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鱼的人工繁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934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头鲂鱼的人工繁殖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团头鲂鱼的人工繁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头鲂鱼的人工繁殖(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头鲂鱼,又名武昌鱼,为草食性鱼类,生长快,适应性强。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它的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药物催产和人工孵化等几个阶段。亲鱼培育在湖泊水库或池塘中捕捞成鱼时,可选留体质健壮且鳞、鳍完整无病无伤的 3龄以上个体做亲鱼,放入亲鱼培育池中,也可由鱼种选育而成。选留亲鱼时,要注意雌雄比例,要求雄鱼数量要略多于雌鱼,一般雌雄比例在1:年春季收集的亲鱼,一般通过短期培育就能成熟,不论鱼池大小,单养或配养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培育池的面积一般在 1亩左右,水深保持 放养 100150 公斤的团头鲂鱼,并适当配养 46 尾鲢鱼亲鱼,以调节水质。早春时,团头鲂鱼亲鱼经过

2、越冬,体重略减,并且这时青饲料还很少,应主要喂精饲料,使鱼体尽快恢复肥壮。等水草和陆草长出后,要逐渐改喂青饲料,此时精饲料、青饲料的比例约为 1:产前 1520 天停喂精饲料,精饲料为豆饼、麦芽等,青饲料为苦草、轮叶黑灌、莴苣叶等。青饲料的投喂量以每天 46 小时吃完为度,每尾亲鱼一天的精饲料最多为 2530 克,池中要经常加注新水,以促进鱼的性腺发育。在接近产卵期,水温达到1617时,要将雌雄鱼分开,以避免亲鱼零星自产,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亲鱼药物催产在生产中,普遍采用药物催产进行繁殖,要选择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注射催产剂。催产剂的种类主要有鲤鱼、鲫鱼脑垂体,绒毛膜激素和。脑垂体的用量以雌鱼每公斤体重 68 毫克效果较好,绒毛膜以 600国际单位效果较好, 以 60100 微克效果较好,雄鱼减半。一般采用一次胸腔注射法进行催产,水温在 2426时,效应时间为 8小时左右。人工孵化脱黏后的团头鲂鱼卵,可放入孵化缸中孵化,放卵密度为每 100公斤水 50万100 万粒,也可在孵化环道中进行孵化,放卵密度为每立方米 70万80 万粒,由于卵的体积较小,比重较大,故水流要适当比草鱼卵、鲢鱼卵的孵化水流大,防止其沉底死亡。一般水温在 2526时,12 天即可孵出,出膜后 45 天长到 6米出现腰点时,就可以出苗过数,下塘养殖或外运。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