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寓言四则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87930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5寓言四则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5寓言四则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5寓言四则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5寓言四则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5寓言四则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结合生活体验深刻理解寓意。教学重点:分析故事情节。多角度概括寓意。教学难点:结合注释试着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意动用法、文言中分数的表示方法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导语: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2、介绍寓言3、作家作品介绍韩非子淮南子二、翻译智子

2、疑邻、塞翁失马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

3、础。复述课文大意,背诵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3、讨论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三、课堂小结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四、布置作业:1、在作业本上翻译两则寓言智子疑邻塞翁失马2、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板书:智子疑邻(韩非子)(意动用法)起因:天雨墙坏经过:其子、邻人之父劝富人修墙结果:晚上富人家被盗,其家智其子,疑邻人塞翁失马(淮南子)祸 福 祸 福(马亡)(将马归)(折其髀)(父子相保) 祸福相倚,互相转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课后反思: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