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化石吟 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880897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1化石吟 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5.21化石吟 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5.21化石吟 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21化石吟 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1化石吟 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石吟教学目标: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赞颂之情。理清结构,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本诗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教法、学法分析: 本诗教学方法适合采用诵读与质疑相结合的方法。本诗是一首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的科学抒情诗,在教学本文时,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诗中所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诵读,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同时,通过诵读,让学生搜寻自己脑中的疑惑点,经过师生共同研讨解决,从而深入理解本诗的内涵,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文学、爱科学的热情。

2、教学设计一、精心导入1、用音乐导入。播放音乐木鱼石的传说,教师解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2、出示课题,并析题:解释“什么是化石”。并播放化石图片,教师进行解说。(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上生物

3、进化的主要证据。大多数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贝壳、骨骼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化石等。) 二、感知内容1、本诗题目中的“吟”字有何含义,那么赞颂什么呢?请听课文录音,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由此赞颂科学的神奇。)2、学生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请找出有关段落,并给诗歌分层,概括大意。(诗歌在结构上是“总一分一总”;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三、自主

4、探究1、学生齐读36节,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也可说说在读诗过程中碰到的困惑之处。问题组例举: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b“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c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d“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

5、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说明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这样设喻,生动形象,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2、教师提问:说说诗中第1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排比的修辞,通过连续的四个问句,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也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启了读者想像与联想的阀门。)3、学生再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四、反思拓展1 思考:同学们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 2 根据你所知道的或能设计出的科学技术,谈谈让灭绝的物种重生的方法。3、你学了这首诗后,有何感想?(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板书: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五、布置作业1、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观)有感2、熟读课文。 课后小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能依据新课改要求,让学生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在平等交流中展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并通过启发、合作、交流、探究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有所发现、学有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