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应用文的渊源、概述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832155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76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应用文的渊源、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课:应用文的渊源、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课:应用文的渊源、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课:应用文的渊源、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课:应用文的渊源、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应用文的渊源、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应用文的渊源、概述(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训自勉: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华中理工大学: 博学 睿思 笃行,上节课内容: 应用文概念; 应用文分类; 应用文特征。,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人们为处理日常事务而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书。,行政公文类 通用事务类 个人事务类,科技类 财经类 司法类 传播类 旅游类,通 用 类,专业类,应用文,应用文的主要特征 1.实用性。 2. 真实性。 3. 规范性。 4. 时效性。 5. 逻辑性。,应用文特点与文学作品的对照:,应用文案例,关于制止乱砍滥森林的紧急通知 当前,许多地方再次出现乱砍滥伐森林的歪风,并且,这股歪风还在继续蔓延扩大。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2、,主要是有关的党、政领导机关,对违法毁林事件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打击不力,有的甚至不抓不管,听之任之。而对当前的违法毁林事件,决不可借口工作存在缺点就可以有法不行,执法不严。国家制定的有关森林的法律、法令,体现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甘愿犯法毁林的只是极少数,姑且放纵这些极少数犯法者,是对人民的犯罪。只有对少数犯法者坚决给以打击,才能有效地刹住这股歪风,鼓励更多的人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否则,百年树木,毁于一旦,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特紧急通知如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责成凡有森林地方的县委和县人民政府,负责监督护林法令的执行。望立即采取果断措施,限期制止乱砍滥伐森林

3、事件。无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和破坏国有的和集体的山林,都必须彻底追查,依法惩办。对这些犯法者制止不力,就是失职,上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追究县委书记和县长的领导责任。 二、对于破坏森林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要分别情况,该退赔的必须退赔,该罚款的必须罚款,该判刑的要依法判刑。不管什么人,也不论是哪一级干部,犯法犯罪,不得姑息、包庇,或者借故掩护顶着不办。,三、抓紧搞好稳定山林、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工作。凡是没有搞完林业“三定”的地方,除国家划定规定的木材生产任务以外,其他采伐暂时一律冻结。 四、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森林的保护和管理必须加

4、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丝毫放松。今后对乱砍滥伐歪风,应当随起随刹,决不能手软。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应坚决刹住当前乱砍滥伐森林的歪风。,文学写作案例,伐木者,醒来 1979年春天,笔者曾有海南岛之行,一路上风光秀丽绿树成荫自不必说,在踏访五指山时却为扑面而来的滚滚浓烟所挡,询问后才知道这是山民在烧山,从每年春节到5月是这里群众烧山的季节,刀耕火种,历来如此。 往浓烟深处走去,烟雾时浓时淡忽远忽近,在树木间飘忽,火光里一颗颗大树小树先是被浓烟吞没,继之是一树绿色变成焦碳状,然后小一些的树成为枯木倒下了,大树们则虽死犹立,必须再砍几刀才会倒下。,去年5月,有朋友从海南岛归来说及那边刀耕火种的情况,他所亲

5、见的一如当年我所见到的,更令人不安的是盗伐森林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刀耕火种是当地人民尤其是黎、苗族少数民族的几千年的习惯,借以获得粮食而谋生的;盗伐者却不一样了,就是为了发大财,而全然不顾一些珍贵树木的观赏价值,窃为己有。我们谈到有待开发的海南岛,尽管闭塞、落后,自然资源却是十分丰饶的,这一片片绿色便是难得的宝库啊!解放以来,海南岛上除了天然的森林以外,又种植了大量的以木麻黄、相思树为主的防护林带,抗风防沙,作为岛上自然森林植被的第一道防线。海南岛的海水蓝、树木青、花朵美,无不与此血肉相关。,不可想象的是:海南岛上的绿色日渐稀少,它将意味着什么?一亩地的森林可比无林地多蓄积20立方米的水,破坏森

6、林也就是破坏水源。春雷水电站50年代发电量为2500千瓦,现在仅为1000千瓦,不是机器陈旧而是水源不足,50年代全县有自然水灌溉的农田1万余亩,到了80年代仅剩1千亩! 在森林被砍伐之后,我们所面临的沙漠、暴风、干旱、饥渴的危机有的已经尝到了苦果,有的已经迫在眉睫! 保护海南的热带森林已属刻不容缓,盗伐之声放火烧荒应该休矣!,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第四节、应用文的渊源,一个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任何文体的产生和发展都与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是密切相关的。 应用文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文章体式不断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上古时期萌芽期 应用文产生的原因: 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祈求神

7、灵的宗教活动。 甲骨卜辞是应用文的最早雏形 癸卯卜,今日雨,其雨自西来?其雨自东来?其雨自北来? 祝词: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尚书:我国第一部应用文总集 盘庚迁都诏: 动员全体人民越过黄河迁往殷。 越王勾践的三军令: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民,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王之政。,二、秦汉时期演变期 秦王朝统一了全国,也统一了文字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书同文、隶变)隶书楷书行书 汉代辞赋对应用文有一定的影响 报任安书:司马迁 将受过宫刑后的痛、愤及难言之隐写得淋漓尽致,文采斐然,三、魏晋六朝转折期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魏、吴、蜀首推: 魏国的曹氏父子三人。 出师表:诸葛亮

8、 写得有理、有力、有节、有情 表中经典、文中楷模 秦简汉趋繁,至此,书写格式及用语也渐琐细,骈俪之风日盛。,四、唐宋时期成熟期 唐代政治开明、经济稳定为应用文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顶峰。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为应用文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卓越人物,五、元明清时期稳定期 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个性解放思潮(主指明初) 治安疏:海瑞 狱中上母书:夏完淳,六、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时期 革命性变革时期 语言上的白话文运用 内容上的民主性增强 格式上的完善和丰富,是为适应人们的种种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 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会消亡。 现代科技的发展,虽能解决信息传播的问

9、题,但却代替不了人们的思维活动的产物应用文写作。,饶口令练习: 门外有两匹伊利马, 你爱拉哪俩拉哪俩。,第五节、应用文的作用(公文) 应用文是一种工具,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 历代应用文对当时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部门或组织,要使其行政、组织机构正常运作,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是离不开应用文的。,一、宣传和教育作用 应用文具有宣传和教育作用。 党和政府经常通过应用文,向有关单位和人民群众广泛宣传路线、方针、政策。 指导并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法规性文件则对人们行为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二、联系交流作用 在国家政府

10、之间,在党派之间,在社会团体之间,均可通过应用文进行交流、沟通,达到互相了解、理解、信任,实现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目的。 每一文种,只要一经成文发布,就是一种信息。 应用文是沟通上下的渠道,联系左右的桥梁。,三、依据、凭证作用 上级机关在制定方针、政策或做出决定、规定、计划时,要依据下级机关上报的总结、报告、简报和调查报告等来进行决策。 下级机关开展工作时,上级机关发布的“决定”、“通知”、“意见”、“办法”等,不仅是办事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解决矛盾、判断是非的凭证。,四、管理指导作用 应用文中的下行文,大都具有行政领导和行政管理的作用。 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有效管理时,制发公文、规章制

11、度等应用文是惯用的主要渠道。 应用文不仅是国家政府或执政党实施领导、管理、指导、指挥职能的有力工具,而且是国家或执政党方针、政策具体化的书面形式。,骋 读chng,不读p。 【辨析】本意指马奔驰,如“驰骋”;引申指放开、尽情施展,如“骋怀”、“骋目”。 笞 读ch,不读ti。 【辨析】用鞭、杖或板子打,如“鞭笞”、“笞罚”。,魑 读ch,不读l。 【辨析】传说中山林里害人的妖怪。“魑魅魍魉”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炽 读ch,不读zh。 【辨析】“炽”,本义指火旺,如“炽烈”;引申指热烈旺盛,如“炽盛”。,憧 读chng,不读tng或zhung。 【辨析】心意不定,如“憧憧”;“憧憬”指向往。

12、怵 读ch,不读sh。 【辨析】害怕,恐惧,如“怵场”、“怵目惊心”、“犯怵”。,椽 读chun,不读yun。 【辨析】椽子,放在檩上承接屋面和瓦片的木条,如“如椽之笔”。 淙 【辨析】读cng,不读zng。 【辨析】“淙淙”,象声词,流水的声音,如“泉水淙淙”。,蹙 读c,不读q。 【辨析】紧迫的意思,如“穷蹙”;又解释为皱眉头,如“蹙额”。 蹴 读c ,不读ji。 【辨析】踢或踏的意思,如“蹴鞠”、“一蹴而就”。,皴 读cn,不读jn。 【辨析】皮肤因受冻而裂开,如“皴裂”;也指国画画山石时的一种技法,如“皴法”。 忖 读cn ,不读cn。 【辨析】细想,如“忖量”;揣度,如“忖度”。,厝

13、 读cu,不读x。 【辨析】放置,如“厝火积薪”;又指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改葬,如“暂厝”、“浮厝”。 涤 读d,不读tio。 【辨析】洗的意思,如“涤除”、“涤荡”、“洗涤”。,玷 读din,不读zhn。 【辨析】白玉上面的斑点;也解释为使有污点,如“玷辱”、“玷污”。 胴 读dng,不读tng。 【辨析】本义指大肠,后泛指躯干。“胴体”指畜生屠宰后的躯干部分,也指裸露的人体。,裨 【辨析】有两个读音。 b:益处,如“裨益”“无裨于事”。 p: 辅佐的,如“偏裨”“裨将”。 扁 【辨析】有两个读音。 bin:图形或字体上下距离比左右距离小或物体厚度比长度、宽度小,如“扁担”、 “扁豆”

14、。 pin:狭小,如“扁舟”。,骠 【辨析】有两个读音。 bio: “黄骠马”、 一种黄毛夹杂着白点子的马。 pio: 形容马快跑或勇猛,如“骠勇”。“骠骑将军” 刹 【辨析】有两个读音。 ch:佛教的寺庙,如“古刹”、梵语 指极短的时间 。 sh:止(车、机器等),如“刹车” 。,场 【辨析】有两个读音。 chng: 平坦的空地,多用于翻晒粮食,碾压谷物,如“大场”、“场院”;又可以作量词,如“一场大战”。 chng: 适应某种需要的比较大的地方,如“会场”、“操场”;舞台,如“后场”、“登场”;某种活动的范围,如“官场”;事情发声的地点,如“现场”、“在场”。,绰 【辨析】有两个读音。 c

15、ho:抓取,如“绰起一根木棍”、“绰起活儿就干”。 chu:宽绰,如“绰绰有余” ;(体态)柔美,如(绰约)。,称 【辨析】有两个读音。 chn: 适合,相当,如“称心”、“对称”、“称体裁衣”。 chng: 叫,叫作,也指名称,如“自称”、“人称”、“简称”;说,赞扬,如“称快”、“称许”;测定重量,如“把米称一称”。,乘 【辨析】有两个读音。 chng: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如“乘船”、“乘车”;也指利用(机会等),如“乘势”、“乘胜追击”;佛教的教义有“大乘”、“小乘”;一种计算方法。 shng: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后来通称一般史书,如“史乘” 、“野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

16、辆为一乘,如“千乘之国”。,澄 【辨析】有两个读音。 chng: 形容(水)很清或使清,如“澄碧”、“澄澈”、“澄清”。 dng: 使液体里的杂志沉下去,如“澄泥浆”、“澄沙” 。,冲 【辨析】有两个读音。 chng:地理位置上的重要的地方,如“要冲”;超某一方向直闯,如“冲出包围圈”;思想或情感上的猛烈碰撞,如“冲突”;也指浇、洗等,如“冲茶”、“冲洗汽车”。 chng:劲头儿足,力量大,如“这小伙子干活真冲” ;味浓刺鼻,如“酒味儿很冲”;又可解释为向着或对着,如“他冲我笑了笑”;还可指冲压,如“冲床”。,另(零)售 【辨析】 “另”是另外、此外的意思。 “零”的一个主要意义是零碎、小的数目,跟“整”相对,因此可组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