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吸收》ppt课件-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8999895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82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吸收》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消化吸收》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消化吸收》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消化吸收》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消化吸收》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吸收》ppt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吸收》ppt课件-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和吸收,第六章,第一节 概 述 消化系统 有两大功能:消化和吸收 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消化有两种方式: 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运动,将食物磨碎,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生理特性 1、兴奋性: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2、自律性:其收缩缓慢,节律性远不如心肌规则。 3、紧张性(收缩):指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在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2、对维持消化道腔内一定的基础压力,保持胃、肠的形状和位置,有重要意义。 4、伸展性:消化道平滑肌能适应需要作较大伸展。 5、敏感性: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敏感,对电刺激较不敏感 。 (二)电生理特性,二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一)外来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迷走)神经 包括: 副交感(迷走)神经: 功能:胃肠运动,腺体分泌 交感神经: 功能:胃肠运动,腺体分泌 正常情况下,副交感(迷走)神经对消化道的控制占优势,紧急情况下,交感神经对消化道的控制占优势。,(二)内在神经系统(肠神经) 是由存在于消化管壁内无数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复杂的神经网络。

3、包括神 经 元 感觉神经元:感受来自肠壁或粘膜上的机械、 化学刺激。 运动神经元:支配胃肠道平滑肌、血管和腺体。 中间神经元: 神经纤维 交感,副交感神经纤维;肠 神 经 系 统 纤 维 。 肠神经系统(内在N丛):粘膜下N丛:位于环形肌和粘膜肌 层之间。 功能:腺体分泌、吸收、控制血流。 肌间N丛:位于纵形肌和环形肌之间 。 功能:控制消化道肌肉活动。 肠神经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局部反射系统。,消化道壁内神经丛与外来神经关系示意图,消化系统的中枢和局部反射通路,三、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腺分二类:消化道(粘膜)外:胰腺、肝脏、唾液腺 消化道(粘膜)内:胃腺、肠腺等 每日分泌的消化液总量达68

4、L。 消化液分泌的过程:摄取原料、合成浓缩储存、出胞外排。 消化液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1、水: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以利于 吸收 ,清洁口腔。 2、有机物:消化酶: 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成 为小分子物质便于吸收; 粘液、抗体:保护消化道粘膜,防止物理 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的损伤。 3、无机盐:为消化酶提供适宜PH环 境。,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胃肠激素:胃肠道粘膜内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多种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 。 (一)消化道内分泌细胞 胃肠内分泌细胞特点:1、分布分散 2、数量巨大 3、两种类型(开放型、闭合型) 方式:1、远距分泌 2、旁分泌

5、3、神经分泌 脑-肠肽的概念:有些肽类激素在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同时存在,此类激素被称为脑-肠肽,(二)胃肠激素的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调节其他激素释放 : 例如抑胃肽有很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营养作用: 切除胃窦的病人,血清促胃液素水平下降,同时可发生胃粘膜萎缩;,第二节 口 腔 内 消 化 一、唾液分泌 唾液是三对大唾液腺(舌下腺、下颌下腺、腮腺)和口腔粘膜中许多散在的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 ()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成年人每日分泌量约 11.5L。唾液中水分占99,无机物主要有K+、HCO3(此二者量较多)Na+ 、Cl一等。有机物有粘蛋白、唾液淀粉酶、

6、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等 唾液的作用 : 1、湿润作用 2、溶解作用 3、清洁作用 4、抗菌作用 5、消化作用6、排泄作用 。,(二)唾液分泌的调节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二、咀嚼和吞咽 咀嚼:是随意运动,是咀嚼肌群按一定顺序收缩而完成。 吞咽:是把口腔内的食团经咽和食管送入胃的过程,由 一系列高度协调的反射活动组成。 分为三期:口腔期: 咽期: 食管期: 食管括约肌:是高压区 ,发挥类似生理括约肌的作用 。 食管上(咽-食管)括约肌:防止呼吸时空气进 入食管。 食管下(胃-食管)括约肌:可阻止胃内容物逆 流入食管 。,第三节 胃 内 消 化 胃是消化管道

7、中最膨大的部分,具有暂时贮存食物、消化食物和内分泌的功能。 胃粘膜三种腺体: 1、贲门腺:分泌粘液。 2、胃底腺(三种):壁细胞分泌盐酸、内因子;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粘液颈细胞分泌粘液。 3、幽门腺(二种):粘液细胞分泌粘液、HCO3-、 胃蛋白酶原; 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一胃液分泌 胃液是无色酸性液体,PH值0.91.5;成人分泌量1.52.5L/日 。 胃液主要成分: 1、盐酸:由壁细胞分泌 作用: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 酶;为胃蛋白酶的作用提供最适 pH; 促进食物中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消化. 高酸度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盐酸进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缩胆囊素 等激

8、素的释放,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 分泌; 酸性环境有助于钙和铁在小肠的吸收。,2、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能水解食物中的蛋 白质,形成胨以及少量的氨基酸和 多肽 。最适pH为2.03.5 。 3、粘液及胃的屏障: 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粘液和HCO3共同 构筑的抗损伤屏障 。 作用: 胃粘膜屏障: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的腔面膜 和相邻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所构成 的生理屏障。 4、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其吸收的作用。,(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刺激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乙酰胆碱; 促胃液素;组胺; 2、抑制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盐酸; 脂肪; 高张溶液; 3、影响胃液

9、分泌的药物 促进分泌的:Ach、胃泌素、组胺等 抑制胃液分泌:阿托品 中药:鸡内金、山楂、白豆蔻,胃液分泌; 甘草、乌贼骨、牡蛎,胃液分泌,4、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头期: 特点: 持续时间长; 胃液分泌量较大,酸度高,胃蛋白酶 含量更高,占胃液总分泌量的30%。 其分泌反应的强弱与情绪、食欲有很 大关系。 胃期: 特点:胃液酸度较高而胃蛋白酶含量较头期 低,故消化力比头期弱。占胃液总 分泌量的60%。 肠期: 特点:肠期胃液分泌量少,仅占胃液总分 泌量的10%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时相及其调节,二、胃的运动极其控制 胃壁平滑肌有纵行、环行、斜行三层。 (一)胃运动的形式及意义 三种: (1

10、)紧张性收缩: (2)容受性舒张:当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食管、胃壁牵张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肌肉舒张,称之。 是胃特有的运动形式。 (3)蠕动:,胃的蠕动示意图 (A)胃的蠕动起始于胃的中部,向幽门方向推进 ; (B) 蠕动并可将食糜推入十二指肠; (c)强有力的收缩波还可将部分食糜反向推回到近侧 胃窦或胃体,使食糜在胃内进一步被磨碎,(二)胃运动的调节: 1、神经性调节:交感神经,胃运动; 迷走神经,胃运动 2、体液性调节: (三)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胃排空: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 1.排空速度取决于食物的性状: 稀的、流体的稠的、固体的食物 切碎的、颗粒小的大块的

11、食物 等渗的非等渗的 糖类蛋白质脂肪 各种食物完全排空需4-6小时。 2、胃内容物可促进胃排空: 3、十二指肠内容物可抑制胃排空: (四)呕吐,第四节 小 肠 内 消 化 小肠内的消化是最重要的消化阶段。 一胰液的分泌 (一)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成分: 1、无机物:碳酸氢盐, 作用: 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 肠粘膜免受胃酸侵蚀。 为小肠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动提 供最适 pH。,2、有机物: 蛋白质水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是 无活性的酶原,由小肠液中肠致活 酶的激活,可消化蛋白质 为小分子 多肽和氨基酸。 胰淀粉酶:能水解淀粉、糖原和大部分其 他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除外)为双 糖和少量的三

12、糖。 胰脂肪酶:可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 油一酯和甘油。 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消化力最强的一种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1神经性调节:迷走神经,胰液分泌, 分泌的特点是;水分和碳酸氢盐含量 很少,而酶的含量较丰富。 2 体液性调节:为主 (1)促胰液素: (2)缩胆囊素: 3 胰液分泌的反馈性调节:防止胰酶分泌过多。,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胆汁由肝细胞持续分泌,分为肝胆汁,胆囊胆汁 。 ()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与消化功能有关的是胆盐, 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 胆盐的作用:1、乳化作用; 2、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3、利胆作用。 胆盐的肠肝循环:肝细胞分泌的

13、胆盐排入小肠后,90%以上由回肠末端吸收,经门静脉回肝脏,再组成胆汁分泌入肠,这一过程称之。,(二)胆囊的功能 1、贮存、浓缩胆汁。2、调节胆道内的压力。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食物进入消化道是促进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高蛋白食物刺激最强,其次为高脂肪或混合食物,糖类食物的作用最弱。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1)胆盐:胆盐的利胆作用最强 。 (2)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胆管系统而非作用于肝细胞,因此胆汁中H2O和HCO3一含量增加,但胆盐含量不增加,故称为水利胆。,三、小肠液分泌 小肠内有两种腺体:十二指肠腺和小肠腺。 ()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小肠液的主要作用是 保护作用:

14、消化作用: 稀释作用:,四、小肠的运动 小肠壁平滑肌有外层纵行肌、内层环行肌二层。 (一)小肠运动的形式 1、分节运动:是小肠环行肌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它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作用:使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酶 对食物进行消化; 使食糜与小肠壁紧密接触,促进消化分解 产物的吸收; 由于挤压肠壁,可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 形成压力梯度,有一定推进的食糜的作用。,小肠的分节运动示意图 1 肠管表面观; 2 , 3 , 4 肠管纵切面观,表示 不同阶段的食糜节段分割和合拢组合情况,2、蠕动:是小肠的环行肌和纵行肌由上而下 依次发生的推进性收缩运动。 作用:推进食糜,使受分节运动作用 过

15、的食糜到达一个新的肠段, 再继续开始分节运动。 3、移行性复合运动:消化间期小肠运动的形 式。 作用:清道夫、阻止细菌回流。,(二)回肓瓣(括约肌)的功能 在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处,环行肌明显增厚,起着括约肌的作用,称为回盲括约肌。 作用: 1、可防止回肠内容物过快进入大肠,延长食糜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小肠内容物的完全消化和吸收。 2、回盲括约肌还具有活瓣样作用,可阻止大肠内容物向回肠倒流,这将保护小肠免遭细菌过度繁殖、生长所产生的有害作用。 (三)小肠运动的调节 神经因素的作用: 体液因素的作用:,第五节 大肠内的消化 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时间可达10小时以上,其中大部分水分被大肠粘膜吸

16、收,同时经过大肠内细菌的发酵与腐败作用,最后形成粪便。 一、大肠液的分泌及肠内细菌作用 ()大肠液的分泌 大肠液作用:保护肠粘膜和润滑粪便。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大肠运动的形式 大肠运动形式: 袋状往返运动: 蠕动和集团运动:,(二)大肠内细菌作用:大肠内细菌很多,由于大肠内的pH和温度对一般细菌繁殖很适宜,故细菌在此大量繁殖。据估计,粪便中死的和活的细菌占粪干重的2030%。 大肠内细菌作用: 1、对食物残渣发酵、腐败。 2、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等。 3、分解还原胆红素等。 (三)排便反射 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当粪便进入直肠时 刺激直肠壁内感受器,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四 排便反射 大 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