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斯蒂芬·茨威格,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他为著名文学和历史人物所作的评论和传记,使他享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立即行动,快速反应,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1-须发 2-面部轮廓结构 3-面部特征 4-长相 5-拜访者的态度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2、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4、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5、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 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肖像描写的技法,一、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二、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五、六十年代托尔斯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 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而不抗恶的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摄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1904年写信给日皇和沙皇反对日俄战争 1910年10月决意放弃财产,从家中独自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返回,作业一:课外阅读托尔斯泰的一部小说, 写一篇读书笔记《复活》、 《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作业二:读《人世间最美的坟墓》 一文,写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