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试题201609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65875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试题201609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形势与政策试题201609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形势与政策试题201609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形势与政策试题201609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形势与政策试题201609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试题2016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试题20160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 页广东海洋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形势与政策教育 课程试题考试 A卷 闭卷课程号:考查 B卷 开卷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阅卷教师各题分数 50 50 50 100实得分数提示:本试题共三道题,均为论述题。要求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两题作答。每题50分。同时要求用手写答题,每题字数不少于800字,打印体的记零分。1、谈谈你对“新常态”的理解,并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试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可用职业规划作答)。(50分)2、试论述你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提出“文化自信”的理解。(50分)3、为什么说精

2、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结合身边事例加以论述。(50分)答:2、谈习总书记“文化自信”:全面理解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文化自信加以特别的阐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再次强调了文化自信在国家、民族发展道路上的深远意义。这一论述极大地拓展了“三个自信”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阐释道路、理论和制度相互关系,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理论,同时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新的动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党对自身禀赋和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文化自信从内涵上可解构为三个层面:一是

3、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与自豪感;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着坚定信念,从发展实践中把握文化发展前景;三是对自身文化与外班级: 姓名: 学号: 试题共 2 页 加白纸 1 张 密 封 线第 1 页 共 1 页来文化合理的扬弃。可见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导向,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必然结果与目标所在。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根本上推动了对中国理论、道路、制度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文化自信的建立使理论自信更富有引导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力、制度自信更有保障性。面对当今世界复杂的、多元的文化体系共存的现状下,正确地认识中国现阶段发展实际,把握时代需求,对各种不同文化的本质进行科学的辨识

4、与把握,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理性的扬弃,实现对文化的理性自觉与自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自信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创造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片面求洋、全盘西化的错误文化观有所蔓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不忘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来源。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只有肯定自身文化的合理价值和正能量,才能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在不同文化的价值比较中产生由衷的自豪

5、感,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超越与创新。文化自信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与侵蚀的核心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越演越烈,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交织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信仰体系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扩展,新一轮的文化冲击将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而文化自信正是甄别文化优劣,应对文化冲击的核心力量,只有在准确把握自身社会本质以及社会发展阶段与方位,掌握自己所处时代特点,并以此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从现实与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出发,选择适应与满足当下实践要求的文化观,才能应对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侵蚀。文化自信是文化大发展

6、大繁荣的必然行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实现文化自立、自强,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现实基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坚定与增强。文化自信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源泉与必然行动,文化的发展繁荣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对外来文化的模仿,也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制。文化是在不断实践基础上得来的,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开第 1 页 共 1 页展文化创造与创新,才能实现对内具有凝聚力、规范力、号召力,对外具有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精准扶贫的历史意义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工作时,发出的号召。同年12月,中办

7、、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从理论依据、制度设计、政策措施指导下一阶段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是根据国情作出的破解“贫困”问题的战略决策和实践。“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和施行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彰显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一、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消除贫困的歼灭战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后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大难题”、“深水区”。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事关战略全局。精准扶

8、贫,是削减贫困,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役。“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地区、贫困居民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全面小康共同富裕是理想,精准扶贫就是实现这个价值和理想可以落地的操作路径。一是实事求是,满足发展的需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性,原先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扶贫中的低质、低效等社会不公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必须运用科学有效程序,修补和完善扶

9、贫体制机制,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做到“精准度”使用国家综合扶贫的各类资金、政策,用准用足,用在贫困群众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二是突出重点,创新扶贫。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难是最大的困扰。贫困地区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的前提,尤其对于集中连片扶贫区域第 1 页 共 1 页更要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从现实条件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扶贫规划,并凝聚强大合力,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扶持,提高扶贫成效;解决突出问题,从根本上帮助当地谋发展,给贫困

10、群众带来切实的福祉,为贫困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三是提升扶贫质量,注重成果。把扶贫工作当作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还要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最大限度挖掘、整合、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凝心聚力、聚焦发力、准确用力,让困难群众破除诸多壁垒,更多地享受到深化改革红利。同时,坚持分类指导扶贫原则,注重提高贫困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做到既“雪中送炭”又增强“造血功能”,体现精准性要求和组合拳特征,使精准扶贫工作走向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1、的攻坚战、整体战和大决战,就是一场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加快脱贫致富的解放战争。中国扶贫工作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加速全面小康建设,是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划时代事变;推进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是对传统扶贫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国家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二、精准扶贫是老少边穷人民发展史上的大转折贫富分化是一道世界性的发展难题。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不仅是中国政府多年来致力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是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必须理性地承认,贫富分化是发展不均衡的表现和结果。精准扶贫,就是在如何处理好全面建设与重点扶持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之而建立的一种

12、良性互动机制。中国幅员辽阔,先天性地容易产生“贫富差距拉大”。实现包容性发展,让贫困人口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更多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是中国政府致力追求的发展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这两句朴实的话,出自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现出克服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的姿态,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也就是说,精准脱贫既要找准贫困对象,还要找准致贫原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开阔恢宏的视野,又具有对当下农村的现实关注,二者的结合,既考虑了贫困实际,又注意到扶贫的效果与方法,是“实第 1 页 共

13、 1 页事求是”的辩证思维。这是党和国家对农民、农村发展作出的大手笔,是“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务必采取“靶向疗法”划定帮扶对象,实施精准扶持,才能遏制贫富分化。精准扶贫,就是由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从输血到造血,增强后续发力,破解特困地区如何跳出“贫困陷阱”难题,实现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的重大减贫举措,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产业扶贫开发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改变经济社会面貌;就是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更多的发展机会,加快脱贫致富。精准扶贫概念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扶持,造成有些地方、有些人把扶

14、贫政策当作“摇钱树”。导致国家给的越多,人们的依赖心越严重,甚至把一部分群众惯坏了:越给越赖、越懒、越等越改变不了贫困面貌。很多贫困地区穷就穷在观念上,扶贫先扶志,坚决革掉头脑中的“大赖”思想,改变等靠要的依赖观,才能使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人的思维转变,生产面貌也会转变,社会风气也跟着变好,就会转化为治穷致富的强大动力。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充分发挥广大贫困群体的自身作用是成败的关键。从扶贫对象而言,农民既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内因和力量源泉,亦是落后地区进步的践行者。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如果农民缺乏主体意识、自我发展能力弱、组织化程度低下,势必制约农民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同

15、时,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离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将失去明确的方向;没有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就失去了依靠力量。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越俎代包,而是把农民作为关爱、帮扶的对象,又必须从思想上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充分认识到,自己就是家乡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得以实现,从精准扶贫建设中真正得到了实惠,其创造潜能就能充分迸发,主动作为、主体作用必然持续增强。因此,着力培养贫困群体的主人翁精神,提高自力更生、自我发展能力,使之自觉参与、自强不息,才能用足用好精准扶贫的资金和政策,有效地履行肩负的历史使命,发挥创造力,挖掘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探索适合

16、本地发展的模式,实现精准脱贫。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精准扶贫就是众志成城,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凝聚全国上下和各级各界的力量,促使落后地区争取早日跟其他发达地区一道共同进步,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攻坚运动,是一场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第 1 页 共 1 页式上解放生产力的革命,带来了贫困群体命运历史性的大转折。贫富分化消除的同时,就是贫困人口的新生,必将使贫困地区开辟更加美好的明天。三、精准扶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新的里程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是中华民族多少年来多少代人的梦想,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孜孜追求的目标。共同富裕,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即价值追求和制度设计的有机统一。精准扶贫就是求同共富的方法论。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没有贫困地区的脱贫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更谈不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