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32979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引用于中小学教育领域。随着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普及和应用,为学生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机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为农村孩子们提供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条件,为实现教育公平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是目前虽然很多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已基本到位,但仍未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让信息技术界的学者、专家甚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应用

2、的实践探索的利弊分析,总结出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便达到促进教学的信息化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教学;应用;利弊分析 当前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正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教学。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更要求我们将新课程中的教育教学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起来,用全新的教育思维,更具有个性创造、更具有自主性的教学方式,适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目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中小学初步形成信息化的环境,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进

3、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思路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应用初见成效,已让优质资源产生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在学校教学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待改进之处。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发挥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下面我从理论方法入手,结合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过程中利弊的认识阐述如下。(1)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 传统教学的观念大多是让学生多背、多记、多写,知识的侧重就主要是语文课本,很少有老师会涉及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这样学生的知识面被禁锢了,思维

4、被锁定。自从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应用,教师们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也敢于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扩展,这与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为教师“用教材教”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二)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

5、段,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为此教师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宽容、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创新潜能。1、借助图画再现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文与画是相通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文章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

6、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有感情地讲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例如:在火烧云一课中,通过生动的画面,学生们体会到了火烧云的变化,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很容易的突破了重点和难点。2、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的整合是必然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直观性的教学情境,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而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能把一些抽象的具体化、形象化、直

7、观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如盘古开天地一课,讲了天地和大自然是怎样形成的。 如果就针对课文泛泛而谈,学生不容易理解。为此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了这个神话传说。形象化的画面既解答了学生的一些疑难问题,从中也锻炼了他们创新能力,观看后,学生争相发言,提出了很多新奇的有独立见解的问题。(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容;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特点,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

8、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而现代信息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整合,发现和获得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进行新的意义建构,网络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是一种现实的生存空间,学生要想学会生存,就应该学会在网络空间中生存,因此,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就意味着现实生活的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将十分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提高。2、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教学中应用的弊端现代信息技术尽管已经进入农村校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弊端也随之呈现出来。(一)农村教师现状堪忧。在农村教师队伍中,大多教

9、师的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教学理念和手段不能与时俱进,再加上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不能广泛合理应用,更谈不上有效开发,教学中课本就成了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教材本身知识内容极为丰富,不能把课本中那些看不见,听不到, 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丰富知识,让农村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深化,延伸,拓展,运用。此外教师人数很少,有的学校一个教师任教两个或者三个学科,差不多一天都在教室上课,根本无暇顾及研究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去进行教育教学。(二) 硬件不足,难以保证让每个教师都应用信息技术资源。一般好一点的学校就只有一个多媒体专用教室,学校共有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班,教师想用信息技术教学也得先

10、登记,轮流使用,有的班一年下来也没机会去那里上课。再者一个办公室就一个电脑,教师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三)思想观念没有更新,难以形成应用信息教育资源的内在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其实已经出现的时间很长了,只是在农村的学校里应用还处于初始的阶段,好多教师对这种新事物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更不用谈去花费时间研究怎样用信息技术去教学了。3、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1、很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这样,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无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

11、,同时,一些信息垃圾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在提供相关网页资源前,要做好引导学生对那些无关信息的筛选、过滤工作,利用局域网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影响。 2、出现了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它教学资源的问题。从来就没有唯一的教学媒体,网络亦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影视广播、图书馆等。 3、从学科需求出发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学习中,传统手段仍然大有用武之地,挂图、模型、标本、实验能够以直观、具体的形象给学生以较强的感性认识,学习中要把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进行科学的优化组合使用,过分依赖一种技术是不可取的。总之,尽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利有弊,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刻苦钻研教材教法,扬长避短,一定能利用这种手段为自己的课堂增光添彩!参考文献:【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2】苗逢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视角.【3】山谷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初探.【4】 彭坤明 著.创新与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