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80后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

上传人:叁*** 文档编号:685770 上传时间:2017-05-08 格式:PDF 页数:75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9月80后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12年9月80后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12年9月80后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12年9月80后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12年9月80后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9月80后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9月80后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题目:“80后一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社会语言学调查学科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摘要本文从现实言语交流中的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的不同连读变调形式提出疑问: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是否存在不同的调值?我们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并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发现:1)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大致可分为4种不同的调值;2)不同人群因受到语言内部和外部的不同影响,调值的表现形式和分布均不同。本文以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的连读变调为主要内容,以“80后一上海人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与中老派上海人的语音对比,凸现“80后上海人的语音特点。本文有以下三个研究目标:1)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分

2、布情况;2)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分布规律;3)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产生差异的动因与机制。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1981年)中,都把中派称为新派,以示和老派区别本文的中派采用的是后来的三分法,详见脚注42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言地层俯视图分为三层。以上对上海方言的研究主要是以“年龄一作为划分标准,大致把上海方言分为老派、中派和新派4。老中新三派的差别,除了语法,词汇以外,最主要的表现在语音上。这个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韵母大量合并,同音字增多,同时双音节的词语不断增加;2)走吴语音系共同的发展和简化的道路;3)韵母的元音高化,复元音韵母单元音化,鼻化音从高元音

3、起先失落;4)发音相近的音容易合并;5)声调向重音化倾向进化(钱乃荣2003:7275)。其中,“新老派最明显的区别是连读变调(沈同1981)。不过,沈同(1981)也指出“年龄并不是划分新派老派的唯一标准0 01 000这跟各人的生活环境、文化水平、职业、经历等都有关系。一总体而言,“上海方言语音的基本趋势是高度简化和规则化。一(许宝华、汤珍珠、钱乃荣1981)后期随着国外理论的引进和实验语音学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也被运用到上海方言研究中去,为深入研究上海方言做好了准备。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有:平悦玲(1999)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描写了上海方言的声调;顾钦(2004)结合社会语言

4、学和实验语音学描写了最新派的上海市区方言,这是一篇较早的系统的关于最新派上海市区方言的研究;朱晓农(2005)采用了对数Z-score法,提出了两域共五度模型分析上海方言的声调:张晔(2008)从上海市区方言的从母细音字的变化入手,研究了普通话对上海市区方言的渗透现象;马义顺(2009)也运用了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确定了最新派上海市区方言声调并运用优选论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解释。相比前期的研究,这个阶段在研究方法、手段和内容方面都有所不同。从方法和手段上,更注重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技术使描写更为客观;从内容上,最新派市区方言的研究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焦点。122上海方言连读变调概况关于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

5、5,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沈同(1981)认为,老派上海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1)总趋势是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2)前字阴阳调不混,后字阴阳调相混;3)两字组中有阴去阳去字时,连调式常有两三种;4)连调式的异同既有历时原因,也有词语结构的影响。他将新老派在连读变调上的差异总结为:1)新派两字组连调式的后字舒声高平调和高降调可以自由变读(前字是阴去、阳去或阴入),不区别意义;老派不能自由变读;2)连调式的首字新派总读平调,而老派有几种连调格式阴去阳去做首字时可以读升调;3)新派入声字不读高降调,老派入声字作为连调式的末字有4老派是指1920年前后出生,土生土长的老年使用者;中派是指1940-1965年

6、前后出生的上海市区居民:新派是指1970年前后出生的上海市区居民5本文中提及的连读变调主要指两字组的连读变调3第一章绪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时读高降调;4)连调式里跟在高平调后面的字,新派总读低降调。老派的读法比较多,根据声调组合方式的不同,高平调后面可以出现高降调、高平调、低降调三种调形。沈同(1985)又用生成音系学中的自主音段理论来考察新派上海方言声调的底层形式。他认为,新派上海方言两字组,除了词首的两个基本底层声调单位T。T。之外,后面所有的声调单位(T。)都变成零。这个观点说明了新派上海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是由词首的声调决定的。许宝华、汤珍珠、钱乃荣(1981,下简称许文)对新

7、派上海方言进行了连读变调的描写。许文用“广用式和“窄用式来描写上海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情况。这两类的基本规律是“广用式前后字都变调,窄用式前字变调后字不变调。许文还进一步提到:不论何种语法结构形式的两字组(包括本地话和书面语,以及已定型的象声词、外来音译词),除了一小部分结合较松的两字组属于窄用式外,都能用广用式变调,变调的调形一致。这种变调现象在新派中已初现端倪,在最新派中更为明显,广用式在最新派中的使用范围大大超过了窄用式。侯精一、游汝杰(1994),钱乃荣(1997,2003)对上海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描写基本和许文相同。朱晓农(2005:237243)把上海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描写为“

8、左控式和“右控式。左控式的连调是由首字声调顺向覆盖整个多音节合成词,其他音节的声调全部丢失,接受从首字扩展过来的声调,或预设调,或无调,这是词汇层面的;右控式是后字调逆向主宰整个调域,前字失去原有声调,接受一个预设调,这是词组层面的。朱文所谓的左控式和右控式相当于许文的广用式和窄用式。马义顺(2009)先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归纳出最新派两字组的五度制调值,认为两字调的模型仍然是延伸型,但普遍存在着非调位性变体。从变调的整个调型来看,具有前降后升的“凹”型特征。他又运用优选论解释了上海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制约条件和层级排列。综上所述,1)各家都对上海方言连读变调进行了比较详实细致的描写;2)各家对

9、上海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规则在称呼上有所不同,但是其实质是一样的。我们都可以认为,上海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形式基本是由词首的两个基本底层声调单位决定的,后字失去原有声调3)各家对连读变调的描写主要集中在老中新派上,针对最新派的描写比较少;4)社会语言学的一些方法和理论逐渐开始运用到上海方言的分析研究中去。13社会语言学131社会语言学概况4结构主义之父索绪尔(Saussure 18571913)为语言学区分了共时和历时,语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言(1angue)和言语(parole)。此后,结构主义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到上世纪50年代,转换生成学派诞生。它研究的是在人脑中的认知系

10、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乔姆斯基关心的只是“拟想的人丹,“一个拟想的说话人兼听话人,他所处的社团的言语是纯之又纯的。他对这一社团的语言的了解是熟之又熟的。他在把语言知识使之于实际运用时,不受记忆力限制的影响,也不被注意力分散,兴趣的转移和(偶然的或惯常的)语言错误等情况的影响,因为这种情况是和语法无关的。(许国璋1985)舫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不仅说话,而且互相交谈。(Halliday 1978,转引自许国璋1985)弦因此,社会语言学更关注的是交际中的言语,而非拟想中的语言,研究的是自然

11、语言系统中的“有序异质体一(orderly heterogeneours,Weinreieh et al 1968)。拉波夫(1966)的研究表明社会阶层对言语的使用存在一定影响,并提出“声望标记一一说。他以纽约市三家百货公司职员的r音为调查对象,指出他们发r音的多少与他们的社会阶层有关,是一个声望标记。特鲁吉尔(Peter Trudgill1972)发现了言语中的潜在声望,指出:潜在声望反映了社会的价值体系,以及这个社会内部的不同层次的文化集团价值体系。随后,赫德森(RAHudson),布赖特(William Bright)等语言学家相继发表论文,为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内的社

12、会语言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时期大约为20世纪70-80年代,国内逐渐开始关注社会语言学,主要成果有陈原(1980,1983)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和社会语言学、陈松岑(1985)的社会语言学导论、游如杰,周振鹤(1986)的Cb-言与中国文化,罗常培(1989)的语言与文化等。这一时期的著作主要以翻译和引进外国经典为主,介绍国外先进理论,结合中国语言本身的较少。到了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社会语言学逐渐与中国方言相结合,迅速发展,开始基于汉语语言和文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90年代中,社会语言学在中国进入稳定期,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社会语言学著作,主要有:徐大明等(1997)0

13、为送气清音,VOT塞擦音擦音(3)鼻音和边音本文将鼻音和边音均归为2124调类,主要是基于鼻音和边音在语图上显示有基频,而且上海方言中鼻音和边音不存在清浊对立。但实际上,上海方言中的鼻音和边音严格意义上有两套。一套是带紧喉的塞音,配阴声韵,另一套是带浊流,配阳声韵。前者处于连读变调的后字时,调型为平调或降调,后者处于连读变调的后字时,调型为升调。从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阳声韵有向阴声韵归并的趋势。2 发音部位(1)后字为清辅音后字是清辅音,原则上归为22小调类。但是这种归类是有条件的,当前字是开音节时,后字一定会读成2244调类;而当前字是闭音节,以刖或例结尾时,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阳去式两字

14、组就有可能脱离原来的22喇调类而浊化成2124调类。以“辰光zan gu剧一词为例。前字“辰”是结尾,后字的辅音本来是同部位的清塞音“,在前字协同发音的影响下,浊化成同部位的浊塞音例。这种现象,对比组发生的比例为472,实验组的比例为265,浊化率均高于其他浊化现象。再如,“竞争d;in tson”一词,对比组为112,实验组为41,同时实验组还有102的过渡现象。它的浊化率就不如“辰光”来得高。这说明,前字以闭音节结尾对后字调值有影响,会后字产生浊化现象。这种浊化非必然,而是一种可能,尤其是对同部位的影响比较明显。当前字的韵尾与后字的声母为同一个发音部位时,这种可能性达到最大,后字较易发生浊

15、化。因此,后字是清音的两字组,读为22-44调类是无标记的,2124的调类是有标记的,这种归类对于阳去式两字组的连调是无标记的。这种无标记是有条件的:前字必须是开音节。若前字是闭音节,这种平衡的状态就会打破,调类的归属会根据发音部位、会话策略等产生相应的改变。浊化的比例会随之而产生变化。如无特别说明,均指实验组的数据53第四章上海方言阳去式两字组连读变调变化的动因与机制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后字为浊辅音后字为浊辅音的字,原则上归为2124调类。相对于上文清音浊化的现象,它们也会有相应的浊音清化现象,变成2244的调类。同一种发音方法,发音部位不同清化程度不同。根据空气动力学说的原理,

16、舌根音最容易清化,其次是舌尖前,最后是双唇音。清化等级如下:舌根音舌尖音双唇音但根据我们的数据结果来看,似乎并不是如此。两组舌尖音的清化程度都是最高的,对比组的舌根音和双唇音的清化程度不相上下,实验组舌根音略高于双唇音。对于舌尖音排在双唇音之间这个不等式没有疑义,但是舌根音为什么排在了舌尖音之后呢?这里就涉及到前字对后字的影响。以鼻音结尾的前字对后字的清化有制约作用。若前字是以鼻音Il或向结尾的,就会抑制后字的清化,使这个词的清化率降低。如: “房贷、“共同、“戆大、“黄糖和“人情等,两组的清化比例都相对比较低,最高的也就实验组的房贷102,其他基本都低于10。实验组的“戆大、“黄糖和“人情”甚至完全没有清化的现象。“平地一词不符合这条规则,这可能跟词的频率有关。虽然以鼻音为韵尾的前字在一定程度上对后字的清化有抑制作用,但是有时候,浊音清化作为一种比较强势的音变规则,会超越其他规则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