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56869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回首写作讲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卷评析,学生了解本次作文审题立意的正确方向,进一步领会哲学思辨对审题立意的开掘意义。2通过范文阅读和点评,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统一”和“观点与材料统一”的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运用“对立与统一”的哲学原理进行审题立意,增强深度立意的自觉性。2难点:明确“概念统一”和“观点与材料统一”的要求并付诸实践。【学情分析】作文题目:我们常说,一切都要向前看,其实,有时“回首”也很有必要。请以“回首”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 8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题目简析:这是一篇典型的给材料命题作文。前面的引

2、言,既是一种限制,也是给“回首”指明了辩证 思维的方向,考 查学生思维的深度。写作概况:年级均分 50.59 分,班 级均分*分。由于高三阶段的写作重视用哲学思维让作文“有深度 ”,所以这个文题的写作,大部分同学是能 够 适应的,但是精彩的文章也很少。问题聚焦:学生有辩证思维的意识但表述的严密性不够强、“回首”的概念不够统一、材料与观点不够一致等共性问题。课时建议: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导入讲评引导反思1.发放学生作文。2.引导学生细读作文,从对“回首”概念的把握及辩证立意方面反思自己作文的疏漏之处。1.学生读自己的考场作文。2.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立

3、意做出判断,共同探究立意的妥帖性。经过考后一段时间的“冷却”,学生对自己的作文重新审视。展示问题分析概念1.教师公布阅卷的基本标准:基准分 49-50;只谈“回首”而不提“向前看”最高不能进入 60;作文题有改动的-2 分 。2.教师展示“阅卷手记”,重点是对“回首”的理解,为学生讨论提供具体材料。 3.本题写作中,“回首”概念究竟该怎样界定?1.学生对照自己作文寻找差距,总结得失。2.关于“回首”的理解:回首=回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回首=质变一瞬(那人却在);回首=回眸(站在现在,慨叹过去);回首=观照(唐太宗以史为鉴);回首=反复(爱迪生、袁隆平等科学家实验);回首=纪念(圆明园、卢沟

4、桥)3.回首:回望、回顾、回忆、回想了解自己,为提升文章等级创造条件。分析讨论,认识明晰概念对写作的重要性。重新审题激发思维1.布置学生重新看题目,把握题目要求。2.题目的写作范围怎样?3.用什么样的哲学思辨加以分析能使立意深刻起来?1.讨论:区别“题目”与“话题”的不同要求;重视引导语的解读。2.明确:写作范围可大可小大可历史风云,小可小我情怀。言之成理,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回首”是对过去辉煌的一种总结,为未来前进奠定基础,过去促进未来。(优良传统、珍贵文化);“回首”是对以往过失的一种反思结合此次写作,联系以前写作实践中感悟,在讨论中培养运用哲学思辨进行审题立意的习惯。2和诊断,前事不忘

5、,后事之师,避免重蹈覆辙。(法西斯、文革);“回首”是对曾经忽视的感情的一种体悟,告诫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点幸福;“回首”是在步履匆匆之后的一种调节,感受生活的美好,放飞心情,补充前进的能量3.结合题目要求,运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原理可以由浅入深。迁移阅读领会原理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拥有和没有”的 4 篇写作例文。从“对立与统一”角度判断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和深刻性。4 篇例文的参考得分:生有所息(28);珍惜过后是奋斗(45 分);有无之幸(64);知足常乐(40)。通过迁移阅读拓展思路,强化哲学思辨意识。点评范文取长补短1.布置学生读 4 篇回首的范文。2.讨论范文的审题立意和概念的把握是否恰当

6、。3.选取考场作文中运用材料的展示,讨论观点与材料的切合程度。1.学生读范文,分析得分理由。2.讨论明确:A“回首”的意义揭示非常明确。B.围绕“回首”与“向前”的关系来谈。C.结构明晰,逐层推进。D.内容丰富,但前后概念不能完全吻合。3.分析材料运用的妥帖性:人物刘伟、朱光亚、杨光、史铁生、苏珊大妈、胡哲、李娜等;事件故居、中药、柯达、两个癌症患者和羊等;名言吾日三省吾身、资治通鉴、温故而知新通过点评,学会辨别和借鉴。增强观点材料契合度的感性认识,形成理性思考,与哲学思辨结合起来,培养审视自己写作的习惯。设定目标作业反馈1.课堂总结,重审重点难点。2.通过本次讲评,明确努力方向。3.布置作业

7、。1.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次作文讲评的要点所在。2.了解努力方向:看清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做题;审题要严密,概念要清晰;材料与观点要相契合,材料的叙述详简得当;文章前后要建立一定逻辑关系,避免论述的跳跃性。3.学生就“环境与经济”、“考试与素质”等话题,尝试用辩证思维的角度进行立意训练,并选择适当的论述材料。举一反三,形成写作的“类型”意识。巩固练习,明确目标。【思路点拨】本次作文讲评,意在进一步适应材料命题写作的方式,养成哲学思辩的自觉性,在高考总复习阶段形成一种类型文。因此,讲评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思辨对审题的开掘意义,并进而引申到材料与观点的切合问题。为了深化学生的印象,所以范文点评、同

8、一类型作文的甄别是一种强化环节。作业巩固可采用审题列提纲的方式,训练整体构思,把握概念,理顺文脉。3【拓展练习】1认真阅读课文简笔与繁笔,体会关系型议论文中辩证思维的运用以及概念的界定问题。2.完成命题作文:异【板书设计】回首回顾(成功或失败)反思(肯定或否定) 向前(激励或发扬)(记叙) (议论)【附 1】回首范文(印发资料)。【附 2】“拥有与没有”例文。生有所息(28)人的生命是充满交织的。生命的长河源远流长,我们每个人都努力的向上攀登,总是认为生命之中的绚丽美景在高山悬崖上,错过许许多多的快乐与幸福。因此感谢生命之间应有所息,同时也应感谢我生命之间生生不息。 (两个分句前后应交换位子)

9、生命的可贵,需要让心灵驰骋于大漠,接受黄沙漫飞的洗礼,需要让心灵游弋于海洋,接受雪白浪花的冲击,需要让心灵翱翔于天空,接受和风细雨的吹打。其实,人生永远也无永远,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敌不过时间,包括一切。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忙碌不止,还要学会在生命中有所止息,感谢我的生命之中有所止息,只有这样,在天空上飞翔的风筝才不会因此而断了线。 (过度自然,有辩证思想)古代有建树的人不都是如此吗?孔子在人生中看清事态的变迁,最终他名垂千古,功成名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他的生命中“有所止息, ”最终“苦心人,终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不再是神话。先人尚且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呢?如果你是一颗小草,不要妄想,一夜之间

10、长成参天大树,而要生长的过程中静静地汲取养分。如果你是一滴水珠,不要渴望一夜之间涌入苍茫大海,需要在奔流的路上停止脚步积累力量。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不要奢望一跃成龙,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等待时机。 (比喻论证)生命是生生不息,人的一生却又是生有所息。不要岁月的流逝让你成为匆匆忙忙的过客,也不要时间的推移让你变为冷漠不已。而我,我认为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手里推着快了的弦,学会忙里偷闲,这是我所感谢的生命之中生有所息,感谢我一直以来没有将所有的经历与实践4都赔在工作和学习上,没有将休息的时间扼杀在启程的摇篮里。因此我懂得生命之中应当需要宝贵的时间。 (能联系自我)不知多少人曾向我抱怨高中生活的繁忙

11、与单调,却要逼自己狠狠的看书,目的是受到掌声和鲜花。然而,我告诉他们,没有人会鄙夷你对鲜花的向往,想想失意之后李白的理想破灭仰天大笑的豪迈,苏轼被贬之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超然,因为他们等待的是悠闲的自然生活,前半生他们忽忽走过,不收沾染,后半生他们可以轻松上阵。 (没有扣住“在生命中有所止息”去议论)我欣赏庄周梦蝶一般的意境,妒忌李白仰天大笑的豪迈,佩服苏轼超然物外的乐观。不信,你可驻足而看看地上的小草,他们是如何放肆地苍翠欲滴,连蜗牛都伸着懒腰,打哈欠,旁边窃窃私语的苍蝇依偎在一起,享受幸福的快乐。 (小草、苍蝇的例子不当)生命之中需要有所息,而不是持续地奋斗与工作,感谢我

12、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在空远万里的清晨或是黄花堆积的黄昏,我会对天空唱道:“我需要这样的生活。 ”点评:本文从构思、立意、内容、表达上看都可算是一片佳作。但没有准确把握题意,是套题作文,全文主要写“学会在生命中有所止息”,只是在最后一段才提及材料,只能评为四类下。珍惜过后是奋斗(45 分)惜时,是对现在的奋斗;惜逝,是对未来的奋斗;惜生,是对自己的奋斗。于是便知道:那些拥有的,教会我们我们珍惜;那些没有的,教会我们为之奋斗。生活需被珍惜。古人云: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许多事物在不经意间流逝,因此更需被珍惜。 苏轼曾说过: “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也不会珍惜他人的生命。 ”于是便有了其友人做官后

13、的残暴。 (此例用在此处不当)有些人总是望着未来与别人的东西而忽略了身边的事物,到头来甚至连自己的本性都不复存在了。因此,珍惜所拥有的,才能遥望未来。生活需存在奋斗。 “知足常乐”是一种好的心态,却并不是一个人真正该有的生活态度。如果一味只安于现状,那也许一生平静,但却也失去了生活的真正意义。乔布斯没有放弃梦想从而创造了“苹果”手机,虽然他逝世了,但却永存于世;迈克因为对音乐的执着从而成为“king of the pop”。他们都没有放弃,为梦想为自己奋斗。因此,奋斗所没有的,才能更进一步。然而,奋斗不意味着“强求” ,珍惜不意味着“占有” 。学会放下的人,有时会笑到最后。 “占有”与“强求”

14、有时更甚于毁灭。于是便清楚,有些东西是及时放手也会走回来,那便是真正该珍惜的,而有些是放手了不再回来,那便是不需强求的。只是清楚,奋斗之前需珍惜。 (具有辩证思维)5有人总认为,拥有的不需被珍惜,梦想的才值得奋斗。然而却一次又一次失去,那是不珍惜的代价,也是一种警戒。但在警戒中我们学会成长,学会长大。于是便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是它们伴随着我们成长,教会我们珍惜与奋斗。 (能从反面论证)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从牙牙学语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以至于落日余晖。回首、回首、再一次回首。是否每一次都问过自己“珍惜了吗?后悔了吗?奋斗了吗?逝去了吗?”人本非圣贤,有许多事则该告诉自己:当

15、繁华落尽,千万别让自己后悔。一年年花落,一次创意逝去,一段段回忆。回首处,请清楚自己最需珍惜什么;一幕幕场景,一次次努力,一点点辛勤。回首处,请握紧自己所拥有的。没有点点滴滴的黄昏来悔时伤怀,只有带着经历与拥有去往前走。更没有人生是完美的,却也只有对拥有的与不拥有的无奈与笑颜。于是便清楚了,明了了。留给自己的,更需自己去回味与创造。珍惜过后是奋斗,便带着珍惜的“拥有”与奋斗的“没有”去笑对每一步走过的路点评:本文基本把握题意,围绕“拥有和没有”,但是没有抓住“感谢” 反而将“感谢”替换为“ 珍惜、奋斗 ”,稍有偏题,文中用“生活需被珍惜。生活需存在 奋斗。然而,奋 斗不意味着“强求”,珍惜不意

16、味着“占有”。有人总认为,拥有的不需被珍惜,梦想的才值得奋斗。 “珍惜了吗?后悔了吗?奋斗了吗?逝去了吗?”等作为分论点更显得偏离题意。没能将“拥有和没有”两者联系起来思考,立意一般, 对于当代社会等缺少思考,思想深度不够。 。结构完整,选材较恰当,语言流畅、得体。有无之幸(64)感谢我所拥有的,无论何时何地,你们都在我左右,伴我一路前行;感谢我所没有的,不管是好是坏,你们都给予我动力,去追逐前路的未知。拥有也好,没有也罢,都是人生的宝藏,都值得感谢。鱼说:因为有鳍,我才能在水中畅游,因为没有翅膀,我不能翱翔天空,但正因如此我才更珍惜海的宽广。僧曰:因为清心寡欲,我才能超脱物外,因为远离红尘纷扰,我不能有七情六欲,但正因如此,我才看得更透彻。于拈花一笑间悟道。有之我幸,失之我命。我不怨,反而愈发感谢生命的馈赠和遗失的美好。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运用禅语富有哲理)在合欢树下,在地坛中,史铁生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