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相关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57265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山的那边》相关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山的那边》相关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山的那边》相关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山的那边》相关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山的那边》相关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山的那边》相关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山的那边》相关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山的那边相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王家新,中国当代诗人、诗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1957 年 6 月出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毕业后下乡当知青三年,1978 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并开始诗歌创作,大学毕业后从事过教师、编辑等职,1992 1994 年旅居英国,做访问学者,回国后任教于北京教育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著有诗集纪念 、 游动悬崖 、 王家新的诗 、 楼梯 (英译本) ,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 、 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 、 没有英雄的诗 ,文学随笔集对隐秘的热情 、 坐矮板凳的天使等 另编著有中国当代实验诗选 、 当代欧美诗选 、 二十世纪外国重要诗人论诗 、

2、叶芝文集 、 欧美现代诗歌流派诗选 、 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 、 中国当代诗歌经典及翻译集保罗&8226;策兰诗文集等多种 曾获多种国内诗歌奖,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曾多次应邀在欧美一些国家及日本朗诵、讲学诗歌作品及诗学文章被选入多种国内重要诗选及理论批评文集,并被北大、复旦等大学选入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 在山的那边是王家新早期的一首诗作,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教材,系中学课程的开篇篇目 二、写作背景 在山的那边是王家新在年写的一首诗,题目起源于作者的童年经验,他居住在武当山下,在童年的五六年里,一直没有走出那山的世界作为一个充满着强烈好奇心的少年,决不会满足于这片小

3、小的天地于是他产生了一种想法,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并为着这一个理想进行艰苦地探寻,后来他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便把在探寻和奋斗过程中的所有感受和体验写成了一首诗,于是就有了这篇课文 三、文学常识 诗歌,即诗和歌的总称,文学基本样式之一它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具有强烈的音乐性,鲜明的节奏和韵律,除散文诗外,一般都分行排列 诗歌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结构方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按内容可分为哲理诗、山水诗、田园诗、爱情诗、边塞诗等 诗歌中感情外化往往是通过意象的选用来完成的,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优美巧妙的意象是一首成功的诗篇佳作所必

4、须的要素 “意”是指意念、意思、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心理特征, “象”是指形象、实体、现象,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意象,顾名思义是“有意之象” ,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入诗的目的和所要达成的效果,是以“象”征“意” ,是喻示,是象征,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中国的诗歌中有许多意象是经常用到并具有代性的如柳、莲、月、鸿雁等 四、语言积累 1.生字注音 痴想(ch) 隐秘(m ) 凝成(nng) 诱惑(hu) 喧腾(xun) 一瞬间(shn) 2.形近字辨析 幻想(hu n) 飘来(pio) 喧腾(xun) 诱导(y u) 幼儿(yu) 漂亮(pi o) 渲染(xun ) 绣花(xi)

5、铁青(ti ) 脸谱(lin) 漫天(mn) 大海(hi ) 谩骂(mn) 侮辱(w) 轶事(y) 检验(yn) 快慢(mn) 教诲(hu) 3.多音字辨析 m(隐秘) gn(干枯) sh(无数) zhng(种子) 秘 干 数 sh(数词) 种 zhng(种庄稼) b(秘鲁) gn(干部) shu(数见不鲜) chng(姓种) 4.词语解释 【痴想】不能实现的痴心的想法 【隐秘】隐蔽,不外露 【铁青】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诱惑】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吸引、招引文中的意思是山在吸引着我 【喧腾】喧闹沸腾文中指大海的汹涌澎湃 【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5.词义辨析 【痴想 幻

6、想】 这两个词都可作名词或动词,都指非现实的想法不同的是:想”着重在“痴心” ,一方面说明这种想法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表现一种“痴痴的”情态“幻想”着重点在“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 ,其想法通过努力实现的可能性较小 【信念 信心】 这两个词都是名词不同的是:“信念”常作主语, “信心”常作宾语“信念”指认识上有一种比较固定不移的观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信心”指相信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实现的心理,运用范围比“信念”广,可用于人的理想、抱负等 五、中心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表达了一个哲理诗人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通往理想之路是漫长的,崎岖

7、的,要不怕长途跋涉,才能达到理想境界 六、相关资料 1.从前有个少年 关于在山的那边的写作(王家新) 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我的少年时代是和“文化大革命”一起开始的 1966 年夏天,我正好9 岁,作为中小学老师的父母到县教育局开全县教师大会,我趁机给自己放假,和小朋友们疯玩了十来天:白天泡在河里游泳、捉鱼,晚上则在小镇的桥头玩打仗游戏,演完了“共军” ,又换着演“国军” ,冲呀杀的直到父母从县城里回来,这才吓出了一身汗:我竟然把暑期作业和父亲布置的毛笔大字全忘了! 令我诧异的是,父亲这一次居然没有检查我的作业!我开始以为他忘了,后来才知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要批“智育第一”了后来的后

8、来,轰轰烈烈的事情就更多了,不过那似乎都是别人的事,因为父母“出身不好” ,我连红小兵也没有入成我只能无限羡慕地看着班上的同学一个个都戴上了红袖头这大概是一个幼小心灵第一次感到的深深的刺痛 而我的性格似乎也开始变得内向了,尤其是上初中后,每次新学期开学填表填到“家庭出身”一栏时,我总是感到万分痛苦我相信,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笔”的重量 好在大自然的神奇和父母的爱胜过一切我出生于湖北西北部武当山下的丹江口市(原为均县,更早为均州府,据说是陈世美的家乡) ,那是个青山绿水环抱、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朴县城和一道丰饶河川的地方我的少年就在它的怀抱中度过只是后来它被水淹了,变成了在中国有名的大水库

9、我到现在仍惊异于幼时所看到和经历的一切:天空的蓝色,槐花开放时随风飘荡的清香,从麦地里突然蹿出来、并像一道火焰一样没入河水的狼&8943;&8943;当然,不只是大自然在对一个少年起作用 到现在我仍记得父亲从学校一回到家就用木杠顶住大门的紧张情形,因为他在学校受到了红卫兵的追击我记得妹妹因此被吓得浑身直发抖这就是我们的少年时代! 后来随着水库的水位上涨,父母不断往山区学校里调动我是在一个叫“寨河”的地方上初中的那时“文革”已过了最动乱的阶段,已开始“复课闹革命”了,我初中的各门功课都学得很好不仅学习好,还想干点别的,于是有一天 大概在上初三时吧 我忽然很冲动地对父亲讲:“爸爸,我要写诗!”父亲

10、听后,不相信似的看着我,并笑了起来:“你要写诗?诗歌要有意境!”什么是“意境” ,他没有告诉我,我也不好意思再问,但从此,这句话像种子一样飘进了我的心里 从此我便经常琢磨什么是诗的“意境”当黄昏时的天空彤云迸放,有一种光使苍茫的群山和一个少年的忧伤变得透明时,我在琢磨这大概就是诗的“意境”吧;当冬天出奇地寒冷,全家人围着燃烧的树根烤火,我独自望着窗外的飞雪,看着它愈来愈大、愈来愈密时,我体会到一种诗的情绪&8943;&8943;在那个荒凉的时代,几乎没有任何人指点我我就这样默默地琢磨着,直到上高中后,我有幸读到普希金和中国现代诗人冯至等人的诗时,在我心里才被唤起一种真正的诗的觉醒 我是有幸从一

11、个高中同学那里得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殷夫诗文选 、 冯至诗文选等书的从此我经常独自在周末回家(平时住校)的山区公路上大声读诗殷夫的充满激情的诗句“我是海燕,我是时代的尖刺” ,颇使我激动;而冯至的“我的寂寞是一条静静的长蛇”、 “风吹着长发,苦闷也长了一寸”这样的诗句,我一读,就感到仿佛是专门为我而写的!因为我的心里也充满了同样的说不出的苦闷!那时,我并不知道冯至是谁,也不敢问老师(我怕我的书会被没收) ,我只是偷偷地读着,读得浑身战栗,还要去读!它好像那神话中的禁果,在一个年轻的心中唤起了一种诗的觉醒、人生的觉醒&8943;&8943; 从此我便怀着这种“秘密的爱” ,在上高中时期开始写诗

12、正是这种强烈的、不为人知的爱,伴随着我的高中时代,伴随我“上山下乡” ,伴随我在“文革”结束后考上了大学,从此告别了家乡,走上了人生和文学的长途下面的诗句,即出自我上大二时的“青春期写作”: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这是我的在山的那边一诗的开头部分,虽然在今天读来我自己颇不好意思,但它却真切地写出了一个山区的孩子不无稚气的幻想,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在那个时代的希望和失望现在,这首诗已被选

13、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选出版的语文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这可是我当年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当年,我只是像吃了迷魂药似的爱诗、迷恋诗,但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 写到这里,我又回到了那难忘的少年时代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条回荡着一个少年的读诗声的寂寞的山区公路我还想起了小时候玩的一种游戏,因为“出身不好” ,许多小朋友都和我疏远了,那我就自己玩:一个人,滚着铁环,把它从半山坡推向山顶,等它滚落下来,再使劲往山上推&8943;&8943; 我想我到现在还在写作中玩这个游戏,只不过用的已不是铁环,而是“词”那只闪闪发亮的欢乐和痛苦的铁环早已跌入岁月的深谷 2.山那边的海 关于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14、) 在山的那边是我在二十多年前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我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因此,对我来说,重读这首诗,犹如翻开封存多年的老相册,重又看到了那个不无稚气、却让人感叹和怀念的早年的我 显然, 在山的那边起源于童年经验我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父母为中小学老师,从小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年的我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 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我想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

15、望” ,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 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构成一首诗,于是, “海”在我的生活中并最终在这首诗中出现了“海”的出现,恰好与“山”形成了对应显现出一种诗的结构这里的“山”与“海” ,可以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读解: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像性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陆地的结束,另一个世界的开始海,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的自由天性、对人的想像力的召唤而这些含义,在我年幼时都不可能意识到我只是凭借着我那耽于幻想的天性在遥望山的那边,在想像海的那一片蓝色 然而,正如人们所知,这种对另一个世界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是最易受到挫折的可以说,任何“不务实际”的幻想,在“铁青着脸”的现实面前,都有它破灭的一天我在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