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32862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经过自己的构思和组织。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然而,有不少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有厌恶和恐惧的心理。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无从下笔。针对这些现象我采取一放、二创、三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乐于表达呢?我想,对小学生的作文老师要做到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的乐趣,二是要宽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写作的小学生,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写作呢?我的做法是这样:阅读优美的文章,积累优美的

2、词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大凡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都很喜欢看书,而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往往不喜欢看书。所以开学不久我就从有关报刊上摘抄一些适合学生的目录,号召学生订阅。如小学生创新作文、作文点评报、学生学习报等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平时,我还把一些针对性的文章拿来与学生一起分享,让一些平时不爱看书的学生觉得,原来读书写作是这么有趣。减少条条框框,让学生写最想写的话。我在上作文时,不提出任何要求,即字数、内容不要求,提倡学生写作同写日记、随笔一样,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受任何限制,提倡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要求没废话;短,要求能充分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写起

3、来就自由得多,思维也就宽阔了。学写起作文就容易得多了。布置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确保学生学作的兴趣。作文教学中,那些千篇一律、老生常谈的命题作文对于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小学生来说,没有丝毫新鲜感。因此作文写作注意避免人性化,又要符合儿童心理,激发其想象。如要求写题目是老师的眼睛,就不如写题目是会说话的眼睛更引起兴趣。这样就开启思路,把握中心。学生的作文评语要多鼓励,少批评,提高写作兴趣。不少学生有写作热情,但在写作中不是中心不明确,就是选材不当,或错字、病句多。如果老师按照标准来评语,没几天学生的热情就会焉了。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应以肯定为主,多表扬、鼓励,在评语中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4、对于评语要委婉,并放低位置与学生平起平坐,共同探讨修改的最好方法。这样学生就觉得你尊重他,他就会自己去想着如何去修改,在一次次修改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兴趣也就相应增加。兴趣培养好后,教师对小学生作文要学会宽容,给学生最大的作文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课标指出的那样: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达。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作文,就从几方面下手:(一)在题目上宽容。小学生习作是作文的开始。学生只要有话要说就可以了。所以小学生作文教学要淡化命题思想,尽量减少命题作文。提倡学生在大范围内自己挑选素材,自拟题目,如写人的文章可写亲人,可写陌生人,可写乡下人,可写城里人,

5、可写好人、坏人、中国人、外国人等。只要抓住具体事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就可以。又如写事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在记事的范围内自选素材自拟题目,无论什么事,只要他能把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原因、经过、结果就可以了。不要学生写了一件坏事或不光彩的事,就大惊小怪,要以平常心去对待学生,学生就不怕作文了。(二)在文体上宽容。由于教材编排的原因导致范文与习作的文体总是步调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或多或少局限学生的思路。束缚学生写作的意识。其实议论、说明、记述三者之间都是相互并用,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因此,学生作文要弱化文体,大力鼓吹学生作文时创新想象。该怎样表达思想就怎样表达思想,不强求一致。这样学生写

6、作文时,就有机会异想天开、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自由发挥。(三)在立意上宽容。新课标强调,习作要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空话、假话、套话,要热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所以小学生作文要强调自我鼓励写放胆文,不要过分要求学生,若过分讲究立意,就会导致作文生搬硬套,空洞无物或者雷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文章。学生就会为迎合老师定好的要求,故意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这样写出的作文就没有特色,不精彩、真实。学生就感到枯燥无味。总而言之,对小学生作文要培养学生兴趣,要宽容,给学生最大的作文空间,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心得体会南卷子小学黄荣菊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

7、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

8、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娱表演、小实验、小制作、游戏、劳动等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

9、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

10、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晨读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

11、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

12、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如开展、班队活动、小实验、实物演示、现场表演等各种游戏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操作、思考,再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四、适当地欣赏学生,鼓励肯定学生。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他们非常看重教师

13、对他们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正确评价是学生共同的心理,他们常常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视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有时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因此,教师适当地欣赏学生,肯定学生的成功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如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以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成绩,微小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一句话,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评改作文时,要实行高分政策,欣赏学生,激励学生,再加上自己的阅读感受,如“你把人的心理活动写得逼真形象,合情合理,老师非常欣赏。”“你把这次活动过程写得这么精彩,说明你观察仔细认真,想象丰富,老师真想

14、和你们再玩一次。”“你的书写进步了,继续努力!”学生看到这样的话语,定会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这种情绪下,必然会主动热情地去写他们熟悉和喜爱的人、事、物,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定会得以提高,也就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理想目标。因此,教师只有欣赏学生,鼓励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灵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写出具有真挚情感而又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相信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

15、的浓厚兴趣,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浪潮,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一、要浅化习作入门眼前闪烁对于语文教师,特别是教启蒙作文的老师来说,切忌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习作入门课上,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你的快乐、你的忧愁;写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写和同学做的小游戏;写考试得到 100 分;写你犯的错误。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现场示范,以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引导学生动笔,将自己的的身边时说出来。至于作文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需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去理解、

16、体会。 二、练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写作能力,从何入门呢?练写“观察日记”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作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少年儿童热情敏感,充满活力,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千变万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等,而光观察不记录,那么有多少新鲜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难免会忘记,即便日后能回忆,也是朦胧的。所以,在教导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养成练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提倡“观察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在课堂上要经常指导学生练笔,使每个学生都能练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使生活周围的人和物烂熟于心,出口成章。三、多做游戏,在玩中写,培养写作兴趣。爱玩是孩子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