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pdf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84673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6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pdf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pdf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pdf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pdf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pdf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pdf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pdf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 第 1 页(共 6 页)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 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由此可见,儒家思想 A对天人

2、关系有所研究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注重于现实政治诉求 D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 2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孔子热心救世,但他的救世思想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壁。 造成孔子碰壁主要在于他的救世思想 A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B忽视法治而只重视德治 C旨在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D未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3朱熹对王安石评价道:“惑乱神祖之聪明而变移其心术,使不得遂其大有为之志,而反为一 世祸败之原。”其评价 A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B以理学攻击异己之术 C捍卫了神学的权威 D对理学发展有所损害 4王夫之明确指出:“天之命,有理而无心者也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 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

3、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由此可知, 王夫之 A把自然规律与人伦物理相统一 B全面地继承了程朱理学 C唯物地批判了儒学的“天命论” D系统地总结了传统儒学 5“它在欧洲的出现,把学术、教育从基督教修道院中解放出来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确立和思想文化的交流传播起了巨大作用。”材料评价的是 A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 6汉昏候刘贺墓葬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考古 人员从主棺内提取出百余件珍贵文物,其中韘形佩、玉剑彘等一批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的精 美玉器重现世间。下图是该墓葬挖掘的一枚玉章,由此可知 绝密启用前 座号 高二历史 第 2 页(

4、共 6 页) A印章沿用了秦统一文字的字体 B金印上书写的文字可能是铭文 C竹简木牍可能记载有佛教经典 D王国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7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很多描写都家喻户晓,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但是,这与三 国志中的诸葛亮形象却有明显不同,甚至像草船借箭等也并非诸葛亮所为。对此认识正 确的是 A文学作品对历史的叙述不可信 B文学作品和正史都无法获取历史真相 C时间久远导致对历史认识不清 D立场和价值观会影响历史的叙述倾向 8近代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认为中学远比西学优越,甚至认定“西学源于中学”, 中学是西学的“祖师”,应当“西人由外归中”,而中土即使需要学习西方文明,也应从 “

5、经世之学”出发去学习,而且仅限于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这一心态 A是晚清经济结构变动的反映 B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转型 C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开展 D是近代 9康有为说: “人人皆天生,故不曰国民,而曰天民。人人既是天生,则直隶于天人人皆 同胞而相亲如兄弟。 ”此观点实质上 A宣扬了变法图强的急迫性 B指明君主立宪的重要性 C继承了儒家“民本”思想 D否定君主地位的独特性 10 五四运动前夕, 鲁迅说: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 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不许妄 谈法理以至护法,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 教,都摩肩挨背的存在。”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多元并存的复杂状态 B民主

6、科学已深入人心 C封建思想仍根深蒂固 D物质生活极具包容性 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中国,胡适是实用主义的主将,他不遗余力地提倡研 究和解决即实际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改善中国。李大钊与他之后不久的陈独秀,则 主张效仿苏俄的形式,进行直接和彻底的真汉子社会转型”。二者的争论 A使得中国社会完成了转型 B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C为共产党的成立准备条件 D消除了救亡方式上的分歧 12有学者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政治思想在 20 世纪初成为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这 是因为三民主义 A顺应了中国政治民主化潮流 B成为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C全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D完整地表达了西方政治理

7、念 高二历史 第 3 页(共 6 页) 131927 年 8 月,毛泽东在湖南暴动大纲中提出:“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 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据此 可知毛泽东 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 B最早提出土地革命思想 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 D已经萌发“割据”思想 14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领导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把中国从混乱引 向大治,从崩溃的边缘引向繁荣昌盛。下列关键词组合能体现其治国方略的是 A拨乱反正、一国两制、市场经济 B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三个代表 C改革开放、两个凡是、韬光养晦 D三面红旗、实事求是、共同富

8、裕 15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成就 A使中国科技迈入先进行列 B使中国成为世界核大国 C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D粉碎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16在 19491976 新中国文艺作品中,女性成为该时期艺术作品中的主角,几乎占据了该时期 艺术的半壁江山。下图两幅画中,画家幻想一个丰衣足食、物质丰盈的世界。该作品的出 现表明 A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B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 C社会主义制度下女性地位的提升 D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 17普罗泰格拉认为,事物就是人们感觉到的那个样子,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当人们觉得 某法律不合理时人们就可以进

9、行改革。对于此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A体现了理性和思想自由 B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18布克哈特感叹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有多少人如不能以丰功伟绩流芳百世,就力图以 恶德丑行遗臭万年啊!”这反映出文艺复兴 A推动人们积极追求现实幸福 B使意大利成为人们向往的圣地 C促进了极端个人主义的膨胀 D禁锢人们思想的神学已被推翻 初踏黄金路 (1963 年) 稻香千里飘,人人逞英豪 (1961 年) 高二历史 第 4 页(共 6 页) 19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把人类社会进程描绘为一个由自然状态到政治 社会状态、终止于专制政治社会的过

10、程,他反对以道德败坏和人性异化为代价来换取科技 进步和物质增长。这说明,卢梭 A积极的乐观主义者 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C反对科技飞速增长 D对理性持质疑态度 20 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自然秘密协会”于 1560 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 立。1601 年,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 32 名院士,包括物理学家伽利略。据此 可知 A近代科学得到充分发展 B意大利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 C人们已冲破神学的束缚 D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相互推动 212019 年 2 月 12 日是达尔文 210 周年诞辰,2019 年也是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 160 周年。达尔文的理论早已成为生物学的基

11、础,但在科学超级大国美国,反对进化论的 声音却响亮而持久。这反映 A科学与宗教势不两立 B宗教影响的根深蒂固 C进化论存在严重缺陷 D科学难以改变人们观念 22如果没有牛顿力学和那时其他科学家创立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发生 18 世纪的产业革命; 如果没有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 电气化时代在 19 世纪就不可能出 现;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那么,电子和原子时 代的到来就不可能在 20 世纪变为现实。这表明 A科技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进步 B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C科技发展具有阶段性且无止境 D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23普朗克墓的

12、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刻着他的名字,墓志铭是描述量子大小的普 朗克常数的值。普朗克的贡献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 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C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宏观世界认识不足 D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4“(这种画派)是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分割线,它创立了全新的色彩体系,在艺术表现 上打破了常规的固有色思想,并对之进行了科学的、客观的分析。”下列属于这一画 派的作品有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日出印象 D现代主义 高二历史 第 5 页(共 6 页) 25威廉曼彻斯特这样描述一个美国家庭:“现在他们并排地、而且常常并肩地坐在一起,看上 几个小时电

13、视,连目光都很少交换。如果他们交谈,有时也是气鼓鼓的,为这个或那个节目的 好坏而争吵。”这说明电视 A是娱乐生活最便捷的平台 B提升了民众的生活质量 C激化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 D已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二、综合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 (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孔子看来,感情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衍,从爱自己的父兄到爱其他人,血缘也 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广。所以儒家断定,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者,未之有也” 。这是建立一个国家秩序和理性社会的心理基础。 摘编自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材料二 许多哲学史论著喜欢把宋明理学公式化

14、地分割为宇宙观、认识论、社会政治思想几 大块论述,如果从宋明理学的发展行程和整体结构来看,无论是“格物致知”或“知行合一”的 认识论,无论是“无极” “太极” “理” “气”等宇宙观世界观,实际上都只是服务于建立这个伦 理主体,并把它提到“与大地参”的超道德的本体地位。 摘编自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和历史过程,造就了以儒学为核心的封建意识形态,这种 同封建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的统一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对劳动人民起着极大地麻醉欺骗作用, 因而它有效地稳定着封建社会秩序。为了使儒家学说更好地发挥巩固封建经济和政治制度的作用, 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不断地对它加工改造,

15、逐渐使之完备细密,并在一个很长时间内, 进行了儒学的造神活动:把孔子偶像化,把儒家经典神圣化,又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将儒 家变成了儒教。 摘编自任鹏中国儒学发展史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儒学的治国理念。 (3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 (3 分) (3)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儒学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因素。 (6 分) 27 (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 取向由“神”转向“人” ,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綷。18 世纪的启 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 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 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 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 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 属于人的, 为的是人的最高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