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高层程序应用指南讲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8922194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82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pm高层程序应用指南讲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kpm高层程序应用指南讲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kpm高层程序应用指南讲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kpm高层程序应用指南讲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kpm高层程序应用指南讲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pm高层程序应用指南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pm高层程序应用指南讲(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KPM 新规范计算软件 TAT、SATWE、PMSAP 应用指南,目录 1.扭转耦联 2.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3.偶然偏心 4.竖向地震作用 5.有效质量系数:参与振型数够不够? 6.振型的侧振、扭振成分 -判断一个振型是扭转振型还是平动振型? 7.多方向水平地震作用 8.最小地震剪力调整 9.竖向不规则结构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 10.0.2Q0调整,11.框支柱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调整 12.设计内力调整(强柱弱梁,强剪弱弯) 13.位移比控制,层间位移比控制 14.周期比控制 15.层刚度比控制 16.框剪结构中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计算 17.重力二阶效应 18.传给基础的上部结构刚度 19.弹性

2、时程分析及地震波的选取 20.整体稳定验算 21.高位转换结构的刚度比验算,1. 扭转耦连 新高规3.3.4-1条规定,质量、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连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TAT、SATWE和PMSAP三个程序都具有考虑扭转耦连的功能。 A) TAT,SATWE将该功能作为用户选项,考虑与否由用户自定 B) PMSAP计算时总是考虑扭转耦连 C) 非耦联计算仅适用于平面结构以及能够解耦成平面结构的简 单空间结构,对复杂空间结构可能造成错误结果。 D) 耦联计算适用于任何结构,总是正确的。 E) 耦联计算的结果不一定比非耦联计算的结果

3、大(保守),二 者没有必然关系 F) 建议总是选择耦联计算,不会出问题。,2. 双向地震作用 规范条文:新抗震规范5.1.1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 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具体操作原则:楼层位移比或者层间位移比超过1.2,考虑 双向地震 程序实现:现在我们考虑某个地震反应参数S,该参数在X和Y 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别为SX和SY,那么在考虑了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后: 这意味着对于X和Y地震作用都作不同程度的放大。考虑双向地 震时,内力组合不改变。该功能作为用户选项,考虑与否由用户 自定。,对于柱的弯矩和剪力,处理方法稍有不同,举例说明如下: 我们令S代表某个柱截面在某个

4、方向上的弯矩或剪力: X地震作用下的值SX,Y地震作用下的值SY, 考虑双向地震后 改变成为,考虑双向地震对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输出的影响: TAT输出了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地震位移; SATWE,PMSAP暂时没输出位移的双向地震效应; 考虑双向地震对内力的影响: TAT,SATWE均将原来的单向X、Y地震效应直接用 双向地震作用效应替代,体现在内力文件NL*.OUT(TAT) 和WNL*.OUT(SATWE)当中。 PMSAP在原来单向地震工况EX,EY的基础上增加两个 新的对应于双向地震的工况EXY,EYX,文件输出时,同时 将单向地震(EX,EY)和双向地震的(EXY,EYX)的内力输出。

5、 考虑双向地震对配筋的影响: 一般平均增加5%-8%;单构件最大可能增加1倍左右。,考虑双向地震带来的配筋增大,1. 规则框架例 2. 框剪结构例,3 偶然偏心 规范条文:新高规3.3.3条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 偶然偏心的影响,附加偏心距可取与地震作用方向垂直的建筑物 边长的5%。 具体操作原则:1) 验算结构位移比时,总是要考虑偶然偏心 2)结构构件设计时,分下列两种情况处理: 2-1) 如果位移比超过1.2,则考虑双向地震,不考虑偶然偏心 2-2) 如果位移比小于1.2,则不考虑双向地震,考虑偶然偏心 程序考虑方式:从理论上,各个楼层的质心都可以在各自不同 的方向出现偶然偏心,

6、从最不利的角度出发,我们在程序中只考 虑下列四种偏心方式: A) X向地震,所有楼层的质心沿Y轴正向偏移5%,记作EXP B) X向地震,所有楼层的质心沿Y轴负向偏移5%,记作EXM C) Y向地震,所有楼层的质心沿X轴正向偏移5%,记作EYP D) Y向地震,所有楼层的质心沿X轴负向偏移5%,记作EYM,对内力组合的影响:考虑了偶然偏心地震后,就在原有的未 偏心X、Y地震EX、EY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四个地震工况EXP、 EXM、EYP和EYM,在内力组合时,任一个有EX参与的组合, 将EX分别代以EXP和EXM,将增加成三个组合;任一个有EY 参与的组合,将EY分别代以EYP和EYM,也将增

7、加成三个组合。 简言之,地震组合数将增加到原来的三倍。 使用要点: 1)该功能设有选项开关,考虑偶然偏心时可将开关打开。 2)SATWE、TAT的质心偏移值5%是固定的、按规范取用的; PMSAP偏移值可以X、Y向不同,由用户输入。 偶然偏心对位移输出的影响:SATWE,TAT,PMSAP均输出四个 偶然偏心地震EXP,EXM,EYP,EYM作用下结构的楼层位移、层 间位移以及位移比;位移比验算应采用偶然偏心地震结果; 层间位移角验算则不必采用偶然偏心地震结果。 SATWE : WDISP.OUT TAT: TAT-4.OUT PMSAP: 简单摘要文件(工程名TB.RPT) 详细摘要文件(工

8、程名TB.ABS),4)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构件内力输出: 构件增加了5%X向偏心地震作用效应和5%Y向偏心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均可通过文本文件或图形文件查看。 构件内力文本文件中4组偶然偏心地震工况的标记如下: A) X向地震,所有楼层的质心沿Y轴正向偏移5%,该工况记作: EXP(PMSAP)、+5%(TAT)、X方向左偏心(SATWE); B) X向地震,所有楼层的质心沿Y轴负向偏移5%,该工况记作: EXM(PMSAP)、-5%(TAT)、X方向右偏心(SATWE); C)Y向地震,所有楼层的质心沿X轴正向偏移5%,该工况记作: EYP(PMSAP)、+5%(TAT)、Y方向左偏心(S

9、ATWE); D)Y向地震,所有楼层的质心沿X轴负向偏移5%,该工况记作: EYM(PMSAP)、-5%(TAT)、Y方向右偏心(SATWE);,实例: 偶然偏心对构件内力的影响 构件标准内力对比 (FRAM1 第 8 层) 梁支座弯矩比 1.16( 2) 1.01( 24) AVER= 1.06 梁剪力比 1.16( 2) 1.01( 24) AVER= 1.06 柱剪力Vx比 1.17( 23) 1.01( 6) AVER= 1.06 柱剪力Vy比 1.17( 24) 1.01( 2) AVER= 1.07 柱轴力N比 1.09( 20) 1.02( 2) AVER= 1.05 柱底弯矩M

10、x比 1.17( 24) 1.01( 2) AVER= 1.07 柱底弯矩My比 1.16( 23) 1.01( 6) AVER= 1.06 柱顶弯矩Mx比 1.17( 24) 1.01( 2) AVER= 1.07 柱顶弯矩My比 1.17( 24) 1.01( 2) AVER= 1.07,偶然偏心对配筋(平均)的影响 柱 梁,15层框剪 11.9% 2.3% 13层框剪(PJ2) 0.4% 1.7% 33层框支 0.8% 8层框架 7.7 3.9% 21层框剪 0.9% 1.2% 19层框剪 1.3% 1.2% 18层框剪 0.7% 3.0% 平均增加 3.82% 2.01%,偶然偏心对最

11、大位移比的影响(最大/平均) 不考虑 考虑 增加,15层框剪 1.20 1.31 8.11% 13层框剪(PJ2) 1.82 1.95 6.99% 33层框支 1.05 1.5 30.32% 8层框架 1.76 2.39 26.22% 19层框剪 1.57 1.75 10.04% 18层框剪 1.43 2.03 29.16% 平均增加 18.47%,4 竖向地震作用 规范条文 新抗震规范5.3.1条规定,对于9度的高层建筑,其竖向地震 作用标准值应按公式(5.3.1-1)和(5.3.1-2)计算,并宜乘 以1.5的放大系数。相当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3.4%; 新抗震规范5.3.3条规定,长悬臂

12、和其它大跨度结构竖向地 震作用标准值,8度、8.5度(0.3g)和9度时分别取重力荷载代表 值的10%、15%和20%; 新高规10.2.6条规定,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8度抗 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影响。,实现: 应用竖向地震 1. 设立竖向地震的计算开关,由用户自行决定是否考虑竖向 地震作用。 2. 增设竖向地震作用系数项,程序自动取规范规定值,允许 用户修改此值,从而自己决定总竖向地震作用的大小。 SATWE按规范内定。 3. 当上部结构楼层相对于下部楼层外挑时,用户应设置计算 竖向地震作用。 4. 尚不能单独计算转换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用户需要,可 整体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5

13、. 尚不能单独计算连体结构的连接体的竖向地震作用。用户 需要,可整体考虑竖向地震作用。,5 有效质量系数:振型数够不够? 概念来源:WILSON E.L. 教授曾经提出振型有效质量系数的 概念用于判断参与振型数足够与否,并将其用于ETABS程序, 他的方法是基于刚性楼板假定的,不适用于一般结构。 方法发展: 现在不少结构因其复杂性需要考虑楼板的弹性变形, 因此需要一种更为一般的方法,不但能够适用于刚性楼板,也应 该能够适用于弹性楼板。出于这个目的,我们从结构变形能的角 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通用方法来计算各地震方向 的有效质量系数,这个新方法已经实现于TAT、SATWE和PMSAP。

14、 经验:根据我们的计算经验,当有效质量系数大于0.9时,基底 剪力误差一般小于5%。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有效质量系数大于0.9 的情形为振型数足够;否则称振型数不够。,规范:高规(5.1.13)规定对B级高度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 有效质量系数不小于0.9;抗规(5.2.2)条文说明建议有效质量系 数可取为0.9 实现: 程序自动计算该参数并输出。 TAT输出在“TAT-4.OUT”文件中; SATWE输出在“WZQ.OUT”文件中; PMSAP则输出在详细摘要 “工程名.ABS”文件中。,重要概念:结构的固有振型总数-参与振型数的上界 1) 只有搞清楚这个概念,选择振型数才不会犯错误 2) 如

15、何判断一个结构的固有振型总数: 离散结构的振型总数是有限的,振型总个数等于独立质量 的总个数。可以通过判断结构的独立质量数来了解结构的 固有振型总数。具体地说: 每块刚性楼板有三个独立质量Mx,My,Jz; 每个弹性节点有两个独立质量mx,my; 根据这两条,可以算出结构的独立质量总数,也就知道了 结构的固有振型总数 3)若记结构固有振型总数是NM,那么参与振型数最多只能选 NM个,选参与振型数大于NM是错误的,因为结构没那么多。,4)参与振型数与有效质量系数的关系: 4-1)参与振型数越多,有效质量系数越大; 4-2)参与振型数 =0 时,有效质量系数 =0 4-3)参与振型数 =NM 时,有效质量系数 =1.0 5) 参与振型数 NP 如何确定? 5-1)参与振型数 NP 在 1-NM 之间选取。 5-2)NP应该足够大,使得有效质量系数大于0.9。,6) 有些结构,需要较多振型才能准确计算地震作用, 这时尤其要注意有效质量系数是否超过了0.9。比 如下面的结构:,八层钢框架,存在大量越层柱和弹性节点,这种 情况往往需要很多振型才能使有效质量系数满足要求。 原因:振型整体性差,局部振动明显,8层结构 算了30个振型有效质量系数仍不够,算了60个振型有效质量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