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班制造企业管理基础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8683837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越工程师班制造企业管理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卓越工程师班制造企业管理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卓越工程师班制造企业管理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卓越工程师班制造企业管理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卓越工程师班制造企业管理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卓越工程师班制造企业管理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越工程师班制造企业管理基础(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伏平 副教授,制造企业管理基础,西南科技大学,课程简介,一、学习本课程的意议。 弥补工科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不足 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的内容框架。 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制造企业的类型及特征等 制造生产准备阶段(产品和技术选择、研发管理、选址与设施布置、工作组织与设计) 制造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计划、劳动定额和生产能力“时间研究”、生产控制 )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改善(方法研究、现场管理、质量改进),参考资料,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 2、生产与运作管理 陈荣秋、马士华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3、生产与运作管理 张群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年第1版 4、制造业6S精益管理:现场改善利器 孙少雄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1版 5、工厂物理学制造企业管理基础 (第2版) ,(美)霍普(Wallace j.Hopp),(美)斯皮尔曼(Mark L.Spearman)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6、新丰田生产方式(第3版),(日)门田安弘著,王瑞珠,李莹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案例1:分 粥,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

3、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案例2: 猎人与兔子,(1)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

4、久仍没有捉到。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2)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 想想都有什么方法?,如果猎人这样: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已没的吃.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

5、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接下来你怎么办?,(3)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的就越利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

6、,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接下来你还要怎么办?,(4)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数量.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你怎么办?,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期有效

7、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Herri Fayol) 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工作达到组织的目标 管理概念的理解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包括人、财、物、土地、信息等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计 划,组 织,领 导,控 制,决策,信息获取,二、管理者的技能,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各层次管理所需的管理技能比例,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生平 (18561915 59岁),18岁前 学习阶段,精通法语和德语,考上哈佛大学法学院, 因故未上。 182

8、2岁 在一家小型工厂当学徒 2234岁 从普通的技工工程师总工程师(28岁) 3436岁 出任一家制造纸板的公司的总经理 36 管理咨询,1895年 39岁 计件工资 1903年 47岁 工厂管理 1911年 56岁 科学管理原理,泰勒: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科学管理理论,泰勒 著名的三大实验,1搬运铁块的实验,2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3金属切削实验,泰勒的三个基本出发点,效率至上,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的手段,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合作,75名工人,30米,80多斤重 12.5T/天人47 .5T/天人 $1.15/天人$1.85/天人,铲铁16T/天人

9、59T/天人 400至600人140人 $1.15/天人$1.85/天人,历时26年,试验3万次,耗资15万美元 发现高速钢,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泰勒的五条科学原则,第二,科学的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第三,与工人亲密协作,第四,劳资双方进行职责分工,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方法,第五、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生平 (18411925 85岁 比泰勒大16岁),19岁前 学习阶段,毕业于一个矿业学院 1931岁 工程师 3147岁 总管总工程师 477

10、7岁 总经理 77 退休,企业的六大类工作: 法约尔认为:企业的全部活动可以分为六种,即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 财务活动(筹集和最适当地利用资本) 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 会计活动(财产清点、资产负债表、成本、统计)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具有五大职能,即 计划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 组织建立企业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指挥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协调连接、联合、调动所有的活动及力量 控制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 达的命令进行,d.管理的十四项原则,1、劳动分工 2、权利和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

11、服从集体利益 7、人员的报酬 8、集权与分权 9、等级制度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的稳定 13、首创精神 14、人员的团结,代表著作: 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 德国著名管理学家 组织理论之父 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理想的行政组织: (1).任何组织要有目标 (2).劳动分工有利于实现目标 (3).按等级制度形成的指挥链 (4).人员关系上的指挥和服从 (5).实行人员委任制并明确升迁制度,对权力的分类: (1)合理的权力 法律规定,慎重公正,适宜 作为权

12、力基础 (2)传统的权力 传统惯例或世系;效率低下, 不宜作为权力基础 (3)神授的权力 崇拜与追随;有感情色彩, 非理性,不宜作为权力基础,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古典管理理论小结,古典管理理论,经济人假设,法 约 尔,组织管理,企业组织效率,效率最大化目标,泰 罗,韦 伯,科学管理,个体效率,科层制,社会组织效率,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1、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 2、没有把管理对象上升到系统来认识 3、仅研究管理客观存在的内部,古典管理理论缺点的原因,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行为科学理论,霍桑研究,3,4,2,在西方电气公司(

13、Western Electric )设在伊利诺伊州西塞罗的Hawthorne 工厂进行而得名。该厂是一家生产电话机的工厂,设备先进,福利优越,具有良好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仍愤愤不平,生产效率不甚理想。这一实验最初试图回答一个非常质朴的问题:工作场所的照明对雇员的绩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初的照明实验引发了随后的一系列实验。,霍桑实验的五个假设:在实验中改进物质条件和工作方法,可导致产量增加 安排工间休息和缩短工作日,可以解除或减轻疲劳 工间休息可减少工作的单调性 个人计件工资能促进产量的增加 改变监督与控制的方法能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产量的提高,第1阶段:变换车间照明条件试验

14、 第2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第3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 第4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哈佛大学教授梅奥(18901949):1933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霍桑实验 19201933年长达12年之久且破坏严重的经济危机,1,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照明试验,访谈计划:直接法 -间接法,继电器装配试验室,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继电器第二装配组,绕线室,云母片剥离组,、车间照明实验否定第一假设 、继电器装配实验否定二、三、四假设 、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肯定第五假设 、继电器绕组的工作室实验 发现非正式组织,霍桑试验的成果:,三、管

15、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工作条件、工作环境、行政与监督、薪制、 企业制度、与上级、同事、下属的关系 激励因素:工作本身(价值、挑战性)、发展空间、被认可、责任心,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 (吸引力期望概率激励力) MV x E M激励力量,是直接推动或使人们采取某一行动的内驱力。 V目标效价,指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其价值的大小。 E期望值,这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弗鲁姆期望机率模式理论,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麦格雷戈XY理论,X理论以四种假设为基础 (1)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 (2)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3)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4)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 2.Y理论基于的假设 (1)员工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