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95570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地理 第3章 防灾与减灾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防灾与减灾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防御,1.了解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念及主要作用。 2.理解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3.掌握防御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教学目标,答案,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作用: 、灾中跟踪、 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 3.发展情况:世界各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 。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灾前预警,灾后评估,灾害监测系统,自主学习,答案,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基本特点: 、信息获取量大、 、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等

2、。 2.时空特点:从空间尺度上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从时间尺度上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 观测。 3.作用:除每天看到的常规大气云图外,还可以看到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利用遥感影像还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 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更能展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可以利用遥感对灾害发生的 、 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观测范围广,获取速度快,同步,突发,规模,速度,答案,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主要功能: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 、定性

3、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作用: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 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 工作提供依据。,空间定位,成因与规律,灾后重建,答案,3.遥感技术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与地理信息系统在 方面的优势结合。 (1)灾害发生前:事先圈定 ,并对危险程度做出评价,指导_ 活动。 (2)灾害发生过程中:对灾情 ,指导抗灾活动。 (3)成灾后:对 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从而对减灾作出贡献。,危险区,防灾,实况监测,灾害损失,空间分析,答案,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1.概念:防御就是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采取 或 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

4、和损失。 2.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 a.概念: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 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b.我国的行动: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还将 _ 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整体之中;利用多种媒体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工程性,非工程性,规划,减,灾规划,答案,(2)工程性防御措施 一是改变 ,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二是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三是改变 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地表环境,财物,问题: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5、,答案 联系:两者对于防灾、减灾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较好的防灾效果。区别:凡是通过规划、法律、管理及教育等途径,达到防灾减灾目的的防御,即非工程性防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世纪末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决议案”。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关键是修建防灾工程。故二者的区别就是“工程”,在于“硬件”和“软件”的差别。,答案,返回,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新社北京2011年7月9日电:曼谷当地时间9日下午,中国首次出口泰国的环境减灾卫星地面站工程“朱拉蓬公主卫星接收站”投入正式运营。环境减灾卫星泰国接收站工程今年4月1日正式交付泰方,系统试运行期间,正值泰国南部发生严重的洪涝灾情,该

6、地面站每天实时接收中国“环境1A”卫星过境时下传的洪涝灾害遥感图像,经过实时处理、解译、分析,为泰国了解灾情、发出泥石流预警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撑。,探究点1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答案,答案 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主要应用于旱情、水灾、沙尘暴、台风、暴雨、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方面的监测。,(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有何优点?,答案 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遥感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7、。,(3)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中有何作用?,答案,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以及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4)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两者结合在灾前、灾中、灾后有何作用?,答案 遥感技术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与地理信息系统在空间分析方面的优势结合,可以灾前圈定危险区,对危险程度作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灾中实况监测并作出评价,指导抗灾活动,灾后评价损失,指导救灾活动。,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中的作用,反思归纳,答案,大气云图,台风,答案,预报预警,灾情评估,灾情实况,技法点拨 3S技术

8、和其他技术、设备等常常联合组成自然灾害技术监测系统,遥感侧重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侧重于精确的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侧重于对灾害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为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5年辽宁遭遇64年来最严重旱情,降水量创下1951年来有完整气象记录的最低值,全省有395条河流断流。 (1)我国的华北地区,春季经常发生旱灾,为什么?,探究点2 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答案 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此时雨季还未来临,降水量少,而农作物需水量大,所以容易形成旱灾。,答案,(2)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可以分为哪两类?,答案 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

9、有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和工程性防御措施两类。,(3)防御旱灾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防御干旱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旱灾多发区,种植耐旱作物和品种,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进行跨流域调水;适时进行人工增雨;进行农业灾害保险;加强植树造林等。,答案,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反思归纳,答案,规划,法律,公众减,灾,答案,(2)工程性防御措施,改造,变形,土体,防风固沙,水土流失,堤内人口,财产安全,水库,抗震,遥感技术和GIS的应用在抗灾减灾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A.受

10、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1,2,3,4,D,5,5,答案,当堂测试,解析答案,2.遥感技术和GIS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 ) 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灾中做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 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 二者结合可实现动态地获取信 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 A. B. C. D.,解析 每隔9天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的优势。遥感可以快速获取资料,GIS对资料进行处理整合,从而作出灾情评价,指导抗灾活动。,C,1,2,3,4,5,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

11、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工作的是 ( )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解析答案,解析 完善法律法规、灾害管理体系,进行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措施。,D,1,2,3,4,5,4.下列防护林工程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是 ( )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解析答案,1,2,3,4,解析 沿海防护林体系主要是防台风、风暴潮;平原防护林

12、体系是保护农田;“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A,5,5.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2,3,4,(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 采取的不同措施。,5,解析答案,返回,1,2,3,4,(2) 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从而根据自然灾害的形成与防治来组织答案。从图示经纬度、等高线来看,A地位于地势陡峻的河谷地带,处在北纬30附近,受锋面雨带的影响,6月份降水集中易引发洪水灾害。A、B两地的地形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不同,其预防洪涝灾害的措施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进行回答。,返回,5,答案 (1) 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课堂小结,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