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五分册笔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74557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五分册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历史第五分册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历史第五分册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历史第五分册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历史第五分册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五分册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五分册笔记(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分册第 1 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鸦片战争的背景1、大背景(1)中国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康乾盛世”过后,清王朝逐渐衰落。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危机四伏。但统治者仍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需求此时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19 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在远东地区的主要侵略目标。2、小背景:1839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1)原因:1840 年代以前,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一直处于入超地位。为攫取暴利,扭转

2、贸易逆差,英国以印度为基地,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2)措施:1838 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 年 6 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110 多万公斤。(3)影响: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提供了借口二、鸦片战争的过程1、开始:1840 年 6 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2、结束:1842 年 6 月,中英签署南京条约(1)割地:割让香港岛(2)赔款:洋银 2100 万元(3)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

3、波、上海五口通商(4)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的关税须与英国协商。三、鸦片战争的影响:1、南京条约使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社会性质上:此后百年间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主要矛盾上: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4、革命任务上: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

4、时期。5、经济发展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6、社会思潮上:(1)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2)1842 年,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是鸦片战争时期强国御侮的时代强音,也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先声。(3)从此,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潮。第 2 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原因:1、鸦片战争后,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

5、权益,自 1854 年起,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2、1856 年,英国以“亚罗号事件”、法国以“ 马神甫事件” 为借口,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二、实质:此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有成“英法联军之役”(英法出兵,美俄充当“调停人” 从中渔利)三、过程:1、第一阶段:(1)1857 年攻陷广州,1858 年攻陷大沽,侵入天津城郊。(2)1858 年,中国与英法美俄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牛庄、汉口、九江、南京等 10 通商口岸(开埠最多)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赔偿英国

6、白银 400 万两,法国 200 万两。2、第二阶段:(1)1860 年 2 月,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增兵扩大战争。1860 年 8 月攻入天津,咸丰逃往热河;10 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2)1860 年,中国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分别赔偿英法军费白银 800 万两四、沙俄趁火打劫侵占领土(沙俄是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1858 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 6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地最多)(东北方位)2、1860 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 40 多万平方

7、公里的领土(东北方位)3、1864 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西北方位)4、1881 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西北方位)第 3 课 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社会矛盾不断激化。(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廉价商品自通商口岸源源而入,破坏了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和传统手工业,造成大批劳动人民破产失业。(2)清政府为支付巨额兵费和赔款,大肆搜刮,百姓生活困苦不堪。2、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以传教为名,组织群众,发动太平天国运动。3、开始: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4、永安建制(永安封王):(1)1851 年,

8、太平军攻占永安。(2)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5、定都:1853 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6、前期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2)影响:表达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剥削的美好愿望;但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从未实行过。7、北伐和西征(1)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迅速发展,引起清政府的恐慌。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清政府建立江南大营(南京东郊)和江北大营(扬州),围困天京;命各地举办团练,共同镇压太平

9、军。为打破清军的封锁,太平天国先后进行北伐和西征(2)北伐:北伐的目标是进攻北京。由于孤军深入,后援不继,北伐以失败告终。(3)西征:西征的目标是夺回安庆、九江、武昌等长江沿岸重镇以及安徽、江西等地,以卫护天京。西正在石达开的指挥下,取得胜利。8、全盛:1856 年春,太平军击溃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解除了天京的威胁。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9、1856 年天京事变(内讧)使天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9、挽救危局(1)军事上:起用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担任军事指挥。陈玉成、李秀成先后击溃江南江北大营。李秀成东征上海,多次击败上海地方官绅与英法侵略组织的“洋枪队”。(2)政治上启用从香

10、港归来的洪仁玕,主持朝政。洪仁玕提出统筹全局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改哥内政,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新式学校、医馆,与外国通商,进行文化交流。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未能付诸实施。11、失败:(1)1861 年,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安庆。(2)1862 年,陈玉成被俘遇害。(3)1863 年,湘军与李鸿章的新编淮军进攻天京。(4)1864 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11、影响:(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坚持抗清斗争十多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可能挽救中

11、国的命运。第 4 课 洋务运动一、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深受西洋坚船利炮威力的刺激。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购置外洋船炮,兴办军工企业。3、一些中下层士绅也要求效法西人,以求自强。4、朝野上下形成一股创办洋务的思潮二、代表人物:朝廷有奕訢、文祥,地方又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以“ 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挽救清王朝的体制和统治 )四、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总理衙门(总署、译署)1、1861 年设立,奕

12、訢担任总理大臣2、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如外交、通商、关税、海防等,后又扩展到购置舰船、设厂、开矿、筑路、派遣留学生。五、内容三部曲1、自 1860 年代起,军事上以“求强”为主,重点是“ 练兵制器 ”。(1)1861 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2)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3)自 1870 年代起,清政府开始筹建新式海军。初步建成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三支海军,后又建成北洋舰队。2、自 1870 年代起,经济上提出“求富”的主张,着手兴办厂矿、铁路、航运、电报等民用工业,推动洋务运动由练兵制器转入民用制

13、造(1)原因:为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原料、能源、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同时也为了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2)代表企业:1873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1877 年,李鸿章在滦州创办开平矿务局,这是近代中国最早使用机器采掘的大型煤矿。(3)性质:除少数为官商合办外,大多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即由官府控制管理大权,吸收商人投资参股。与军事工业相比,民用工业具有更多的资本主义色彩。3、文化上,培养洋务人才。(1)开办新式学堂1862 年,在奕訢的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聘请外国人位教习,教授英法等外文,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

14、一所新式学堂1863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其他还有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作用:培养了一大批外语、科技军事人才,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2)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1872 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 30 名幼童赴美留学福州船政学堂先后派遣三批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不少人归国后成为北洋水师的骨干六、洋务运动的影响:1、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因此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技和工艺制造,没有触动封建政体,并且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因此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第 5 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一、近代民

15、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鸦片战争之后,外商在通商口岸陆续创办了一些近代企业,获利丰厚。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影响下,沿海地区的一些商人、买办、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近代工业,采用机器生产。2、代表企业1869 年,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率先使用车床进行生产。到 1880 年代,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1872 年,陈启沅在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缫丝厂。3、影响:随着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出现,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使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生重要变化。4、特点:(1)大多分布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2)外国资本由于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

16、,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早期的民族工业在与它们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同时民族工业还受到官府的束缚和压制。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3)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许多民族工业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寻求外国资本的庇护,或攀附官僚势力,所以它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又有较强的依赖性。二、西学传播1、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要求了解西学、学习西方的人越来越多。(2)洋务运动期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外交往的扩大,西方近代以来的学术文化在中国逐步得到传播。2、途径:(1)办学兴教、翻译西书是西学传播的主要渠道。(2)派遣留学生和使臣到海外学习或工作。(3)传教士的活动。3、影响:西学的广泛传播,给中国带来了新知识、新学问,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气。三、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