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互联网创业周刊《氪周刊》第93期

上传人:叁*** 文档编号:685772 上传时间:2017-05-0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9月互联网创业周刊《氪周刊》第93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2年9月互联网创业周刊《氪周刊》第93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2年9月互联网创业周刊《氪周刊》第93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2年9月互联网创业周刊《氪周刊》第93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2年9月互联网创业周刊《氪周刊》第93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9月互联网创业周刊《氪周刊》第93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9月互联网创业周刊《氪周刊》第93期(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6kr 氪周刊 第 93 期 1关注互联网创业 把脉一周热点话题大公司动态评论精选创业公司动态氪周刊36氪出品第93期不是谁都能做地图:Google 地图背后的故事Paul Graham 谈 YC 的黑天鹅效应:大智若愚的赢者通吃iPhone 5:如此惊艳,又如此无趣在每张 Google 地图的背后,都有一张肉眼不可见的地图,正是这张隐藏地图隐含着真实地理位置的逻辑:哪些地方不能左转,哪些是高速公路匝道,限速要求和实时路况等等。正是这些数据让 Google 为你提供导航成为可能。“创业投资之所以如此吸引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反直觉的特性。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学着躲避风险,只追求那些“

2、好主意”(比如做律师,而不是去做摇滚明星)。对创业公司,我经常需要去关注那些可能是蠢主意,但是也可能是伟大的想法的公司。这些也许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对那些敢于追梦的人来说,上路开始冒险吧。”这是一个诡异的矛盾。一方面,iPhone 5 是市面上最好的手机,但另一方面,它又着实让人觉得无趣。不过,这其实跟苹果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完全是我们自我预期的问题。36kr 氪周刊 第 93 期 2氪周刊是一份专为互联网创业者从业者打造的科技周刊帮你把脉一周热点话题,最新行业动态,了解最新产品、模式、概念。创业者在这里现身说法,分享创业经验和教训:此外还有天使投资、VC 和资深业内人士点评创业公司,告诉你什么

3、样的创业公司更容易取得成功。我们愿陪你一起走过充满挑战的互联网创业之路36kr 氪周刊 第 93 期3leon 发表于 09/9/12在每张Google地图的背后,都有一张肉眼不可见的地图,正是这张隐藏地图隐含着真实地理位置的逻辑:哪些地方不能左转,哪些是高速公路匝道,限速要求和实时路况等等。正是这些数据让Google为你提供导航成为可能。上周,Google请我去参观这张隐藏地图背后的构建机制,这是Google首次向外界披露这项名为Ground Truth 或者 GT(地面实况)的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Google 是以搜索引擎起家的,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你在哪儿搜索的重要性开始同你搜

4、索什么不相上下。如果Google的使命是组织全世界的信息,那么最大的挑战不是为网络设立检索,而是将这个世界的物理信息整合成可用的信息系统。“看看我们真实生活所处的线下世界,你就会发现很多信息其实都是在线下的,网络无法涵盖一切,”Manik,Google 地图的高级产品经理如是说,“我们希望能填补真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鸿沟,地图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Google用于构建完美展示真实世界的地图的办公室其实很普通,像其他办公室一样,也有免费美食和健身娱乐,但是真说起来也只是山景城郊区的一栋挺矮的办公楼而已。我在那儿见到了 Manik 和他的得力干将 Michael,前 NASA 工程师,他会把20%的

5、工作时间花在Google火星项目上,此外还有一名叫Nick负责处理地图数据的操作员。Michael给我详细介绍了制作一个地图的具体过程:首先你得从合作伙伴那儿获得原始数据,然后通过工程处理将这些数据整理成合适的格式并同其他源头获得的数据进行整合,之后还需要一些列人工处理,最后才能生成一张高质量的地图远胜过简单拼凑所得的效果。具体来讲,首先是从美国审计局拿到最初的 TIGER 数据,如下图:本周特别推荐36kr 氪周刊 第 93 期4乍一看这些数据非常完美,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有些地方是同真实世界有差别的,我用红圈标出了几个地方:本周特别推荐36kr 氪周刊 第 93 期5除开同卫星图片

6、比较之外,Google 还有其他的处理方法,比如同其他数据库如美国地质调查局获得的数据做比较。另外一个重要数据源则是Google的街景车,据称街景车每两周发布的图片数据要比 2006 年 Google 处理的数据总和还多。让搭载着定制相机的街景车走遍全世界,这个主意值得大家致以敬意。目前 Google的街景车已经行驶了500多万英里,这些里程为地图制作提供了两类有价值的信息:其一是街景车实地走过的路径,这意味着到底那些路是走的通的;其二是拍摄的照片,通过它们Google可以利用算法分离出其中的交通信号,并将这些信息嵌入到Google 地图的深层中去。如此处理后,旧金山的某个闹市区就成了这个样子

7、:Google 街景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制作地图,但是 Google 的地理团队很快就意识到可以利用街景的数据来充实地图。你可以把街景车想象成在网页上搜寻字符的网络爬虫,它们可以发现街道上的各种标志和地址,帮助Google地图更好的理解人类的交通系统。随着计算机视觉和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的发展,路上的每一个字符都会成为 Google 为现实世界制作的索引的一部分。也许将来有一天计算机视觉可以直接将街景图片完美转化成地理上可理解的信息,本周特别推荐36kr 氪周刊 第 93 期6但现在依然需要人工进行很多处理,比如要判断某个交叉口是否可以左转,最好的办法还是派人去看一眼,不管是实地驾驶观测或者是通过街景

8、车传来的图像进行判断。这一点同 Google 另一个伟大的产品 Google Translate 有相似之处,同样看起来是机器的智慧,实则是人类智慧的集合。Google Translate依赖海量的人类语言翻译素材,之后通过算法将各种词汇短语进行配对,相比起算法,海量的语言库扮演着更关键的角色。Google 地图有着相似的策略,人类对路况信息进行编码,之后电脑就可以简单的复制粘贴。这也意味着地图的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工,据Michael称,为一个国家编制地图一般都要几百个操作员。实际上你看到的每一张地图都是经过很多人工处理的,每天Google地图都得处理上千份用户反馈报告,地图团队都会在数分钟内进

9、行相应的处理。如果你认真想想为全世界提供如此详实的地图服务,标注出每个交叉口的行车方向,随时对路况进行更正修改,就会发现这真不是随便哪家公司就能做到的,你需要的远不仅仅是几个聪明的工程师,还需要对数据的掌控和处理,以及支持你做这项事业的决心和财力。Google 地图最终展示给用户的其实是人类的智慧,正是这类智慧才能让 Google 的电脑告诉你从旧金山到波士顿最好走的路到底是哪条。谈到未来地图时,我们也许会想起博尔赫斯式的同真实世界完美一致的地图。既然我们已经有了真实世界,似乎再做一个一模一样的地图会是一个很奇怪的念头。但是如果考虑下Nathan关于增强现实的定义,你就会发现如他所言,每一寸真

10、实的物理空间,都是被信息渗透的。物理空间实质上也是信息空间。我们每个人在脑中都有一个完美地图,指导我们在现实中前行。Google 的策略就是将每个人的脑中地图集合到一快,处理成每人都可使用的形式。MapMaker 这款产品清晰的解释了 Google 的野心。通过 MapMaker,每个用户都可以将自己世界里的信息添加到Google地图中去。这也是一种将人类大脑中的信息抓取到因特网的方式,类似的竞争者还有 Open Street Map,也是通过众包的方式来制作地图。随着这个世界在线上线下都变得越来越后现代,Google 的地理数据正在成为它最宝本周特别推荐36kr 氪周刊 第 93 期7贵的资

11、产。不单单是因为这些地理数据本身,还在于这些数据能让Google正在做的和已经做的事情更有价值。也许就像我一个朋友Robin所说:“我坚信地图才是Google的核心资产。50年内,Google就会成为一家自动驾驶汽车公司(依靠的就是对这个世界真正的理解),哦对了,它应该还会留着搜索引擎吧。”本周特别推荐36kr 氪周刊 第 93 期8本周特别推荐leon 发表于 09/10/12这些年来我做过不少类型的工作,其中最同直觉相悖的非创业投资莫属。要想理解创业投资这门生意,有两件事你需要明白:其一是几乎所有的回报都是由很少的几个大赢家带来的;【1】其二是那些最好的主意起初看起来都傻透了。第一条我起初

12、只是知道而已,但是直到亲身经历后我才真正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投资所有公司大概值 100 亿美元,但是 Dropbox 和 Airbnb 这两家的价值就占了总额的四分之三。那些创业公司中的大赢家赢得是如此彻底,完全颠覆了我们的预期。我不清楚这些预期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的,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的确没料到在创业公司的回报上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这也促成了一系列奇怪的后果。比如单从财务上看,YC 的一期孵化班中至多只有一家公司能够真正给我们带来大量收益,其余的都是瞎忙活。我还不太能接收这个事实,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如此的同直觉相悖,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做 YC 不单单是从金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毕竟如果每期我们只

13、投一家公司的话,YC 得多寂寞啊。不过话说回来 YC 也的确是个寂寞的地方。要想在一个同你的直觉相悖的领域获得成功,你需要在某些时候关掉自己的直觉,就像飞行员在飞过云层时做的一样。【2】你得去做那些你的理智告诉你该做的事,即使它们感觉起来不对。“创业投资之所以如此吸引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反直觉的特性。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学着躲避风险,只追求那些“好主意”(比如做律师,而不是去做摇滚明星)。对创业公司,我经常需要去关注那些可能是蠢主意,但是也可能是伟大的想法的公司。这些也许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对那些敢于追梦的人来说,上路开始冒险吧。”Paul Graham36kr 氪周刊 第 93 期

14、9敢于去持续不断的冒险对我们来说是挺困难的。当你看到一家创业公司并觉得“他们看起来会成”的时候,很难不去投资他们。然而,至少从财务上来说,真正的成功只有一种:这些创业公司要么会成为大赢家,要么就不会,如果是后者的话你投不投都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即使他们成功了,也不会对你的收益产生多大影响。反倒是有时候你会碰到一些18、9岁的小伙子,很聪明,但是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干嘛,这些人成功的概率似乎很小。但是真正重要的不是他们成功的概率,而是他们成为真正大赢家的概率。任何一个团队要想真正做大机会都小的可怜,但是这帮 19 岁小伙子真正做大的概率可能会比那些看起来更安全靠谱的团队更高。创业公司做大的概率并

15、不仅仅是做成的概率的简单累加。要不然你就可以采用广撒网的策略,投资每家你认为可能做成的公司,这样你就肯定不会漏过那几条大鱼。可惜的是抓大鱼要远比这样做困难。你得学会忽略掉眼前的“大象”这些创业公司做成的概率,集中考虑更为关键但也更不可捉摸的问题:他们能不能做大。更难的是之前我就写过类似的内容:如果某个好主意大家都觉得好,那么肯定已经有人做出来了。因此那些最成功的创业者会倾向于去实现那些只有他们觉得好的主意。有时候这些主意可能在别人看来跟疯了差不太远,直到你到了那个点才能看到成效。Peter Thiel第一次在YC演讲的时候,画了一副维恩图来解释这些。他画了两个相本周特别推荐36kr 氪周刊 第

16、 93 期10交的圆圈,其中一个叫“看起来挺傻的”,另一个叫“好主意”,两个圆圈交汇的区域,就是创业公司应该发力的地方。道理很简单,但是用维恩图的形式来表现还是很有启发性的。你会发现两类主意是有交叉的有些好主意初看就是挺傻的,你还会发现其实那些看起来挺傻的主意中,大部分的确挺傻的。那些最好的主意可能看起来挺傻,这一事实让“捉大鱼”这一游戏更难玩了。因为这意味着一家创业公司做大的概率越大,初看起来做成的概率反倒会越小。我一直记得自己初次听说Facebook时觉得这个主意简直是废材。一个供大学生浪费时间的网站?几乎完美贴合一个烂点子的特点:1 市场小众,2 没有钱赚,3 做的事根本不重要。苹果和微软也不例外,你完全可以给出“主意”的判断。【3】难上加难等等,还有更坏的情况呢。不光要解决之前提到的这些难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你得不到任何你是否做对了的指示,两眼一抹黑。就算你挑到了一条大鱼,不过个三五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