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73424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暑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暑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暑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暑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暑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一、以教疼子原文:石碏 谏卫庄公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自古知爱子不如教, 使至于危辱乱亡者,可胜数哉! 夫爱之当教之成人。爱之而使陷于危辱乱亡,乌在其能爱子也? 人之爱其子者多曰:“儿幼,未有知耳, 俟其长而教之。”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伐之, 其用力顾不多哉 ?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11)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注释:石碏:春秋时卫国大夫。 爱: 疼爱。义方:义, 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方,正直。弗:不能。骄奢淫逸 :骄横、奢侈、荒淫、放荡。 来:产生。 使:致使。乌:哪,怎么。俟:等到。 顾:

2、 反而。(11)曷: 何不。1.分别说说下面加点的“之”的用法臣闻子教之以义方( )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是犹养恶木之萌芽( )开笼放鸟而捕之( )2.文中反映了一部分“父亲”对教育孩子时所持有的错误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来回答)_3.本文主要是以_表达方式为主,阐述了对孩子应从小教育的观点,打了三个比方:4、你认为石的观点正确吗?想想看,如果石 是方仲永的父亲,那么方仲永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1.( 1)代词,代自己的孩子(2)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无实意(3)助词,的(4 )代词,鸟2. 孩子小,不懂事罢了,等到长大了的时候再教育他们。3.议论。(1)犹养恶木之萌芽,曰俟其合抱而

3、伐之(2)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3)解缰放马而逐之4. 正确。天资聪慧加上正规教育,方仲永可能成为一代非常杰出的英豪。二、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注丹青:指绘画。小术:

4、小技巧,小法术。绐:欺骗。全品中考网 (选自晋书 文苑,有删改)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若云兴霞蔚 (2)恒自梢至根 (3)尤善丹青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 (2)以为求之必得。 翻译: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

5、蔽 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答案】 9(4分)(1)好像(2)常常(3)擅长(4)流传、传说(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A 11(4 分)(1)( 顾恺之) 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每句2 分,意对即可) 12(2分)画绝 痴绝(每点1 分) 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 ) 【注释】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虞(y ),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虢(gu),

6、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德,恩德。取,攻占。 23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假道于虞而伐虢 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2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分) 【答案】23 晋献公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晋国攻下虢国之后,军队在返回途中灭掉了虞国。 (采分点为“假”“伐”“反”,译为“借”“攻打”“返回”,各1 分;其它文从字顺得1 分) 24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与下列示例意思接近亦可。(1分)示例一 唇亡齿寒。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示例二 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示例三 假途灭虢。指以借道为名行灭国之实的计谋

7、。四、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注释】曹公:指曹操。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辎(z)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

8、等的统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会表卒 (2)遂将其众去 (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 (4)或谓先主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4分)【答案】 1.(1)适逢,正赶上 (2)率领,带领 (3)劝说,说服 (4)有人 2.你现在虽然拥有大批人马,但是真正能披甲作战的人很少,如果曹操大军到来,凭什么来抵抗他呢? 3.因刘表的礼待之恩,刘备不忍心攻打刘琮,在危难之时,刘备不忍心丢弃跟随他的百姓。 五、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

9、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日:“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顿愈。 (选自晋书) 【注】 久阔:久别 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 沉疴(chn k):久治不愈的病。6、解释加点词。(4分) (1)乐广尝有亲客( ) (2)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 (3)漆画作蛇 ( ) (4)广乃告其所以(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8“客”久病不愈的原因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3分) 【答案】1

10、.(1)曾经 (2)意料,想 (3)像蛇一样 (4)的原因 7.看见杯中有条小蛇,心里十分厌恶它,喝完后就生病了。 8.告诉人们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就疑神疑鬼、胡乱猜测,庸人自扰。(或:凡事应多作调查研究,千万不能见到一点形迹就疑神疑鬼。)六、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注】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 敲戛:敲打。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自叹每有欲往 往_ 辄复不遂 辄_ 任之而已而已_【

11、答案】11答案:去,前往 就 罢了 评分:每小题l分。共3分。12答案:趣在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六、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节选自东坡志林)【注释】孙莘老:人名。 乘间:乘机。全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如此少有至者 多作自能见之25翻译下面的句子。 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26欧阳修认为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是 ( )。(请用原句回答)【答案】24达到 代词,指文章毛病/缺点 25曾经乘机拿文章问(请教)他。 26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