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古诗鉴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8954686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古诗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古诗鉴赏(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2、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押韵。 3、语言:凝练,形象,含蓄。,考点精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要求:D,古体诗: 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依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古体、五言古体、七言古体、杂言古体。 古体诗语言接近

2、口语,形式比较自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近体诗: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句组成一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一作腹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律诗有严格的平仄、押韵、对仗规定。 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在平仄、押韵的规则上,完全按照律诗的格式,但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至可通篇不对仗。,语言鉴赏,炼字,理解诗句,品味词语,语言风格,内容意境鉴赏,意象、意境,主旨,诗眼,句意、情感,表达技巧鉴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

3、辞手法,back,命题角度,错误诊疗,back,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美,三四句用“忽起、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的动态美,诗歌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一副美丽的雨后池塘春景图。,back,Go 13,1、漏掉信息 对诗歌的信息不能全面把握,在回答问题时不能把问题

4、所涉及的信息如数表述出来。 2、无中生有 将题目的要求置之脑后,凭主观想象给诗歌添加信息。 3、欠缺术语 因事先没有掌握一些鉴赏的常用术语,往往不能准确表达,以致丢分。 4、答案概念化 答案只是照搬照抄概念,没有结合诗歌的具体材料作分析。,back,Go 12,鉴赏步骤,back,一、阅读准备,1、看题目。 2、看作者。 3、走近作者。,back,Go 19,题目常常的切入点,它往往能提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和主旨。 如: 陶渊明 归园田居 王昌龄 送柴御史 王 建 雨过山村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1、看题目,back,Go 15,(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 三曹(

5、曹操、曹丕、曹植)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倡导建功立业!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靡,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2)看作者的创作风格。 一是主体风格: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豪放派婉约派,2、看作者,back,Go 15,二是个体风格: 曹操诗豪放磅礴 渊明诗淡远闲静 昌龄诗雄壮豪迈 太白诗激越豪放 少陵诗沉郁顿挫 乐天诗平易浅近 摩诘诗恬淡优美 长吉诗奇诡谲幻 牧之诗旷达绰约 义山诗含蓄典雅 贾岛诗清寒峭瘦 李煜词颓

6、蘼伤感 晏殊词明朗疏淡 永叔词清丽明媚 希文词苍凉悲壮 柳永词婉约缠绵 东坡词雄浑豪放 少游词小巧真切 易安词委婉清新 姜夔词清峭秀远 稼轩词雄奇奔放,3、走近作者 了解作者的生平遭遇、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back,Go 15,二、鉴赏准备,1、类型分析法 2、字词分析法 3、诗句分析法 4、意象分析法 5、情景关系分析法 6、整体赏析分析法,back,类型分析,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back,Go 19,意象与意境,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

7、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8、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提问变体】 某些词语的内涵是什么?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题方法点拨】 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2、概括形象特点;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答题步骤】,具体答题

9、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年全国卷)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

10、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02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11、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很多考生不理解折杨柳词为唐代赠别、乡思名曲,就不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赠别是唐代著名风俗也不可得分。在这里,实际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提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参考答案】本诗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

12、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对这首诗做一点分析,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春已暮而未老,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烟雨等暮春景象触动乡思, 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天衣无缝。,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

13、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句以春柳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

14、地传达出来。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

15、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答案】:

16、(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炼字与诗眼,【提问变体】 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某一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传神的字,你认为该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