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68923314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6.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探究绿叶 在光下制造淀粉,目的: 1、验证绿色植物的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可以产生淀粉。 2、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材料用具: 盆栽天竺葵,黑纸片,透明胶带纸,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清水。,天竺葵,1、暗处理: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夹紧,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h;,1,2,方法步骤:,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1昼夜?,答:这样做是为了让天竺葵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以说明后面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不是由实验前叶片中储存的淀粉引起的。,为什么要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答:是为了作对照实验,看看有光照的部位和无光照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3、去黑纸片:剪下遮光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黑纸片 4、酒精脱色:把叶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3,4,酒精,水,为什么要用酒精浸泡叶片进行脱色?为什么要隔水加热?,答:这一步是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起到脱色的作用,便于鉴定淀粉遇碘后的颜色变化; 因为酒精蒸发太快,温度太高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太好,尤其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5、染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6、观察:用清水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3、。,5,6,向叶片中滴加碘液是因为碘液遇淀粉可变成蓝色,故可用碘液来鉴定叶片中是否产生了淀粉这种有机物。,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中:,黄白色,讨论: 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3、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4、脱去叶绿素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做对照实验,易于观察;避免酒精燃烧出现危险。,见光处变蓝,遮光处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结论: 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请仔细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材

4、料用具、方法步骤。然后观看实验过程,并考虑这个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请试着叙述一下这个实验的具体做法,光合作用产生氧气,1、大烧杯里的水应埋没短 颈漏斗管口 2、玻璃管内的水应灌满。 3、本实验说明:植物光合 作用产生氧气,想一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柳树增加的重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气液相多功能采集装置,由此图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是什么呢?,淀粉,课下作业:请分别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1、在利用青菜来进行“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

5、关系”的试验中,正确的试验顺序是 (1)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2)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3)用清水漂洗 (4)观察颜色反应 (5)用酒精脱色 (6)暗处理一昼夜 2、在上述实验中( )。 A、没有对照实验 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实验 C、不需要对照实验 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实验,课堂练习:,(6)(2)(5)(3)(1)(4),D,归 纳: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氧气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讨论与思考:,1、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产生淀粉 2、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6、,2、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答:因为光照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如果植物长时间得不到光照,就不能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物,所以家养的花草长期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归纳:,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光,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课堂小结:,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维持生物圈中碳和氧的平衡,意义:,概念:,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光,叶

7、绿体,我学到了 我终于明白了 我想我将,畅所欲言,Class is over!,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自学思考,1 天竺葵为什么要暗处理? 2 叶片为什么要部分遮光? 3 叶片为什么要酒精隔水加热?加热后有什么变化吗? 4 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问题?,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 器材:,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淀粉遇碘变蓝),黑纸片,大、小两烧杯,曲别针 火柴 自来水 酒精 盆栽的天竺葵,把一株

8、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 消耗掉其自身的有机物(如淀粉),步骤一:,提示: 作对照,遮起来的部位就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步骤二:,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步骤三:,把步骤二处理过的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半小时),提示: 没有用黑纸遮盖的 部分可以在光下进行光 合作用。,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步骤四:,目的: 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脱色后成黄白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 酒精的小烧杯中,水 浴加热。,步骤五:,水浴加热防止酒精燃烧。,步骤六: 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用滴加碘液,步骤七: 稍等片刻,用自来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

9、颜色变化。,结果: 没有遮光的部分显蓝色。,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淀粉等糖类。,结 论,1 淀粉是一种贮存着大量能量的有机物。 2 玉米、小麦和水稻等植物的种子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氧气。 器材 玻璃漏斗 烧杯(比漏斗直径大) 试管 火柴 自来水 金鱼藻(或黑藻),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指导 1 取金鱼藻或黑藻放在盛满自来水的烧杯中,再反扣一只短颈漏斗。短颈漏斗上再反扣一只装满水的试管。 2 将装置移到阳光下,不久,金鱼藻就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3 待试管内液面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用拇指按住试管口,反转试管口,使试管口向上。,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

10、细条插入试管内。 观察发生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内能够重新燃烧起来,说明植物光合作用 能产生氧气,结 论,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目的: 说明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制造淀粉 器材: 试管 玻璃漏斗 大烧杯 碳酸氢钠溶液(CO2含量多) 金鱼藻(或黑藻) 自来水(CO2含量少),实验指导,1 利用推荐器材组成两套实验装置 2 在烧杯a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在烧杯b中记入等量的自来水 3 把两套装置放在光下照射 4 观察漏斗和试管中出现的变化,两套实验装置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加碳酸氢钠溶液供给水

11、生植物充足的二氧化碳,植物产生更多的氧气,间接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 碳酸氢钠溶液,B 自来水,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 + 氧气,光,CO2,H20,有机物,氧气,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2)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学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知道了一些光合作用的知识,比如说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但是不了解光合作用的产物,通过学习,可以引导学

12、生正确的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材分析,这一部分是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3单元第5章第1节的最后一课时内容,主要是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教学重难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教学过程,(一)引发问题:导入本片段教学,提示学习目标:,1)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复习提问: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已知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反应式来概括光合作用。 光 二氧化碳+水 淀粉等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

13、绿体 那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二)指导自学:学生完成学导案中的“导学”部分。,“导学”练习: 1.绿色植物通过_,利用_,把_和_合成储存能量的_(主要是_)并释放出_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动力是_,场所是_,产物是_。 3.实质:光合作用包含两种变化:一是_,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_,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_;二是_,即_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 4.1)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为自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营养物质,而且也是动物和人的_来源。 2)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_来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

14、里的能量也是植物亿万年前通过光合作用积蓄的。 3)光合作用吸收_释放_,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检查学生自学的成果,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容易混淆转变和转化,叶绿体和叶绿素,无机盐和无机物等。,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光,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物质转变,无机物,有机物,能量转化,光能,化学能,食物,能量,二氧化碳,氧气,(三)指导达标:按题目的难易度指名学生答题,鼓励学生点评。,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光合作用过程包含两种变化: 物质转变:无机物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能量转化:光能 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

15、,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1)食物来源 2)能量来源 3)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 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提醒:1)这里指的是绿色开花植物 2)淀粉不是光合作用的唯一产物。,(四)指导小结:光合作用反应式,强调实质和意义。 提醒学生记住222,光 二氧化碳+水 淀粉等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2种原料 2个必要(条件和场所) 2种产物,(五)指导评价:巩固复习,当堂训练,学生完成“导练”部分。(巩固性练习) 限时完成,同桌互阅,及时反馈。,“导练”练习:,1)此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 2)请把表示这一反应过程的反应式补充完整。 光 _+水 淀粉等有机物(储存能量)+_ ( ) 3)根据这一原理:可采用适当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请你举一例子说明:_。,上图是绿色植物的一生理过程,据图回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叶绿体,合理密植,板书,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1、学习目标:1)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 二氧化碳+水 淀粉等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2种原料 2个必要(条件和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