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监测》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048153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00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监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健康监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健康监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健康监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健康监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监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监测》ppt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一.健康监测的概念,是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确定的监测点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等方面长期的动态观察。,健康监测的意义,1通过健康监测掌握学生群体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为进行学校卫生和儿童少年健康方面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2为从事学校卫生教学及科研提供全面、客观、及时的基础资料; 3为客观评价受检地区和学校的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4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推动学校卫生工作奠定基础,明确方向和目标。,二.健康监测的实施,监测对象 监测时间 监测的内容 监测的质量控制,3.监测的内容-1,根据实际需要和人力、物力情况,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某些监测项目。 1.生长发育状

2、况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状况是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生长发育监测可分为: 形态指标 功能指标 生化检查,3.监测的内容-2,2.疾病或异常 近视、沙眼、弱视、龋齿、牙周疾病、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 3.因病缺课状况 包括月病假率、学生平均因病缺课日数及其病因分析。 4.身体素质状况 50m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位体前屈和800m跑等。,4.监测的质量控制-1,为保证监测的质量,需进行抽样复核检验。 对生理变异小的指标(如形态指标)进行复测。计算复测卡片检测误差的发生率: P=(n)/(AN)100% P5%,要及时研究原因,剔除改进办法,并对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指标

3、进行复测复检,加以 改正; P20%,则提示检测质量很差,当天全部检测数据无效,必须重测(否则不能参加统计)。,4.监测的质量控制-2,检验工作分为:现场检验和运算前逻辑检验,应由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实施。 现场检验:主要任务是逐一核对调查表; 运算前逻辑检验:要求逐项检验剔除不符合条件的调查表,直到全部符合要求。,三.儿童少年时期患病特点,(一)儿童少年患病率 意义:用患病率等卫生统计指标分析儿童少年的健康状况,找出其发生的规律,为开展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某病检出率 发病率 月病假率 又称因病缺课率 学生平均因病缺课日数,(二)儿童少年患病特点-1,儿童少年时期疾病的种

4、类以及患病率特点是由年龄特征和集体生活、学习条件的影响造成的。 1.婴儿及幼儿前期(托儿所年龄期) 该时期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蛲虫病及佝偻病较多。 2.幼儿期 (学龄前期)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上呼吸道感染仍然很多,消化道疾病有所下降,肠道寄生虫病、龋齿、沙眼等患病率有较大增加。,(二)儿童少年患病特点-2,3.童年期 (学龄期) 从因病缺课原因看: 上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呼吸系统疾患以及消化道疾病仍占主要位置。 与清洁卫生习惯和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的蛔虫和沙眼感染在这一时期较为常见。 近年来沙眼和蛔虫感染率在大城市已有较太幅度的下降,龋齿患病率则有上升趋势。 与学习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的还有近视和脊柱

5、弯曲异常,患病率比幼儿明显增多。 结核病、意外事故等也与学习生活环境有关。,(二)儿童少年患病特点3,4.青春期(中学年龄期) 学习负担有关的近视明显增多。 青年期少女月经异常 (包括痛经)也较多见。 风湿病、肾炎、肝炎、结核病、胃病等比学龄期有所增多。 中学生中慢性鼻炎、副鼻羹炎较多,是兵役体检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的心理卫生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四.儿童少年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儿童少年死亡率 死亡原因,(一).儿童少年死亡率-1,儿童少年死亡率是指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为止,各年龄组每年每千名儿童少年中死亡的人数。一般用年龄别(组)死亡率表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选择5岁以

6、下儿童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199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降为49。,(一).儿童少年死亡率-2,儿童少年死亡率的年龄分布:0岁组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死亡率开始下降,在514岁组,死亡率降至最低,随后1524岁组,死亡率有所上升。 性别分布:男孩高于女孩; 城乡分布:农村高于城市。,(二).儿童少年死亡原因-1,死因构成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社会经济水平高、儿童少年死亡率低的国家,儿童少年的主要死因为外因死亡、先天异常、恶性肿瘤等; 社会经济水平低,则以感染性疾病为主。 我国的大城市呈现与发达国家类似的死因顺位。 在边远、落后的农村则呈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

7、染为主的死因顺位。,(二).儿童少年死亡原因-2,我国,据1991一1996年全国学校卫生监督统计年报表及国内多项研究报道, 意外伤害与疾病是导致儿童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意外死亡占首位,其构成可占总死亡数的40%50%,甚至高达70%, 在意外死亡中,死亡顺位为溺水、交通事故、自杀及其他等。 疾病死亡原因中,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恶性肿瘤、先天异常等。,小结:,学校卫生工作应致力于降低这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 卫生部门需与多部门协同工作、互相配合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儿童少年常见病 近视(myopia )的预防,近 视,1.概念及性质 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 (5米以上)目标

8、的视力低于正常,但视近正常,它是由于屈光不正所致。 近视眼:采用视网膜检影呈现近视屈光。,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儿童青少年近视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屈光性近视:由于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能力发生变化,屈光力对眼球来说过强所致。 轴性近视:由于眼球前后轴过长所致。,视力低下的概念,视力低下:用远视力表检查视力,裸眼视力50。 (或视力不良),视 力 低 下,各种屈光不正,弱视,其他眼病,近视,散光,远视,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视力低下在学生中的分布:,小学生近视50%60% (小学低年级远视占多数) 中学生近视为70%90%, 大学

9、生近视为90%以上。,*因此保护学生视力主要是预防近视。,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不同年龄眼球前后轴长度,2.儿童视觉器官的发育随年龄的增长逐步完善,眼轴的发育,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晶状体 调节能力的变化,儿童时期 晶状体弹性较大 眼调节能力很强 近点距离很强 。 随着年龄增长 晶状体弹性减弱 调节能力减退 近点距离逐渐增长 。 40岁 老视,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调节紧张性近视:因视近工作过度而形成。眼高度调节紧张状态 晶状体凸度增大,屈折力过强 功能性近视。(假性

10、近视) 轴性近视:眼球充血、眼压增高 眼球壁的弹性降低 眼轴变长。(真性近视) 学生中两种近视并存。,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近视的影响因素,3.近视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环境因素: 学生视力低下率和近视率随 学习阶段的上升而增加。 研究数据; 历史资料; 动物实验,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3.近视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 (-60D以上)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双生子研究:近视的遗传指数约为60% 。 中、低度近视的遗传度为505%。 体质、营养和健康因素:,4.儿童少年近视的预防,Child and ad

11、olescent Health,4.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 减少学习时间 ;不要持续读写 ;做望远活动 (2)重视阅读、书写卫生: 坐姿要端正,眼离书本 30一35cm 不走路、躺着或暗光下看书。 每隔1小时左右应有短时间的休息,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4.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3)开展体育锻炼,做好眼保健操: 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 (4)改善学习环境: 课本字体的大小适度 文字与纸张背景的对比应该大些 教室设施,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4.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5)合

12、理饮食,注意营养: 有助于预防近视。 (6)定期检查视力: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 早发现、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 (7)健康教育: 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认识。,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5.近视的矫正,5.近视的矫正,早发现,早矫正。 原则:安全、可靠、简便、易行。 矫正只能对调节紧张性近视起缓解作用。 对轴性近视无效。 轴性近视可配镜矫正。 配镜的原则:不要充分矫正,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儿童少年常见病,贫 血 anemia,一、概 述,贫血 (anemia)在儿童时期极为常见。它是指单位体积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

13、细胞数与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值,或其中一项明显地低于正常。 贫血的原因很多,儿童少年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它是一种全球性的营养缺乏病。,红细胞数: 正常范围:男性 400万550万个/mm3、女性 350万450万个/mm3 红细胞比积(PCV):系指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容积。 正常范围:男性 0.400.50(4050),平均0.45;女性 0.370.48(3748),平均0.40。,二、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但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患病率最高。 乡村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 已有月经的女孩发病率较高。,贫血的

14、筛选依据我国1998年颁布的儿童少年血红单筛检标准,三、缺铁性贫血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1)机体需铁量增多: 婴幼儿时期, 对铁的需要增加,患病率高峰在6月2岁。 早产儿、双胎、低出生体重儿, 体重偏低,体内铁储备不足,而生长发育更加迅猛,如不及时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青春发育期 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迅速,需铁量增加,尤其女孩月经来潮后,损失铁量多,如未及时补充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儿童少年在患某些疾病初愈后, 食欲变得旺盛,此时需铁量增加,如供铁不足,也易发生缺铁,(2)铁摄入不足或吸收率低: 有挑食、偏食不良习惯的儿童由于摄入的营养素不全面,致使铁摄入不足,容易导致贫血的

15、发生。 食物中可利用铁含量低是影响铁吸收率的重要因素。 动物性食品含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20% 植物性食物含非血红素铁,不能直接吸收,10% 人工或混合喂养的4个月内的婴儿,牛乳和人乳中含铁量均不足,人乳吸收率50%,牛乳为10%,引起贫血。,体内存在长期慢性反复出血的原因 (如钩虫病、胃溃疡、肠息肉出血、月经过多等),使铁丢失过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生成,因而发生贫血。,(3)长期慢性失血:,四、缺铁性贫血的防治,1)加强健康教育: 应对家长与儿童少年进行有关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知识的教育、咨询,应自幼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偏食。定时定量进餐;不以糕点等零食代替正餐。,2)合理膳食

16、: 在选用食物品种方面,不仅要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还应考虑收率问题,各种食物的含铁量不同,铁的吸收率也不同。 肉、鱼、肝等 食品含铁量较高,植物性食品中大豆制品含铁量也较高。 蛋类的铁吸收率稍低,但因其含铁量丰富 (每百克蛋黄含铁7mg),因此仍是供铁的重要来源。 蔬菜吸收率则较低,但其含维生素C相对较多,可促进铁的吸收,应与动物性食品同时摄取。 合理强化食品。,3)缺铁性贫血治疗:,己来月经的女孩要注意多食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月经过多者,应加服铁剂,以补充大量失铁的需要。 贫血明显的儿童,应用铁剂治疗,首选药物为低价铁剂,因二价铁较三价铁容易吸收。,4)定期对学生进行贫血的监测:,学校对学生体检时应同时监测其血红蛋白浓度,以及时发现患贫血的学生,并根据其轻重程度,酌情决定是否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