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丝办五年来工作及2016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2017年工作安排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684583 上传时间:2017-05-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茧丝办五年来工作及2016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2017年工作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茧丝办五年来工作及2016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2017年工作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茧丝办五年来工作及2016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2017年工作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茧丝办五年来工作及2016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2017年工作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茧丝办五年来工作及2016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2017年工作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茧丝办五年来工作及2016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2017年工作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茧丝办五年来工作及2016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2017年工作安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茧丝办五年来工作及 2016 年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及 2017 年工作安排一、五年来工作总结2012 年以来,我县 xx 绸产业保持相对稳定。蚕桑基地建设规模有所下滑,蚕茧单产与质量稳步提高;龙头企业实力有所提升,市场竞争力、龙头带动力明显增强;xx 绸一体化建设逐步完善,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蚕业合作组织稳步发展,企业与蚕农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新技术新工艺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产品质量、产业效益和品牌建设得到有力提升;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就业、发展县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蚕桑基地建设规模下滑,蚕茧单产与质量稳步提高。五年来,栽植高产优质桑苗 122.49 万株,新建或改

2、造老桑园 1793 亩。优良桑品种农桑 14、强桑 2 号和皖桑 2 号推广率 100%。近年来,因蚕桑生产可比效益急剧下降,蚕农种桑养蚕积极性锐减,弃养、弃管、改种桑园现象突出。到目前为止,全县存有桑园面积 30645 亩。五年来全县共饲养蚕种 10.04 万盒,产鲜茧 4298.8 吨,平均盒产42.8 公斤,与前五年相比,总产减 45.7%、单产增 14.1%。目前养蚕户规模 6207 户,与 2011 年底相比减 33.9%,户均茧款收入增 500元。(二)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产业运行质量。五年先后组织实施了优质高抗家蚕春用新品种 681682 的中试与示范项目、丝绸营销网络

3、建设项目、年产 150 万米和服绸技术改造项目、年产 500 吨食用鲜蛹深加工改造项目、丝绸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项目、年产 120 吨包覆丝生产线建设项目、规模化优质茧基地建设、蚕桑高产科学配方施肥技术与品种适应性示范推广、xx 县优质茧生产和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 14 项 xx 绸建设项目,争取了国家、省扶持资金 339 万元。项目实施后,一方面使我县桑、蚕品种得到了更新,蚕茧基地进一步优化,蚕业服务网络更加建全,蚕桑科技水平大为提高,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原料;另一方面 xx 绸企业老设备得到更新改造,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同时新建了包覆丝生产线,拓展新的丝绸产品

4、,提高了行业竞争力;在销售方面,进一步扩大了营销网络,增加了丝绸产品销售渠道。(三)认真落实县政府“关于巩固和推进 xx 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一是加大优惠政策宣传。利用网络、各类会议及培训班,大力宣传县政府扶持 xx 绸产业发展各项扶持政策,力争做到家喻户晓,消除蚕农思想顾虑,坚定产业发展信心。二是狠抓方格蔟推广工作。为加大方格蔟推广力度,提升 xx 品质,出台了方格蔟推广扶持政策及考核奖惩办法,明确了各乡镇蚕业服务人员方格蔟推广任务、责任要求、奖罚办法。并多次召开现场会,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通过试点示范、技术培训、蹲点指导等工作,全面推广省力化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同时,协调 x

5、x 绸企业、蚕业合作组织和部分养蚕重点村加大对使用方格蔟茧农户的直补力度。鼓励各收购企业对符合质量的方格蔟茧加价 20%以上予以收购。五年中全县共推广方格蔟 57.5 万片,产方格蔟茧 1018.3 吨,蚕农使用方格蔟营茧盒种增收 450 元。三是足额兑现各项补助款。自文件出台以来,县 xx办及时兑现蚕种补贴、栽桑补贴、大棚补贴、小蚕共育室补贴、新器具补贴等,确保蚕桑生产稳定。(四)加大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动现代蚕业发展。以国家和省级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着眼长远发展、面向产业需求、立足本县实际,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问题。一

6、是积极做好新蚕品种的农村试验鉴定和推广工作。二是利用大华丝绸企业生产的鲜蛹,积极寻找企业与安农大生命科学院商谈鲜蛹生产虫草事项,以延伸产业链,促进行业发展。三是推广新蚕品种 681682,与山东广通集团签订了供种协议,确保蚕农用上安全、优质的蚕种。四是加大科技培训和普及力度。要求全体技干精心组织认真备课,对标准化示范户和示范区每年每季至少集中培训 1 次,上门指导不少于 20 户次。(五)扶持蚕业合作组织发展,进一步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从2009 年开始,每年从蚕业发展基金中安排 3.5 万元用于合作社发展奖励资金。在扶持合作社发展的同时,支持龙头企业与村级组织或蚕农联办蚕业合作社,鼓励蚕业合

7、作社为蚕农提供技术推广培训、鲜茧销售、产销信息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这种“公司+ 合作社+ 蚕农 ”模式,拉紧了企业与蚕农之间的利益联结,走共同发展之路。全县注册登记蚕业合作社 19 家,入社蚕农 2965 户,带动农户2800 余户。(六)争取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 xx 蚕种场职工危旧住房改造工程。2014 年,争取了 xx 蚕种场职工危旧住房列入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xx 蚕种场公有职工住房,分别位于木镇场区和十里岗工区,房屋现状十分破旧,许多房屋面临倒塌的危险,总建筑面积约为 3373 平方米。我单位高度重视该项目,安排一名领导牵头,成立专门班子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经过上门广泛征求意见、

8、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深入宣传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配合,全面完成了加固维修工程及改造配套工程的施工。二、2016 年工作总结(一)生产工作1、栽桑:去冬今春集中调集优质桑苗农桑 12、农桑 14 和育71-1 共计 18.01 万株,低改或新栽桑园 207 亩,新建果桑采摘园240 亩(暂未计入桑园总面积)。因改种、建筑、修路、工业园区建设等原因毁桑面积 327 亩。2、养蚕:全年饲养蚕种 15200 盒,产鲜茧 665.67 吨,盒种产茧43.8 公斤;年亩桑产茧 78.3 公斤(按实养面积 8500 亩计算),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15.7%、-18.8%、-3.7%、6.5

9、%。全年鲜茧收购均价 34.55 元/ 公斤,鲜茧产值 2429.59 万元,同比 4.07%、-14%。全县养蚕户 6027 户,年户均茧款收入 4031.17 元,同比增-9.83 元。3、收购:全县收购单位共收购鲜茧 703.25 吨,与上年同期 824.45吨,减 14.7%。4、xx 绸产品:全年产白厂丝 187 吨,产值 6470 万元,同比24.7%、34.8%;产蚕丝被 8000 床,产值 1500 万元,同比增-33.3%、7.1%;产鲜蛹 340 吨,产值 306 万元,同比15%、27.5% ;产丝织品 30 万米,同比增 20%,产值 750 万元,同比增 25%;包覆

10、丝生产线 4 组,产包覆丝 24 吨,产值 850 万元,同比持平。(二)科技推广1、方格蔟推广工作稳步推进。为加快方格蔟推广普及率,要求全体蚕桑技干对首次使用方格蔟营茧的蚕农开展“零距离” 培训,确保推广一户,成功一户。总结推广通俗易懂、操作简便的省力化上蔟方法。加大成品方格蔟推广应用,安排专人集中加工,统一规格,规范扎蔟,只收取材料成本费,并免费运送到蚕农家中,解决了一家一户扎蔟费材耗时的困难。2016 年全县新推广方格蔟 8.1 万片,其中春季推广 5.2 万片。产方格蔟茧 203 吨,产值 911 万元,同比增-0.5%、12.3%。方格蔟茧收购均价 44.68 元公斤,与草茏茧相比增

11、 37%,蚕农盒种增收 550 元。2、扎实开展大棚养蚕的标准化生产。为了发展规模养蚕、提高蚕业综合效益,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大棚建设补贴,扶持指导大户就地建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努力实现“两个推进两个转变” 。2016 年新推广养蚕大棚 1034 平方米,上半年全部推广完成。 3、加大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力度。一是保持和加强与安徽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和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对接机制,积极做好新蚕品种的农村试验鉴定、新品种桑引进和推广工作。二是大力推广小蚕薄膜覆盖育(1 日 2 回育)、蚕台育、省力化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示范推广加温器、伐条机、切桑机、电动桑剪、喷火炬等蚕桑生产工具。4、认真

12、开展科技培训与结对帮扶。xx 办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途径,大力开展实用新技术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提高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率。一是举办培训班。截止目前县乡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38 场次,其中上半年办培训班 18 场次;培训蚕农 1203 人次,上半年培训蚕农 611 人次;发放技术资料 6200 份,上半年发放 3280 份。二是开展结对帮扶。蚕桑技干选定124 户作为结对帮扶户,推行标准化养殖。三是聘请村级蚕桑辅导员。2016 年共聘请蚕桑辅导员 17 名,定期与不定期深入蚕农家中,开展“保姆式” 现场指导服务,切实帮助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难题。全年共开展上门指导 879 人

13、次,发放技术资料 1500 份。5、培育扶持养蚕大户,推进果桑基地建设。支持引导养蚕能手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将弃养、弃管桑园进行整合,培育扶持养蚕大户,并指导大户就地建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对年饲养蚕种 10 盒以上、产 350 公斤以上方格蔟茧的示范大户予以一定资金奖励。至目前为止,全县年饲养 20 盒种以上大户由去年的 1 户增加到 3 户,年饲养 10 盒种以上大户有 17 户。为了延伸产业链,提高我县蚕桑生产技术成果转化率,我县在杜村乡河东村建立了一个百亩果桑基地,通过“洋专家+ 土专家”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基地负责人如何栽种、修剪、施肥、防害等科学管理方法,目前基地果桑苗长势良好。陵阳镇

14、江树能户自己调运果桑苗 3 万株,已发展果桑园 200 亩。(三)加强行业管理1、依法进行鲜茧收烘资格证书认定。自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开展以来,经过权清组审批,鲜茧收购资格认定下放至县区主管部门实施,同意保留我办鲜茧收购资格认定行政审批事项。依据审批结果,我办积极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审批鲜茧资格证书,切实维护我县的蚕茧经营市场稳定。2、加强乡镇蚕业服务站和行业作风建设。我办以加强作风建设为契机,加强对科技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修订了乡镇蚕桑技干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从政服务行为,争创优质服务站所。同时,对聘用的村级蚕桑辅导员,加强业务培训和服务管理,扩大销售网点,实行全县蚕药

15、蚕具物资统一供应,为蚕农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四)认真做好项目建设认真落实蚕桑科技推广项目建设。一是完成了与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合作在杜村乡组织实施的“xx 县优质茧生产和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目前项目区蚕农的亩桑产茧量提高了 10%以上,单产提高了 5%以上,方格蔟应用率提高了 15%,新技术应用率普遍提高,蚕农增收 10%以上;二是积极做好 2016 年度省 xx 绸结构调整资金申报工作。组织申报了 xx 县大华丝绸有限公司锅炉节能改造及丝胶综合回收项目,申请资金 28 万元;xx 县酉华镇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优质规模化蚕桑生产项目申请资金 1.11 万元;xx 县新河陀龙蚕桑农

16、民专业合作社优质规模化蚕桑生产项目申请资金 1.877 万元;xx 县蓉城镇分姚村蚕桑专业合作社优质规模化蚕桑生产项目申请资金 4.28 万元;养蚕大户古荣生申请资金2.27 万元,上述几项共计 37.537 万元,等待市财政、商务验收。(五)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1.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16 年现代农业产业招商三组仍是由 xx办、老干局、党史办 3 个单位组成,xx 办为牵头单位。一年来,本组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主动灵活的方式,积极派员到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招商推介。至目前为止完成注册项目 2 个,一是无锡市海之源彩印包装公司在 xx 已注册 xx 县精英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500 万元,协议总投资 3000 万;二是安徽中南别克投资注册了 xx 县峰凯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8000 万,注册资金 800 万元,于 2016 年 7 月 10 日试营业。在谈项目 3 个。2.联系帮扶点实施精准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