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形成的流派的语言教学法及其利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314435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历史上形成的流派的语言教学法及其利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在历史上形成的流派的语言教学法及其利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在历史上形成的流派的语言教学法及其利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在历史上形成的流派的语言教学法及其利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在历史上形成的流派的语言教学法及其利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历史上形成的流派的语言教学法及其利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历史上形成的流派的语言教学法及其利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历史上形成的流派的语言教学法及其利弊据历史记载,最早谈论外语教学方法的是欧洲教育家.昆体良(Marcus Fabens Quintilian A.D.3595)。语言教学法是一门研究教授和学习第二语言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第二语言教学法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哲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临近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外语教学史上第二语言教学法也通常被叫作“外语教学法”。外语教学方法的产生及发展有其自身独特的客观规律。它同当时的社会发展、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当时的哲学思想及相关理论的成长都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定历史条

2、件的产物,有自己发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教学法流派,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一科的教学法体系。这个教学法体系包括它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评估方法以及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等。应该说第二语言教学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但现代第二语言教学的时间并不长,只有l00多年的时间。在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中,人们不断地对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进行研究和探索,寻求有效的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先后出现了数十种各具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情景法、阅读法、自觉对比法、听说法、视听法

3、、认知法、自觉实践法、全身反应法、咨询法、暗示法、自然法和交际法等。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一、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简介:语法翻译法是“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书面语的一种传统外语教学法,即用语法讲解加翻译练习的方式来教学外语的方法”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古典法,旧式法(Old Method)、阅读法、普鲁士法(the Prussian Method)等。其代表人物为奥朗多弗和雅科托等。外语教学法源于拉丁语教学法,盛行于1517世纪的欧洲,当时称“语法模仿法”,是翻译法的雏形。到了1819世纪,西欧一些国家确定了翻译法的教学地位,因此法重视语法教学

4、而被称为语法法或语法翻译法,因继承了拉丁语的传统又称传统法。特点: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词汇、语法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反思国内的英语教学,大多还是采取这种语法翻译教学法。理论基础: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有各种不同的官能,各种官能可以分开加以训练。难度较高的材料,比如拉丁语语法可以用来训练和发展人的智力。从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来看,语法翻译法体现了古典人文主义的

5、精神,语言被当作一门受尊重的学问来学。语法翻译法的长处: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词义理解比较确切,翻译能力得到培养。 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 翻译法能配合其他阅读与写作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便利易行。不需要什么道具和设备,教室只需要掌握了外语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教科书教学。语法翻译法的弊端: 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有碍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被动,有些人失去兴趣,学习困难的学生常缺乏学好外语的信心。 语法翻译法不能全面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长期使用语法翻译法会使学生患上外语聋哑病。 过于强调翻译的作用,使学生容易养成

6、使用外语依赖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外语交际的能力。 过重偏向阅读能力的培养,学习的语言材料都是一些文学作品的片段,词汇很深,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有碍学生的主动性。二、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各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长。采用语法翻译法培养的学生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语言学领域内出现了改革运动(the reform movement),以英国语言学家斯威特(H. Sweet)为代表的改革派强调口语和语音训练的重要性,推动了外语教学改革,与语法翻译法针锋相对的直接法便

7、应运而生。直接法首先由法国人古因(Guinn)提出,后由他的弟子索斯(de Sauv)在美国倡导,并由教育家伯里兹(Berlet)在教学中实施,由于他们的推广,20世纪初直接法流传颇广。特点:教学目标不是规范的书面语,而是外语口语;教学中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仿照幼儿学母语的自然过程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理论基础: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不能被死搬硬套进拉丁语语法中。这种观点否定了在传统教学法中翻译法的主导作用,并推动了用直接方法来代替翻译法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人类口头语言的出现早于书面文字,因此,语言的首要成分应当是口语句型,而不是语法规则。这种观点为直接法首先突出

8、口语教学提供了依据。联想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同客体的直接联结,强调语言同周围环境中的人的直接联系。认为促进学生理解语义的最好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感官体验,一般是视觉经验。直接法的长处: 学生通过听说英语和自己的活动,接触和运用大量自然语言,有利于增强外语语感,提高外语实践能力、特别是听与说的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主动性比较强。对小学生和初学外语的成人,直接法在激发学习外语的兴趣方面效果良好。 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直接法的弊端: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只看到消

9、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充分估计到它的积极的一面,只看到和只强调幼儿学母语和已掌握了母语的人学习外语之间的共同规律。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对文学的修养不够注意,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Approach)简介:听说法是20世纪40年代末在美国形成的外语教学法。二战期间,美国军队进驻很多国家,军人急需掌握外语,美国政府委托数十所高校制定了军队外语培训计划,在密执安大学教授弗里斯(C. Fries)等人领导下开展对军人外语的培训工作。弗里斯与他的合作者拉多(R. Lido),长期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并接受了结构主义

10、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他们在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通过军队外语培训等教学活动,创立了听说法。特点:听说法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是言语,不是文字、语言是结构模式的体系的理论,提出以口语为中心,以句型或结构为纲的听说教学法的主张,教材用会话形式表述,强调模仿、强记固定短语并大量重复,极其重视语音的正确,尤其强调语调训练,广泛利用对比法、在对比分析母语与外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难点,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理论基础: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该法强调第二语言学要从口语开始,从说话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认为言语行为是通过刺激与反应

11、的联结并加以强化而形成习惯,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历史意义:在第二语言教学史上,听说法是一种理论基础非常雄厚的教学法流派,它把结构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中,使外语教学建立在当代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听说法的出现成为第二语言教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促进了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英语九百句就是一套按照听说法理论编写的比较有名的学习英语口语的教材,曾一度在我国的英语学习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听说法的长处:以口语为中心,以培养听说能力为主。强调句型的训练,创造了一套通过句型操练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方法。限制

12、使用母语但不排斥母语的作用。通过母语和外语对比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进行教学。听说法的弊端: 最大的弊端是不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大量机械操练、模仿和简单重复使学生处于鹦鹉学舌的状态。学生长期跟着教师转,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忽视语言规则的指导作用,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存在流于“造作”的语言倾向。过分强调听与说的能力,放松了培养读与写的能力。不仅影响了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而且也使进一步发展听、说能力受到限制。四、视听法(Audio visual approach)简介:17 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Amos Comenius )认为“事物先于文学(

13、Things before words ) ,提倡感官教学,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及触觉的功能。提出感官是知识教学的媒介,而实物教学是最主要的方式。产生于50、60、70年代,吸收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优点,利用幻灯、录像、录音作为视听道具,边看边听边说,对老师要求过高,但在复杂语句、语言分析、讲解、写作方面存在问题。特点: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除重视听说外,还强调“看”,即看画面或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练习听说,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把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自然地联系起来,印象深刻。重视口语教学,认为口语是教学的基础。重视句型教学,强调通过情景操练句型,使学生掌握在一定场合常用的成套生活

14、用语。日常生活情景对话是教学的中心。从日常生活情景需要出发,选择安排语言材料,比听说法更能符合学生言语交际的需要。排除母语和文字作为中介,直接用外语进行释义和练习。 理论基础:视听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之上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现代心理学家提出的“言语交际过程是编码和译码传递信息的活动过程”理论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 历史意义:视听法继承并发扬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长处,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广泛地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设备,使语言和形象紧密结合,在情景中整体感知语言的声音和结构。视听法在初创时是法国对外国成年人进行短期速成教学的一种方法,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得到推广

15、和应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第二语言教学法。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法建交,视听法开始传入我国。英语教学中运用视听法的典型教材如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在70年代后期也开始被我国采用,并对我国的英语教学和学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视听法的长处: 视听教学使课堂更具趣味性。由于视听媒体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有相当的“宽容性”和“自由度”,可依据教学材料的抽象程度制作成不同形象层次的形式,它比教师的口授具有更为广阔而形象的时空,能使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集中而旺盛的精力能够展现激发学生求知动机、吸引注意力、培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指导思考等多种刺激,并使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这样认为,规划合理的视听媒体它更多地克服了人为的干扰因素,使呈现的教学信息有很高的“清晰度”,信息的传输是在“导演”了的情况下进行的,这里面融会了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媒体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在短时间内大量的信息内容在教师成功的引导下又能被学生很乐意地接受,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选择恰当的视听教学媒体。各种媒体既有优点,又有局限性没有一种时时、处处都适用的万能媒体。不论在什么形式的教学中,可以考虑选择多种媒体组合使用,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点。 视听教学媒体改变了学习方式,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由于视听教学媒体的存在,教学活动不再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