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课一练(上海版七年级上) (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87239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课一练(上海版七年级上) (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6.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课一练(上海版七年级上) (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6.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课一练(上海版七年级上) (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6.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课一练(上海版七年级上) (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6.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课一练(上海版七年级上) (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课一练(上海版七年级上)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每课一练(上海版七年级上) (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语文初一语文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愚公移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两篇 老翁捕虎 只有五条横街口 的距离 二、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生字 万仞rn汝r箕畚j bn孀妻shung 龀chn穷匮ku畎亩qun 傅说yu 胶鬲g 孙叔敖o 空乏kng 拂乱f 鸠ji 柘木zh 白喙hu 自詨xio 堙yn 溺n 夸父ku f旌旗jng 邑人y 歙县sh 皓然ho 咳嗽su 哂shn 颔hn 尾闾l 信夫f 秉烛bng 恪守k 谬巧mi 后嗣s 下缒zhu 橱窗ch 筋疲力尽jn 诧异c

2、h 充溢y 2、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3、词语 (1)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通返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 一厝朔东 厝通措 无陇段焉 陇通垄 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衡于虑 衡通横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作状语, “用箕畚” ) 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作动,用尽。险:形作名) 聚室而谋(使动用法:把召集起来) 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痛苦。形容词使动用法。 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惊动。使动用法。 人恒过 过:犯错误。名词作动词用。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里面。出:外面。均为动词用作名词。 北饮大

3、泽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5)句式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省略主语“二山” )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主语“愚公” ) 始龀,跳往助之(省略主语“遗男”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省略介词“于” ) 其如土石何(“如何”文言固定句式,意思是把怎么样) 4、作者 (1)关于列 子 列 子 ,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 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 、 黄帝 、 汤问 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2)孟子(约前 372前 289)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 邹(今山东邹县)人。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孟子的仁政学说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4、有 孟子七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 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 (3)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先秦文献中一部集大成的百科全书。它记述的 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科学技术方面囊括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动物、植物、矿物、地 质水利、考古、人类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 (4)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河北省沧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 家。官至礼部尚书。主持编纂四库全书 (共收书 3 503 种,79 337 卷,分经、史、子、 集四部,故名“四库” ,内容十分广泛) ,经十年始成。纪昀能诗善文,著有笔记小说集 阅

5、微草堂笔记 ,另有纪文达公遗集 。 (二)阅读能力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积累文言知识。 2、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记叙生动的故事阐述自己观点的表达方式。 (四)思想教育 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发掘文章的现实意义。 三、教师建议 愚公移山 (一)愚公是正面人物,为什么却称为“愚”公?智叟是反面人物,为什么却称为“智”叟? 本篇寓言要歌颂的是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从这一点上说,愚公是很有智慧而智 叟是很愚蠢的,他们应该称为“智公”和“愚叟” 。但作者偏按照世俗观念给他们取名字, 包含了对世俗观念的讽喻,是反语。详见练习三。 (二)愚公为什

6、么能让智叟无言以对? 智叟的话看起来很有道理,但他只看到了愚公个人“残年余力”的微弱,而愚公则以 子 子孙孙指出了人力的无限和“山不加增”的有限,以无限对有限, 自然得出“何苦 而不平” 的结论。正是愚公的精神力量慑服了智叟。详见词句品味。 (三)在科技发达、讲求效率效益的今天,愚公精神是否还有积极意义? 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效率效益如何重要,人类永远要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永远需要乐 观 进取,树立必胜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愚公精神的实质就在于此。 (四)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操蛇之神、天帝、其妻、智叟的不同态度? 惧其不已;感其诚;献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笑而止之,甚矣,汝之不惠。 残年余力,山

7、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详见练习一、练习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什么会成为格言? 人在忧患中,意志得到磨练,能力得到培养,而摆脱逆境的欲望又成为动力,因此, 忧 患本是逆境,却反而有利于生存,有顺境的效果。因此,安乐本是顺境,却反而容易 导致死亡,有逆境的效果。这些都是矛盾的转化。两句话,在形式(句法结构)上是对称的, 而在内容上却是一个对比,内涵深邃而简洁,形式和节奏很明快,因此成了格言。 (二)本文在逻辑推理、行文表达上有何特点? 从枚举到归纳,从感性到理性。行文上注重排比,既严整又有变化,既平行又有递进, 形成强烈的节奏和气势。详见练习二、词句品味 2 说明

8、。 两篇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与愚公移山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故事都是虚构的,是超越现实的想象;情节都很简单;都体现了人类以弱小 的 人力挑战强大的自然力时那种不畏艰险、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乐观进 取精神。 不同点: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是纯粹的神话;而愚公移山主要是寓言,其幻 想 成分相对较少,哲理性较强,寓意较明显;神话则是民族集体的想象,幻想更为自 由,更富有浪漫的诗意。详见练习二。 老翁捕虎 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 (一)这两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亦即与本单元其他各篇的不同之处)? 都有较为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故事;故事中都有悬念;都是真人真事;都在讲述故事 之 后揭示主

9、题;主题都是关于“成功”的;其成功之道也是相通的,相通之处就是本单 元的主 题:心志坚毅(这点与其他各篇相同)。 (二)品味这两篇课文中应用悬念的技巧。 老篇:大失望先往捕之,赐食未晚老翁哂曰汝呼之醒触斧裂矣 卒章显“理” 。 只篇:只有五条马路口只有十一条马路口只有五条横马路口“我” 甚感奇怪亮出“生活哲学” 。 四、课文讲解 愚公移山 (一)文章主旨 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 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艰苦奋斗的道理。 (二)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文章开篇先介绍两山的“方”与“高”以及位置,为移山作铺垫。 第二

10、部分:愚公统一全家思想,排除疑难,开始移山。 第三部分;写愚公驳斥智叟的错误观点,表达了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念。 第四部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愚公移山取得成功。 (三)写作特点 作者善用对比和烘托的手法。通过愚公与智叟、京城氏遗男与智叟之间的对比,增强 了文章的感染力。通过山高路远、操蛇之神的惧、天帝的感烘托出了愚公的形象。故事完 整,叙事清楚,层次分明,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并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文 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四)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操蛇之神感到恐惧。天帝为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 第二题 首先是态度不同,愚公的妻子是“献疑” ,也就是提出疑问,而智叟则是 “

11、笑而止之” ,显然是在嘲笑。其次在情感上,妻子所担心的是愚公的年老体弱和“焉置土 石” ,表明了她对愚公的关心和对移山能否成功的担忧,因此,她在用语上真诚亲切。而智 叟则是在嘲弄愚公,说他“不惠”而且强调“甚矣” 。妻子说“以君之力” ,而智叟则说 “以残年余力”并且用夸张的语气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这些都表明了两人的截然不同。 第三题 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必须要言之有理。愚公移山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愚公 搬家和开路则体现了一种灵活。天帝代表了自然,天帝搬山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表现。河曲 智叟的观点是一种静止的缺乏远见的看法。 第四题 1、且:将近。2、之:结构助词“的” 。3、亡:通无 4、诸

12、:之于。5、阴: 汉水之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文章主旨 本文阐述了人处于困境之中才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意识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表明 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练造就的观点,即逆境能成才。 (二)文章思路 第一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位圣君贤相,他们都出身低下,经历曲折,最终 成就了大业。第二段紧承上文,从道理上分析,指出一个人只有经受身心的各种磨练,才 能在困境中奋发有为,增长自己的才干和智慧,干出一番事业。第三段推而广之,用三个 排比句先从正面论述一般人同样要经受挫折、困苦,才能不断长进,有所作为,进而从反 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国家常常容易衰亡的道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顺理成

13、章。 (三)写作特点 内容上 事例丰富,观点鲜明,层层深入,逻辑严密,不容置辩。 形式上多用排比句式。句式整齐有序。一气贯通,很有气势。 (四)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所讲故事一定要切合课文观点。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均可。 第二题 文章分三个层次从正反两个方面推导出了中心论点,任何一段都不可缺少。 第三题 苦:使受痛苦。 劳:使累。 恒:常。 拂f,违背。拂b,辅 佐。 两篇 (一)文章主旨 第一则古代神话记叙了女娃为报仇而填海不止的故事。表现了一种锲而不舍的顽强精 神。 第二则神话记叙了夸父为追赶太阳道渴而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勇于探索 的精神。 (二)作品形象 神话中的人物所遇到的困境

14、,往往不是个人的,而是与整个人类的生存紧密相关的, 不管是精卫、夸父还是愚公,他们实际上都是人类力量的代表。他们的斗争往往是失败的, 但是他们并不服输,于是借助神或神化、幻想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他们征服自然的理想。 因此古代神话的精神总体说来是积极的。而封建迷信故事,则着意宣扬人力的渺小和神力 的无边,引导人们屈从于不可捉摸的命运的安排。 (三)写作特点 文首、白喙、赤足:寥寥数笔,色彩鲜明,全然一位光鲜亮丽、美妙多姿的少女化身。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既是凡人,又具有非凡的神力。黄河渭水,是 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从中可见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故事是 悲壮的,但

15、这一片郁郁葱葱、桃李芬芳的景象,为这曲英雄悲歌奏响一段抒情浪漫的颂诗 般的尾声。 (四)课后练习解答 第二题 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都歌颂了一种为战胜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不 同之处为前者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后者则单纯为了复仇。前者最终实现了目标,具有一 种浪漫色彩的结局。古希腊飞人和夸父都为追寻太阳而死,但夸父是为了探索太阳的奥秘, 而古希腊飞人则是为了逃生。夸父的故事更能体现人类的探索精神。夸父、精卫以及挖山 不止的愚公,他们都体现了一种顽强和自然作斗争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三题 谋:商量。 河:黄河。 溺:淹死。 走:跑。 老翁捕虎 (一)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一个老翁捕虎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勤学苦练,熟能生巧的道理。作者强调 了后天反复训练的作用,对我们学习知识,提高自己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文章思路 文章虽短,但行文有波澜。先写虎患之暴,为老翁出场作了铺垫。紧接着邑人推荐 “唐打猎” ,又荐“艺至精者”二人将至,使人生出很多期待。主人公一出场,却是完全出 人意料, “老翁须发皓白,时咯吱作嗽” 。在做好了充分的铺垫,蓄足了气势之后,再写捕 虎的过程。老翁捕虎只用寥寥数笔,却鲜明地刻画出了他的经验老道,技艺高超。先判断 准确“此畜生尚睡”再命童子作虎啸唤虎,艺高人胆大。最后借老翁自言,道出了勤学苦 练,熟能生巧的道理,揭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