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 学案(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863265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 学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 学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 学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 学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 学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 学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2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 学案(4)(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1了解Na2O、Na2O2的性质和用途。2.掌握Na2CO3、NaHCO3的性质和用途。3.了解焰色反应的应用及实验操作。知识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学生预习区1氧化钠的性质2过氧化钠(1)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2)Na2O2的性质(3)Na2O2的用途:漂白剂、供氧剂。Na2O与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所以Na2O与Na2O2都是碱性氧化物,你同意这种观点吗?提示:不同意。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指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2O2与盐酸反应时不仅生成NaCl和水,还有氧气生成,故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教师点拨区1

2、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1)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全转变为Na2CO3粉末,此过程中的主要变化与现象有:潮解是固体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溶解的过程(属物理变化),风化是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化学变化)。(2)发生的主要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3)钠露置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类型有:反应、及中的第2个反应为化合反应,为分解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2Na2O2与H2O、CO2反应的关系(1)物质的量的关系无论是CO2

3、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两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放出O2的物质的量与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2)电子转移关系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每产生1 mol O2转移2 mol电子,在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O2、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3)固体质量关系2Na2O22CO2=2Na2CO3O2m(固体)278 g2 mol 2106 g56 g (2 mol CO的质量)即发生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2Na2O22H2O=4NaOHO2m(固体)278 g2 mol 440 g4 g(2 mol H2的

4、质量)即发生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4)CO2、H2O与Na2O2反应的先后顺序2H2O2Na2O2=4NaOHO2;CO22NaOH=Na2CO3H2O;总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所以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CO2和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为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对点即时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8 g Na2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4NAB7.8 g Na2O2与水反应,转移0.2NA电子CNa2O2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则N

5、a2O2与SO2反应:2Na2O22SO2=2Na2SO3O2D将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答案D解析Na2O2的电子式为Na2Na,每个Na2O2中含有2个Na、1个O,故78 g即1 mol Na2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3NA,A项错误; ,故7.8 g即0.1 mol Na2O2与水反应转移0.1NA电子,B项错误;Na2O2具有氧化性,Na2O2SO2=Na2SO4,C项错误;由于2Na2O22H2O=4NaOHO2,溶液显碱性,故紫色石蕊变蓝,又由于Na2O2的强氧化性而将溶液漂白,最终溶液变成无色,D项正确。2200 时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共23.2 g

6、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7.2 g,则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A0.2 mol B0.6 mol C0.8 mol D1.0 mol答案D解析设混合气体中CO2、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2CO22Na2O2=2Na2CO3O2 固体的质量差2 mol 88 g32 g56 gx 28x2H2O(g)2Na2O2=4NaOHO2 固体的质量差2 mol 36 g32 g4 gY 2y则:44x18y23.2 28x2y7.2解得:x0.2 mol y0.8 mol所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2 mol0.8 mol1.0 mol。方法规律过氧化钠的特殊性质(1)Na

7、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S2、SO2、SO、Fe2、酸碱指示剂等。(2)Na2O2在水溶液中能氧化一些有色物质使它们褪色。知识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学生预习区1碳酸钠、碳酸氢钠物理性质的比较(1)化学式、色态及俗称(2)碳酸钠、碳酸氢钠水溶性探究碳酸钠易与水结合形成晶体,并放出热量。水溶性:Na2CO3和NaHCO3均能溶于水,溶解度:Na2CO3大于NaHCO3。水溶液酸碱性:Na2CO3、NaHCO3水溶液均呈碱性。2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1)如图所示实验为“套管实验”,小试管内塞有沾有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点燃酒精灯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小试管中棉花球变蓝色,B烧杯中澄清石

8、灰水变浑浊,A中有少量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2)实验结论: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物中含有CO2和H2O。由此可知,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少量NaHCO3?怎样除去NaHCO3溶液中的少量Na2CO3?提示:用加热法可除去Na2CO3固体中的少量NaHCO3,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向NaHCO3溶液中通入CO2,可除去少量Na2CO3,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教师点拨区1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1)按图中要求完成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

9、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少量等质量的Na2CO3、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两个气球体积均膨胀;NaHCO3与盐酸混合比Na2CO3与盐酸混合气球膨胀得快且大。(2)实验结论:NaHCO3与盐酸反应比等质量N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多且更加剧烈。(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CO2H2O,离子方程式是CO2H=CO2H2O;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CO2H2O,离子方程式是HCOH=CO2H2O。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及相互转化(1

10、)鉴别 (2)转化 对点即时练1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项,选项中发生的反应分别为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两者现象相同(产生白色沉淀),错误;B项,滴加到等浓度的稀盐酸中NaHCO3溶液反应更剧烈,错误;C项,Na2CO3与CaCl2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正确;D项,逐滴加入盐酸时,NaHCO3立即产生气泡,Na2CO3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才产生气泡,错误。2下列

11、叙述中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不相同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NaHCO3能转化成Na2CO3,但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A项,根据碳原子守恒,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B项,发生反应:COH=HCO,不生成CO2;C项,二者能相互转化:NaHCO3NaOH=Na2CO3H2O,Na2CO3CO2H

12、2O=2NaHCO3;D项,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时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中消耗H2O,且生成的NaHCO3溶解度小、质量多,故NaHCO3会结晶析出。方法规律Na2CO3溶液与盐酸互滴时反应现象的不同点(1)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2HClNa2CO3=2NaClCO2H2O现象: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2)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HClNa2CO3=NaClNaHCO3HClNaHCO3=NaClCO2H2O现象:刚开始无气泡产生,盐酸滴加到一定量后,有气泡产生。结论:不同的滴加顺序产生不同的现象,

13、这也是鉴别Na2CO3溶液和盐酸的一种方法。知识点焰色反应 学生预习区1定义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2操作3几种金属元素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观察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4应用(1)用于金属单质或其离子的鉴别。(2)制造节日烟花。焰色反应只是金属离子所具备的性质吗?提示: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的离子和原子均有焰色反应。教师点拨区(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不是单质或某种化合物的性质。(2)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3)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目的是滤去黄色的光,避免少量的钠元素对鉴别钾元素的干扰。对点即时练1下列关于焰

14、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颜六色的焰火是物质本身燃烧的颜色B氢气、硫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颜色,这也是焰色反应C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则可证明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只含有KD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元素灼烧时所呈现的特殊颜色,是物理变化答案D解析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火焰所具有的特殊颜色,A、B错误;C中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时会把可能存在的Na产生的黄色光掩蔽,因此焰色呈紫色,不能排除Na,C错误。2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金属的化合物灼烧时才会有不同的焰色B每次实验后,铂丝都要用水洗净C若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紫色,说明样品含单质钾D若样品灼烧呈黄色,判断一定有Na元素,但不能排除含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