,PABA,PABA,G,二氢叶酸(FH2),FH2

10、,PPABAG,P,S,G,P,P,S,G,G,S,正常 FH2合成,FH2合成 受阻,FH2合成酶,FH2合成酶,FH2合成,无合成,抗菌机制,磺胺类与PABA(对氨苯甲酸)结构相似 竞争性地结合并抑制FH2合成酶 抑制FH2合成 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 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常用药物及临床应用,一、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口服易吸收 根据t1/2长短分为三类: 短效类(24 h):磺胺对甲氧嘧啶(SMD) 磺胺间甲氧嘧啶(SMM) 磺胺多辛(SDM,周效磺胺),临床应用 短效:磺胺异恶唑(SIZ) 尿路感染 长效:磺胺甲氧嘧啶(SMD) 少用 中效: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恶唑(SMZ) SD

11、流脑首选 SMZ 泌尿道、消化道(伤寒)和呼吸道感染,常与甲氧苄啶合用 SD+链霉素 鼠疫,不良反应,肾脏损害 表现:结晶尿、血尿、管形尿,以SD常见 机制:其乙酰化物在尿中溶解度小,易形成 结晶,损害肾脏 预防:查尿常规;服等量NaHCO3;多饮水 血液系统损害 表现: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 机制:抑制造血系统FH4合成 预防:查血常规;及时停药,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慎用,肝损害 表现:黄疸,肝功能减退;急性肝坏死 机制:经肝脏代谢,肝中药物浓度高 预防: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核黄疸症 表现:新生儿致死性脑核黄疸症 机制: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血浆蛋白,游离 胆红素增多,进入脑中胆红素增多

12、 预防:新生儿、婴幼儿、孕妇禁用 过敏反应:皮疹、药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剥脱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尤其服用长效类更易发生。,二、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口服吸收少,三、外用磺胺药 磺胺米隆:对多种G+和G-菌有抗菌作用,尤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强,且不受脓液、坏死组织及对氨苯甲酸等影响,用于烧伤及大面积创伤; 磺胺嘧啶银(SD-Ag):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并具收敛作用,既控制创面感染,又能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及早期愈合; 磺胺醋酰钠:对眼科细菌感染及沙眼衣原体抗菌作用较强,用于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第三节 甲氧苄啶类,甲氧苄啶(trimethoprim, TMP),又称磺胺增效剂 抗菌

13、谱与磺胺甲噁唑相似,抗菌活性强 对大多数G+、G-菌敏感,但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抗菌机制:抑制FH2还原酶,使FH2不能还原成FH4,妨碍核酸合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二氢蝶啶 + L-谷氨酸 + PABA,FH2合成酶,FH2,FH2还原酶,FH4,磺胺类,TMP,一碳 单位,嘌呤 嘧啶,核酸,抗菌机制,选择性地结合并抑制FH2还原酶 抑制FH2还原成FH4 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 抑制细菌生长繁殖,TMP与磺胺合用 药代动力学特性相似,抗菌谱相似,主要适应症相同; 双重阻断叶酸代谢; 增强抑菌作用,甚至出现杀菌作用; 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减少磺胺和自身用量。,第四节 硝基呋

14、喃类,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 呋喃坦啶),抗菌谱:对多数G+和G-菌作用较强, 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作用机制杀菌药 干扰细菌酶系 代谢紊乱或损伤DNA 临床应用:泌尿道感染(尿中浓度高)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肺纤维化 禁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婴儿 (1月)及妊娠3个月孕妇,呋喃唑酮(furazolidone, 痢特灵),对伤寒、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弯曲菌属、阴道滴虫有效 不易产生耐药性,无交叉耐药性 口服吸收很少(约5%),肠道药浓高 用于细菌性痢疾,霍乱等肠道感染,幽门螺杆菌所致胃窦炎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第五节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metronidazole, 灭滴灵),抗厌氧菌、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滴虫,耐药性少 作用机制:体内转变成具有细胞毒作用的还原物质,抑制DNA合成,促进DNA降解,干扰厌氧菌生长繁殖,使细菌死亡 用于治疗和预防厌氧菌感染,阿米巴病,是治疗贾第鞭毛虫病、阴道滴虫病首选药,思考题,简述磺胺类药物及TMP的抗菌作用机制。 简述TMP与磺胺类药物合用的机制。,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