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技术介绍及应用解析(烽火通信)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897938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6.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技术介绍及应用解析(烽火通信)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n技术介绍及应用解析(烽火通信)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n技术介绍及应用解析(烽火通信)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n技术介绍及应用解析(烽火通信)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n技术介绍及应用解析(烽火通信)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技术介绍及应用解析(烽火通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技术介绍及应用解析(烽火通信)(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PTN技术简介,3 PTN网络规划建议,内容摘要,4 PTN实际应用案例解析,分项目录,网络转型后全业务运营目标网络架构,什么技术是城域传送网最适合的,高性能 OAM 可靠性 安全性 端到端业务管理 适应多业务传送 大容量 低TCO,技术的选择,MSTP:采用刚性管道承载分组业务,汇聚比受限,统计复用效率不高,业务调度不灵活,高带宽提供成本较高。 传统Ethernet/ME:缺乏有效的Qos保证、网络保护机制、端到端OAM保障,很难进行多业务承载。 MPLS路由器:流量工程在大型网络中部署复杂,网络管理复杂,FRR以及LSP1+1的保护性能在大型网络中无法充分保障,三层到边缘极大增加网络的

2、CapEx开支。,技术无分好坏,仅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决定是否适合。,其它(PTN),最合适?,PTN的设计理念,分组传送网(PTN)在传送网中引入了分组特性: 支持高效统计复用功能,端到端弹性管道 提供面向分组业务的QoS机制,同时利用面向连接的网络提供可靠的QoS保障 灵活的业务提供,支持电信级以太网业务,通过电路仿真机制支持TDM、ATM等传统业务 分组传送网(PTN)保留了传送网的功能特征: 通过分层和分域提供了良好的可扩展性 快速的故障定位、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等丰富的操作管理维护(OAM) 可靠的网络生存性,支持快速的保护倒换 不仅可以利用网络管理系统配置业务,还可以通过智能

3、控制面灵活的提供业务 提供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PTN的定义,PTN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 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介质之间架构的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已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到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提供了更加适合IP业务特性的“柔性”传输管道;同时秉承光传输的电信网络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性、较高的安全性等。 协议及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实现方式,MPLS-TP/PBT等,分项目录,MPLS的标准演

4、进T-MPLS/MPLS-TP,争论?,从MPLS向T-MPLS(MPLS-TP)的演进,特征:MPLS-TP =MPLSIPOAM+PS,MPLS-TP是MPLS的一个子集; 去除MPLS无连接特性(如PHP、LSP Merge、ECMP等); 增加了SDH like OAM和保护;,从以太网向PBT的演进,PBTEthEthOAM,PBB:Provider Backbone Bridge; PBT:Provider Backbone Transport B-DA:Backbone DA; B-SA:Backbone SA B-VID:Backbone VID; I-VID:Service

5、ID C-VID:Customer VID; S-VID:Service VID,PBT基于PBB的改进: 去掉PBB的部分内容,对未知目的数据采用丢弃策略而不是洪泛; PBT关闭了PBB的广播学习功能和生成树协议; PBT关闭了PBB的组播功能,对组播数据采用丢弃策略。,11,MPLS-TP Vs. PBT,两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期望达到相同网络功能,不同地区应用选择有所区别 从产业链成熟度看,目前前者更成熟,分项目录,PTN关键技术,MPLS-TP体系构架,PTN的三个层面,MPLS-TP垂直分层,MPLS-TP体系构架,MPLS-TP的水平分层,MPLS-TP NNI:包括MoS、MoE、M

6、oO、MoP 和MoR等,PTN采用MoE NNI,光群路接口为NNI,光纤上传送的是标准的以太网帧,PTN关键技术,T-MPLS/MPLS-TP帧头格式,数据帧结构 TMP标签域 TMC标签域,以太网业务封装格式,TDM业务封装格式(PWE3),PTN关键技术,22,MPLS-TP的OAM技术,分层OAM TMC、TMP 、TMS OAM机制 按OAM功能分类: 告警相关的OAM CC/AIS/RDI/LB/LOCK/TEST/CSF 性能相关的OAM LM/DM 其它OAM APS/MCC/SSM/EX/VS/SCC,OAM帧:由OAM PDU 和外层的转发标记栈条目组成 前4 个字节是O

7、AM 标记栈条目 Lable:20bit,值为13表示OAM帧,PTN关键技术,MPLS-TP的保护倒换技术,线性保护倒换: G.8131 定义的路径保护:1+1 和1:1 两种类型。 环网保护倒换: G.8132 定义的环网保护: Wrapping(环回)和Steering(转向)两种类型。 通过ASON控制功能实现网络保护和恢复技术的结合。,通过网络保护和恢复技术致力于实现: 快速自愈(达到现有SDH 网络保护的级别); 与客户层可能的机制协调共存,可以针对每个连接激活或禁止T-MPLS 保护机制; 可抵抗单点失效,一定程度上可容忍多点失效; 避免对与失效无关的业务有影响; 尽量减少需要的

8、保护带宽; 尽量减小信令复杂度; 支持优先通路验证; 考虑T-MPLS 环网的互通; 考虑T-MPLS 网状网及其互通;,线性1+1保护,工作原理,技术特点: 采用MSTP的通道保护原理,并发选收; 倒换时间最短; 保护路径不能传送业务; LSP标签占用大、带宽利用率低; 主用、备用 LSP应配置相同标签来减少标签数,线性1:1保护,工作原理,技术特点: 采用SDH的通道保护原理,原宿节点两端桥接; 倒换时间相对1+1长,小于50ms; 保护路径可实现次要业务传送; LSP标签占用大、带宽利用率低; 主用、备用 LSP应配置相同标签来减少标签数,27,环网保护倒换技术-Wrapping,Wra

9、pping,技术特点: 属于段层保护,类似SDH的复用段保护原理,在故障处相邻两节点进行桥接; 采用TMS层OAM中的APS协议,实现小于50ms 倒换; 段层保护,节省大量LSP条目数和配置工作量; 无需每条LSP 3.3ms间隔的开销帧,大幅提高业务通道的传送带宽; 在分布型业务模型下,环网带宽更大。,28,环网保护倒换技术-Steering,技术特点: 属于段层保护,经过故障点的业务在各自原节点处转向(倒换); 受影响网元较多,倒换协议复杂,倒换时间不能保证50ms(节点数多时); 段层保护,在节省LSP条目数和配置工作量、提高传送带宽方面的优势同Wrapping。,Steering,资

10、源占用,环网保护,路径保护与环网保护的区别,路径保护,TMS层,LSP、PW数量是PTN组网瓶颈 段层保护,节省大量LSP条目数和配置工作量 无需每条LSP 3.3ms间隔的开销帧,大幅提高业务通道的传送带宽 在分布型业务模型下,环网带宽利用率更高,TMC/TMP层,LSP 1+1/1:1,Wrapping/Steering,层次,定位,环网定位汇聚层,分段管理 1+1/1:1定位全网,路由长,故障率高,环网环网可作为1+1/1:1的叠加,PTN关键技术,31,PTN网络的QoS技术机制,32,PTN进展(Qos处理),业务3,业务2,业务1,TMP/TMC,CIR,PIR,业务安全 同一板卡

11、的多类业务可分别独立成专线逻辑子网 子网之间相当于完全物理隔离,广播包仅限子网内,伪造包也不可能跨域 QoS 业务1、业务N可按端口、VID、或者MAC地址来划分 每类业务可分别设置QoS 以64K为颗粒,设置CIR、PIR CIR为承诺带宽、PIR为峰值带宽 每类业务还可设置COS(服务等级) 制定CIR以外业务服务优先等级 出口可实现SP(绝对优先)、WFQ(加权平均)方式调度,MPLS-TP(每个层面分别提供一定的QOS机制)。 客户层:实现流分类、接入速率控制、优先级标记; TMC层:客户优先级到TMC优先级映射,带宽管理,TMC EXP优先级调度。 TMP层:TMC优先级到TMP优先

12、级映射,带宽管理,TMP EXP优先级调度。 此外,TMPLS网管系统一般提供各层面QOS的核查,即CAC(呼叫接纳控制)机制,层次化Qos与非层次化Qos,非层次化Qos: 粒度较粗的Qos,一个物理端口上只属于统一优先级的流量,都是用同一个优先级队列,彼此之间金正同一个队列资源,无法对单流或用户进行Diff-Serv,层次化Qos: 通过层次化的方式,通过在不同级别上分别设计单独调度器,从而进一步精细化流量Qos特征,进行相应的服务,设备具有适当多的内部资源和控制策略,能够做到既为高级用户提供质量保证,又能够从整体上节省网络构造成本,层次化Qos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精细,更合理地利用所租带宽

13、的能力,同时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质量保证。,VS,PTN关键技术,通讯网络对同步的需求,无线IP RAN对同步的需求,总的来看,以GSM/WCDMA为代表的欧洲标准采用的是异步基站技术,此时只需要做频率同步,精度要求0.05ppm(或者50ppb)。而以TD/CDMA2000代表的同步基站技术,需要做时钟的相位同步(也叫时间同步)。 对于时间同步,以前主要采用GPS来解决,GPS也能同时解决时钟的频率同步。,PTN进展(对于传统GPS时间同步方式的改进),PTN的频率同步:同步以太网,基于IEEE 1588V2(PTP)协议: 通过主从设备间消息传递,计算时间和频率偏移以及中间网络设备引入的

14、驻留时间,从而减少定时包受存储转发的影响,实现主从时钟和时间的精确同步。,采用类SDH的时钟同步方案,通过物理层串行比特流提取时钟,实现网络时钟(频率)同步。 同步以太网时钟精度由物理层保证,与以太网链路层负载和包转发时延无关。 时钟的质量等级信息可以通过专门的SSM帧进行传送。,1588V2在PTN网络中的实现方式,PTN网络中,时间同步主要有两种方式: BC(边界时钟)方式和TC(透明时钟)方式,BC模式特点: 逐级同步,最终PTN全网同步 PTN网络中主M、从S端口数量一样,即有一个主M就有一个从S 每条链路上的PTP包流量与网络节点数无关 无需Node B支持1588V2,TC模式特点

15、: 仅仅每个同步链的首末两个节点运行主从时钟模式,中间节点运行TC模式 增加了设备的复杂度,对CPU处理能力要求非常高,否则,将造成丢包或延时 需要Node B支持1588V2,3 PTN网络规划建议,内容摘要,4 PTN实际应用案例解析,2 烽火PTN网络解决方案,PTN在网络中的定位,PTN设备在网络中应用中主要集中在本地网或者城域网中,利用PTN新建一个高质量的城域分组业务承载网络,用来提供高质量分组业务的传送。 主要用于解决未来RAN IP化后的基站FE的无线回传 承载全业务运营中的大量高品质以太网/IP 专线业务 同时兼顾传统2G基站TDM E1和3G 早期版本的ATM IAM2M/

16、STM-1的传送 也可以采用PTN设备作为IP城域网的二层汇聚设备,目前用作IP/MPLS网络的延伸,后期可根据需要向三层功能升级,支持L3VPN及路由功能,IP数据网,PTN,PTN应用模式,方式一:PTN+OTN,BSC/RNC、SR/BRAS,BSC/RNC、SR/BRAS,业务控制层面,落地层,核心层,WDM/OTN,汇聚层,接入层,10GE汇聚环,GE接入环,GE接入环,骨干层,接入层:负责基站(含室内分布)、集团客户、营业厅和家庭客户的接入,采用GE速率组网,网络拓扑为单环或者采用双节点跨接等方式,少量不容易建立双物理路由的接入节点,也可考虑组成链形结构,考虑带宽和安全性因素,环路节点数一般不超过10个节点。; 汇聚层:PTN设备组建10GE环,与接入层网络和骨干层OTN网络相交,完成业务的汇聚和收敛功能; 骨干层:由OTN设备和PTN设备构成,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