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度工作总结年及2017年工作计划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684584 上传时间:2017-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度工作总结年及2017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度工作总结年及2017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度工作总结年及2017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度工作总结年及2017年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度工作总结年及2017年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度工作总结年及2017年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度工作总结年及2017年工作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丽乡村建设 2016 年度工作 总结年及 2017 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全省先进、皖北领先” 的目标,坚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的原则,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美丽乡镇建设情况。一是完成 6 个乡镇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二是治脏治乱成效显著:6 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卫生全面整治,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沟塘清淤基本完成;王庄镇污水处理站已建成。同时,结合创建活动,6 个乡镇进行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的清理,保证道路畅通,特别是连城镇、刘集镇统筹规划,集中规范经营,保持环境整洁,王庄镇弱电撤杆入地工程建设已全面完成。濠城镇霸王街完成空调移机

2、,防盗窗拆卸。三是基础设施得到加强:6 个乡镇道路基本完成,实现了集中供水,安全用水普及率 100%。集贸市场建设有序推进。新马桥镇、王庄镇已完成集贸市场征地工作;濠城镇、石湖乡已完成集贸市场的规划设计;连城镇、刘集镇已完成集贸市场的改造,满足群众生活需要,解决了摊外摊、场外摊经营问题。四是公共服务设施有序推进:王庄镇、濠城镇、刘集镇已完成对文化健身场所的规划设计;新马桥镇、连城镇已完成征地工作;石湖乡活动场所正在施工。五是绿化工程进一步提高:结合“三线三边” 工作,6 个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35%以上,显著增加乡镇的绿量。(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1.2015 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情况。20

3、15 年度,固镇县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 5 个,分别是城关镇宋店村、湖沟镇十里村、石湖乡徐祠村、杨庙乡乔店村和蒋南新村,其中宋店、十里、徐祠、乔店四村为旧村整治,蒋南村为整体新建,涉及中心村整治面积 853760 平方米,人口 8624 人。目前各村成效类指标方面,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电力电信、村庄亮化、公共服务中心、配套服务设施、危屋拆迁等项目建设均已全面完成,绿化环境整治全面提升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为全面完成 2015 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2.2016 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情况。2016 年 12 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已启动,按照建设任务的要求,相继完成了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巩固提

4、升、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河沟渠塘疏浚清淤等工程,卫生改厕、道路畅通工程、公共服务设施正在有序推进。绿化、亮化工程正在进行中。目前,行动较快的有连城镇禹庙村已全面完成重点建设任务,城关镇的 4 个省级中心村全面推进,新马桥镇的花谷村外立面改造基本完成,濠城镇东荀村完成公厕改造、违建拆除、沟塘清淤等工程。另外还有三个村没有启动,分别是连城镇连城村、王庄镇洪曹村、湖沟镇王洲村。3.2016 年市、县级美丽乡村建设情况。2016 年 12 个市县级示范村建设除石湖乡刘园村、王庄镇钓台村启动建设外,其余 10 个村均没有启动。二、主要做法(一)把握好“五定” 原则。一是依据功能需求定工程内容。针对环境和

5、功能缺失的现状,围绕“两治理两加强” (治脏、治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标准,将“十有十无” (无乱拉乱建、无乱搭乱建、无乱停乱放、无乱摆乱占、无乱扔乱倒、无骑路市场、无泥水道路、无危房危桥、无黑臭沟塘、无旱厕粪坑,有安全整洁的畅通路网、有立面统一的特色街道、有物业规范的住宅小区、有布局合理的专业市场、有功能完善的文化设施、有互联互通的通讯网络、有风格独特的环境景观、有科学实用的垃圾处置体系、有因地制宜的污水处理设施、有健全完善的长效管护机制)和市委周春雨书记提出的“五个一” (有一个特色街区、有一个服务体系、有一条供排水系统、有一个农贸市场、有一个生态系统)要求作为功能需求“标配

6、” ,以此确定工程建设内容,从而完善规划布局。二是依据财力大小定投入多少。以“不增加乡镇负担,不增加村级负担,决不允许增加群众负担”为原则,突出重点,分步建设。积极整合水利、交通以及土地整治、危房改造、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计划重点乡镇投入在 5000 万元左右,一般乡镇在 3000 万元左右,省级中心村在 800 万元左右,一般村在 700 万元左右,并按照功能类、提升类、管理类的顺序进行实施。三是依据工程性质定建设方式。将全县所有乡镇新建污水处理厂厂区建设打捆招标施工,供排水管网由乡镇在实施道路新改建中一并实施;弱电管网改造由乡镇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

7、统一建设,可按国家标准进行收费;涉及的道路、绿化、亮化等其他工程类项目由所在乡镇各自招标建设。四是依据考核时间定工程节点。按照省、市要求,2015 年度 5 个省级中心村,市里从今年 11 月份、省里从 2017 年元月开始组织检查验收。2017 年 6 月将对 2016 年度 6 个美丽乡镇及 24 个市、县中心村建设进行考核验收。因此,根据各工程类项目的不同情况,安排 2015 年度的村今年 10 月底前作为项目竣工时间,倒排工期,实行挂图作战,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2016 年的镇、村至明年 3月完成任务,对工程类项目进行进一步完善,同时做好软件资料准备,迎接省、市检查验收。五是依据实

8、际情况定实施细节。根据每个乡镇具体情况,决定建设的实施细节。如镇区环境整治对边界地区要做到统筹兼顾,不能缺项漏项;外立面设计要更接地气,结合皖北地区文化制定不同的模式公开征求意见,每个乡镇一种风格;在垃圾处理方式上,原则上距离县垃圾处理场较近的乡镇建设垃圾压缩站,距离较远的地区可以建设垃圾焚烧净化设施进行垃圾处置;其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一律不得向群众筹资等。(二)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目前我县的重点是打造县城,做大县城人口。为进一步提升美丽乡镇和美丽乡村环境,完善功能,我们结合户籍制度改革,科学编制乡镇所在地建设规划,完

9、善中心村布点规划,稳步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二是处理好新村建设与旧村整治的关系。项目编制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结合土地整治、整村推进以及中心村实际情况,以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为主,引导新建为辅,能合则合、能改则改,不搞大拆大建,不搞统规统建。三是处理好突出特色与兼顾一般的关系。注重历史与现状、传承与创新,结合实际,充分挖掘村庄资源禀赋,体现特色,不搞千篇一律、千村一面。四是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充分考虑到财力状况和工作实际等各方面因素,逐一将各乡镇的建设内容、工程量、造价、规模提交县规划委员会研究后确定,不搞“高大上” ,不追求一步到位。五是处理好乡村建设与

10、长效管护的关系。在抓好美丽乡村成效类指标建设和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创新长效管护机制,建立财政补一点、村集体经济拿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的资金保障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管护常态化,不重建设轻管理。(三)落实好“五个到位”。一是责任压实到位。将乡镇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主体,实行党委书记、乡镇长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将县美丽办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中枢神经”,全权负责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日常协调、沟通、联络工作。涉及部门分别明确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资金筹集到位。按照市确定的融资额度,积极主动对接,争取资金能到位、早到位、足额到位。目前,融资所需的各种资料已

11、准备完成,正报农发行初审。同时,在积极整合各项涉农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前期准备到位。着力优化建设规划。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和具体要求,并加快编制,突出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目前,已完成 10 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以及 24 个省、市、县中心村规划编制。分类设定建设内容。根椐“双十” 标准和“五个一”要求,分类设定“功能类、提升类、管理类” 三大类美丽乡镇建设内容。目前,2016 年实施的 6 个美丽乡镇建设内容已全部确定,正在进行招标,为全面开工并顺利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四是制度执行到位。健全落实县级领导联系包保制度。将 6 个美丽乡镇、2

12、4 个省市县美丽乡村分别由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包保联系,县级领导每周到联系点不少于一次,查看工作进度,现场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在资金整合、项目争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帮助支持。五是监督管理到位。乡镇实施建设项目,县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将抽调住建、规划、财政、审计等部门人员,对每个项目逐一到现场查勘,杜绝“帽大一尺”和虚报加塞行为发生。同时,还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半月督查、季度评比、半年考核、年终评优。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度不快的乡镇,视情况进行通报、约谈、问责,对年终完不成任务的乡镇,我们将实行“一票否决” ,严格责任追究。三、存在问题(一)资金缺口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量大、难度大、投

13、入大。据初步测算,全县美丽乡村建设需投入 6 亿元左右,省、市、县财政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资金量非常有限(省市奖补资金美丽乡镇仅 240 万、省级美丽乡村 205 万、市级美丽乡村仅 70 万) ,其余大量资金只能向省农发行融资贷款。(二)长效管理机制落实难。美丽乡村中心村虽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但落实难,管理效果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群众门前三包落实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改变群众落后的生活习惯,树立文明新风尚任重道远。(三)综合执法尚未建立。各乡镇集贸市场少,骑路经营的多,管护难,脏乱差仍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顽疾。必须建立一支综合执法队伍,依法管理维护乡镇市场和街道的公共秩序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四、2017 年美丽乡村工作计划一是继续做好 2016 年度 12 个省级美丽乡村、 12 个市级美丽乡村工作;二是完成 6 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建成区建设任务;三是完成120 个自然村的整治工作;四是启动仲兴乡、湖沟镇、任桥镇、杨庙乡美丽乡镇建设工作;五是启动 10 个省级美丽乡村、 14 个市县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